郑苹如:《色戒》女主角原型,美女间谍为何爱上敌人?

唐露 2024-04-25 10:03:37

文|唐露

“一个普通的女孩,却被赋予了一项不平凡的任务,去刺杀一个敌人,她必须捕获他的心,同时毁灭自己。”

张爱玲完成《色戒》这篇小说,花却近三十年时间,在此期间她不断修改,以达完美。想来也知,这篇小说她心爱已极,在书中的卷首语里,她写道:“这个小故事曾经让我震动,因而甘心一遍遍修改多年,在改写的过程中,丝毫也没有意识到三十年过去了,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读至最后那句“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我若有所悟,这句话究竟是张爱玲在表达,自己对这篇小说十分喜爱?还是在暗示小说中王佳芝对待爱情的态度?抑或二者皆有之吧。

世上总是读书人少,围观者多。尽管张爱玲已是著名作家,读过此作品的人,却依然寥若晨星。直至2007年,李安导演将《色戒》改编成电影,方将此故事推入我们的视线之中,王佳芝与易先生那一段地狱中的“爱情”,才为人所知。也许人们并不关心他们的“爱情”故事,更关心那香艳激烈的三场床戏,关心梁朝伟与汤唯究竟是否是假戏真做,人们时常关心许多“无关紧要”之事,却唯独不关心作品本身。正如人们记住了王佳芝,记住了汤唯,却鲜有人知,在那段晦暗的历史之中,这个“王佳芝”确有其人,她的名字叫郑苹如。

名门闺秀,青春靓丽

郑苹如乃中日混血,父亲名郑钺,少时在日留学,毕业于日本法政大学,早在那时他就加入“同盟会”,支持孙中山先生,为其奔波效劳,因此可说是国民党元老级人物。也是在那时,郑钺结识了日本非常有名望的名门之后木村花子,花子并非养尊处优、无知任性的大小姐,而是一位有学识有思想的女性。她十分反感日本的军国主义,甚至还曾支持在日华人进行的一些反战活动。因郑钺的缘故,她对中国革命极为支持。后二人结为夫妇,花子随夫来华,育有二子三女,郑苹如排行老二。

郑钺与家人回国后,定居上海,家住万宜坊88号。此地为高档住宅区,即我们所说的别墅。郑振铎、邹韬奋、傅雷、丁玲等都是其邻居。花子随郑钺来华后,改名为郑华君,她决心做一个合格的好妻子,相夫教子,操持家务,使郑钺能安心工作,无后顾之忧。而事实上她也是如此做的,因家境富裕,子女们均接受着不错的教育,以二女儿郑苹如最为出色,她不过十几岁的年纪,已出落至亭亭玉立,为人机灵聪慧,十分讨人喜欢。随母亲说得一口流利日语,喜柔道与游泳,会弹钢琴,可唱京剧,爱演话剧。这样一位多才多艺,容貌出色的女性,无论放在何时,都是耀眼夺目的。

郑苹如之父是当时上海最高法院的法官,因此她自幼便随父母出席各种盛大场合,于各类上层人物间周旋,却不因年纪小而畏惧,反而是落落大方,侃侃而谈——其胆色早在那时便显露端倪。十七八岁的郑苹如,已是上海有名的名媛。甚至当时上海第一大画报《良友》,亦曾将其作为封面女郎,风头一时无两。《良友》作为一本大型综合性画报,在当时热销海内外,是一本非常有影响力的刊物,当时红极一时的女星胡蝶与阮玲玉均曾当过《良友》的封面女郎。曾有人言:“《良友》一册在手,学者专家不觉得浅薄,村夫妇孺也不嫌其高深。”可说应当人手一本。

不畏危险,投身抗日

也正因此“画报”的机缘,郑苹如才结识了陈宝骅。这个陈宝骅可不简单,他是国民党中统局创始人陈果夫的堂弟,自己也为“中统”服务。因郑苹如自幼生长在抗日氛围颇浓的环境中,她的抗日热情也比常人要高得多。在一次舞会上,郑苹如发表了一篇抗日演讲。陈宝骅当时恰巧也在现场,见这娇俏美人,只觉眼熟,而后忆起这就是不久前《良友》画报上的封面女郎。见她演说时激昂坚定的模样,知其并非空有一副美貌皮囊,乃是一位有思想有血性的爱国青年,遂与之接近。交谈间得知其家庭背景后,陈宝骅若有所思。

陈宝骅在思索什么呢?自然是思索如何将郑苹如发展为“中统”的情报人员,而她也确实是间谍的出色人选。首先,她长相貌美,世上男子大多好色,有钱有势之人更甚,见此等美人,又有几人能不被其吸引的?其次,她的母亲是日本人,她拥有一半的日本血统,又能言一口流利日语,易取得日本人与汪伪政权的信任。再者,她是上海有名的名媛,十分容易混进高层人物所在的场所,获取情报。倘若由她来当间谍,实乃事半功倍之事。又岂能轻易“放过”她?

陈宝骅心意已决,遂屡次约见郑苹如。向她灌输抗日、爱国等观念,以“更好地抗日,更好地报效国家”等理由,说服她加入组织。郑苹如此时年方十九,正值热血青年,禁不住陈宝骅日日所说的民族大义,加之自己也想做一番事业,证明自己并非虚有其表的“绣花枕头”。于是便答应了陈宝骅,成为“中统”特工组织的成员。加入“中统”后,郑苹如依旧如往日一般生活,无丝毫反常之举,因此,除却其家人,无人知她已是一名间谍。因时间仓促,她并未经过专门的间谍培训,只是掌握了一些必备技能,诸如收发电报、射击、密写等。但此时她已开始留心日军高层人物间的谈话,开始了她的间谍生活。

初当间谍,年少无知

郑苹如凭借其美貌与地位,很快便融入侵华日军驻沪机关的上层交际圈中。她因之获取了大量常人所不能及的情报,上头对她极为赏识。然而毕竟是年轻人,又未经过间谍组织的专门培训,做事易冲动,考虑事情未能如成熟人那般细致与全面。因而一路顺畅的她,虽已获取不少情报,可对她而言,这些似乎都“无关紧要”,只是一些寻常小事。年轻人“好大喜功”在所难免,她欲立个大功,可差点儿就因冲动误了大事。

日本首相近卫文麿之子近卫文隆,从日来华。郑苹如得知此消息后,便借机与之见面。近卫文隆初见郑苹如,心念这个郑苹如这般美丽大方,又能说一口流畅日语,举手投足间无不优雅迷人,当真是位人间尤物。立即为之倾倒,对其开展追求攻势。然郑苹如是有心“勾引”他,几番约会后,二人便你侬我侬,迅速走在一起。近卫文隆对郑苹如毫无防备,事事都对郑苹如言,她亦凭借近卫文隆获取了许多重要情报,而他始终不明真相,被蒙在鼓里。

可天真如她,竟想通过“绑架”近卫文隆来要挟日本首相,让其作出停战让步。人人都知战争最是无情,一场战争必定是死伤无数。是以发动战争之人均是铁石心肠之辈,又岂会因他人以子做要挟,便停止战争,那样温情之状只存在于荧幕之中。何况发动战争并非一人之事,是一个集团,乃至一个国家之事,因此,即便你抓住他所有的儿子相要挟,该打之战依旧得继续打,岂会轻易停战?可年轻气盛的郑苹如却未能细思,念之一处,心头一热,便借与近卫文隆约会,将其灌醉后,带他至一家酒店客房,“软禁”于此,并未向组织通报。当上头得知郑苹如此番举动后,大吃一惊,立即下令她“释放”近卫文隆。

近卫文隆消失了近48个小时,使日本特务机构担惊受怕已极。你想,日本首相之子来上海,你日本特务机构未能护他周全,倘若他当真出了事,岂非自己严重失职?工作不保还好,只怕自己的性命都岌岌可危。当他们得知近卫文隆是与郑苹如出去后,便对她产生了怀疑,开始调查她是何身份。“中统”知道日本特务开始跟踪与调查郑苹如后,为了避免她暴露特工身份,只得终止她的任务,断绝了她与近卫文隆的一切来往,唯恐他们发现端倪。于是郑苹如的这条线便断了。

重执任务,接近汉奸

休息一段时间后的郑苹如,又得到“中统”派给她的一项新任务。即接近汪精卫伪政权特务头目丁默邨。这丁默邨即是《色戒》中易先生的原型,他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人。起初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不过两三年,叛变。入国民党,官居要职,任国民党“调查统计局”的第三处处长。此局共三个处长,其中第二处处长戴笠与丁默邨一直有矛盾,后戴笠向蒋介石告发丁默邨贪污。丁默邨自然是真贪污,可难道他戴笠就身家清白?官场黑暗腐败,人人皆知。有几人是真正干净的?但丁默邨苦于没有戴笠的犯罪证据,只得咽下这口气。之后的人事调动,丁默邨处长之职被下任。

丁默邨自然心怀不满,他是个有野心之人,也有能力,却不被人重用,还位居人下,这他可无法忍受,于是索性不干了。谎称去香港治病,却是与旧部下李士群会面,让其接洽自己与日本人接触之事。正逢日本人欲在上海设立一个特工总部,调查与残害抗日志士。而丁默邨本是搞特工出身,加之又十分了解国名党内部的情况,实为最佳人选。此时的他已被利益与权利蒙蔽双眼,丝毫不顾国家与人民的利益,甘做日本人的“走狗”,无需详加考虑,便答应下来,出任汪伪政权上海特工总部的主任。

在日本人的扶持之下,他们在上海极司非尔路76号组建了汪伪特工总部,近四年的时间里,丁默邨惨无人性地杀害了三千多名抗日志士与爱国人士。是以人称此地为“76号魔窟”,凡被抓入者,无一人能生还而出,人称丁默邨为“丁屠夫”,可见其凶残。眼见“76号”成为日伪屠杀抗日志士的魔窟,国民党决心除掉丁默邨。只是多次暗杀,均是铩羽而归。有一次已最接近成功,时值深夜,三名特工悄悄潜入丁默邨家中,估摸此时丁默邨应已睡下,于是迅速闯入其卧室,对着床上一通扫射,可被子里始终未闻人声。特工们正心下大惑,丁默邨忽从卫生间里冲了出来,迅速将三名特工全部击毙。狡猾如丁默邨,原来他从来不在床上睡觉。每至夜晚,便将棕绷架于厕所的浴缸之上,就睡在卫生间里。旁人根本无从知晓,是以始终无人能将丁默邨除掉。

在多次暗杀丁默邨失败后,“中统”只能另觅他法。当调查得知丁默邨好色成性时,组织终于想起郑苹如来,恰好此时她并无任务,遂重新启用她。因其貌美,乃上海著名的名媛,无人会怀疑她的是特工身份。又因丁默邨早年曾担任郑苹如所在学校的校长,其实不过是抓着一层关系便硬往上靠,当时丁默邨并非正式校长,只是名誉校长,而在他担任名誉校长期间,郑苹如正巧休学了,两人从未见面,毫无关系。可谁又管那么多呢?一个见其貌美,被迷至神魂颠倒,只想要得到她,一个故意接近他与他套近乎,是想借机刺杀他。“男有情,妾有意”,两人迅速缠绵,几个月内约会竟高达五十次。

获取信任,密谋刺杀

当郑苹如取得丁默邨的信任后,便琢磨着如何刺杀他。早前已说明丁默邨是十分狡猾之人,刺杀他并非易事。凡见其者,保镖必先搜身。且他的行踪永远飘忽不定,你约他在A咖啡馆见面,他去之时必告诉你已换地点,要你去B咖啡馆,他约你十点相见,到那天可能又告诉你改时间了,要你七点赴约。是以你无法根据他所提供的地点与时间进行部署,因丁默邨本就是搞特工这一行的,他自己常年做这些事情,所有暗杀的手段,他都了解。是以暗杀他比常人要困难百倍。

在电影《色戒》里有这样一个场景,梁朝伟所扮演的易先生,已坐车至家中大门口,门外是重兵把守,可他将车门打开后,便一个箭步进入大门,行走之迅速,神情之警惕,让人讶异,直至他进入家中才稍稍放松。这是戏里的易先生,而在戏外的丁默邨更是小心谨慎,他坐车在路上时,如无必要,他是永不下车的。因他的车是防弹的,坐在里面毫无危险,但下车就无法预料了。我想,也许一个人杀过的人越多,他便越怕死。

“中统”曾设计过一次暗杀,是在郑苹如的家门外,他们已部署好一切,只等丁默邨下车。只要他一下车,出现在众人眼前,便会乱枪而死。郑苹如故意诱惑丁默邨:“今日家中无人,不如你进来坐坐?”试想,一个青春貌美的姑娘,邀你去她的家中,且家中无人,你二人孤男寡女共处一室,岂会仅是喝茶聊天?寻常男人定难拒绝其好意,怕是早就下车,与之缠绵去了。可他丁默邨不一样,即便他对一切并不知情,可他不愿冒这个险。任何有危险之举,他都不去做。美人再美,也敌不过自己的性命重要。是以无论郑苹如如何撒娇恳求,他就是不下车,左右推辞,还有要事,便乘车离去。于是此次暗杀行动又以失败告终。

于是第二次暗杀计划,设计更为精密。这是在1939年12月21日,那日郑苹如与丁默邨饭毕归家途中,她忽然要求丁默邨给她买圣诞礼物,因圣诞将至。他便问她要何礼物,于是郑苹如提出要买一件皮大衣,而在他们回家的那条路上,正巧有个最著名的皮衣店,即“西伯利亚皮草行”。一切似乎均顺理成章,即兴而言的,细心如丁默邨也未能料到,这一切竟是事先安排妥当的“陷阱”,只等他丁默邨来跳。他或许心想:女人多爱珠宝华服,且买件衣服又用时不久,买完即走,并无多大危险。于是欣然允之。

“中统”早已在店外埋伏好刺客,等候最佳时机。而郑苹如则在店内拖延时间,试这件不好,又试那件。男人对女人逛街试衣似乎总显得不耐烦,时刻警惕的他便在店内转悠,忽见店内的试衣镜反射至橱窗外的景象,发觉大街上的黄包车夫、小摊贩子等人不好好做生意,总向店内张望。这十分可疑,他已明店外有埋伏,却不动声色。忽然听见“啪”地一声,原来是丁默邨掏出一大笔钱,扔在柜台上,便迅速冲出店外。司机见丁默邨狂奔而出,早已打开车门,发动引擎。而刺客们正等待着最佳时机与上级指示,未曾料到丁默邨会忽然冲出来,几秒间的慌神,丁默邨已跳上了车。当刺客们掏出枪时,他已安稳入车,子弹全数打在他的防弹车上,他却安然无恙。这次刺杀又宣告失败。

此处有另外一个版本。在1946年,丁默邨在受审时如是说:“我一进店就感觉情况不妙,中统特务人员见我就开枪,幸未打中。”

一代红颜,香消玉殒

丁默邨回家后,细思今日状况,回家途中半道去买衣裳,竟会遇上事先已乔装打扮好的刺客,问题只出现在郑苹如身上。于是立即给郑苹如打电话,并对其威胁道:“立即前来76号特工总部说清楚情况,不然杀你全家。”郑苹如此时已别无他法,为保家人平安,只得带一支勃朗宁手枪,藏在手提袋中,欲与之同归于尽。岂料还未见到丁默邨,她便被人带入监牢。丁默邨与其相处几个月之久,到底对她有些感情,即便知道是郑苹如暗杀他,他也不忍杀她。男人面对女人时,总容易心软,尤其是漂亮女人。

世间为难女人的,多是另外一群女人。郑苹如入狱后,无论何如审问她,她也不肯承认自己是特工,只说自己是丁默邨的情人,因他有了新宠,便怀恨在心,欲杀之,完全没有一丝政治色彩在其中。可这消息传到了丁默邨的妻子张慧敏的耳里,她勃然大怒。她自然知道丁默邨在外有众多情人,可只得佯装不知,任其在外风流,两人相安无事。可这个郑苹如竟敢如此明目张胆地说自己是丁默邨的情妇,岂不是丝毫不将她这个正室放在眼里?于是她联合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周佛海的妻子杨淑慧以及李士群的妻子叶吉卿等人,要求非杀了这个郑苹如不可。

其实,只要郑苹如的父亲答应出任汪伪政府的司法部长,她便可不死。但郑苹如之父也是一名爱国志士,他自小便告诫郑苹如:“为了国家,什么都可以牺牲。”而他也是如此做的,哪怕牺牲自己的女儿,他也不愿背叛祖国。可这样一来,等待着郑苹如的便只有死亡的命运。她曾在监狱中给其父写过一封信,里面写道:“爸爸,我很好,请您放心,苹如。”这是她最后一次与家人联系了。

1940年2月的一个夜晚,郑苹如被秘密带到郊外荒地,当她下车时,见此场景,已知今难活命。遂对持枪的军官言道:“唯勿枪击我面,坏我容貌。”我想一个男人是不会懂得,何以一个女人死之将至,还那样在意自己的容貌。就像极少有人懂得郑苹如对丁默邨是有爱意的,要让一个人相信你,尤其是狡黠如丁默邨之辈,是要付出真感情的。即便不多,可却是有的。然而张爱玲看到了,李安也看到了。是以在《色戒》的预告片中,才会出现这样一段话:“一个普通的女孩,却被赋予了一项不平凡的任务,去刺杀一个敌人,她必须捕获他的心,同时毁灭自己。”

直至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郑家方起诉丁默邨,郑苹如才得以沉冤昭雪。当年著名的“丁默邨遇刺案”,轰动上海。世人均以为这是一桩情杀案,郑苹如乃丁默邨的情妇,甚至将这个花边新闻当做饭后谈资。直到此时才幡然醒悟,原来郑苹如并非丁默邨的情妇,而是刺杀他的特务,是一个胜于须眉的抗日女英雄。最终,丁默邨被判死刑。

还有许多与郑苹如同时代的抗日志士,甚至连名字都未曾留下,便长埋地底。从这点来说,郑苹如是幸运的,她被张爱玲写进小说之中,才使后人去挖掘其背后的故事。在互联网时代,每日均有许多新鲜的趣事发生,人们也渐渐习惯阅读每日新鲜的新闻,或感到有趣或感到气愤或感同身受。然而有太多的历史故事却渐渐被人遗忘,或者那些故事已被历史本身遗忘了。

(未经本人授权,不允许任何形式的转载)

0 阅读:14

唐露

简介:娱评人,影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