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对玄武门之变耿耿于怀,为此篡改史书,晚年也逐步怠政

史海撷英 2024-09-25 16:18:55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代明君,司马光在《稽古录》中评论道:“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驱策英雄,罔罗俊杰,又好用善谋,乐闻直谏,拯民于汤火之中……盖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自古迄今,李世民都是明君形象,但也有历史研究者指出了他需要被批判的另一面。

太原首谋:被篡改了的历史

李世民生于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599年1月23日),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他的曾祖李虎是西魏八柱国之一,贵倾一时,死后被追封为唐国公。祖父李昞继承唐国公的爵位,官至柱国大将军。父亲李渊,7岁袭封唐国公,《旧唐书・高祖本纪》说李渊之为人,“倜傥豁达,任性直率 ,宽仁容众”。李渊15岁那年,杨坚把周静帝赶下台,自己做了皇帝。李渊的母亲与杨坚皇后独孤伽罗是亲姐妹,因为这层裙带关系,李渊从皇宫的千牛备身(保护皇帝的侍卫)起步,不断升迁。大业十二年(616年)被隋炀帝杨广任命为右骁卫大将军、太原道安抚大使,不久升为太原留守,成为封疆大吏。

这时,北国半壁江山已是烽烟四起,杨广吓得躲到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去了。乱世出豪杰,李渊也决计逐鹿中原,奄有天下。在历史文献中,李世民被说成太原起兵反隋的首谋,如《新唐书・本纪卷二・太宗》记曰:“太宗为人聪明英武,有大志,而能屈节下士。时天下已乱,盗贼起 ,知隋必亡,乃推财养士,结纳豪杰。长孙顺德、刘弘基等,皆因事亡命,匿之。又与晋阳令刘文静尤善,文静坐李密事系狱,太宗夜就狱中见之,与图大事。时百姓避贼多入城,城中几万人,文静为令久,知其豪杰,因共部署。计已定,乃因裴寂告高祖。高祖初不许,已而许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的记载更是绘声绘色:李世民劝李渊起兵,李渊大惊失色,骂道:“汝安得为此言,吾今执汝以告县官!”说完要来笔墨,准备写状子。李世民道:“世民睹天时人事如此,故敢发言;必欲执告,不敢辞死。”李渊曰:“吾岂忍告汝,汝慎勿出口!”翌日,李世民再次劝说老父起兵,李渊道:“吾一夕思汝言,亦大有理。今日破家亡躯亦由汝,化家为国亦由汝矣!”

这种说法应出自唐代编修的史书。唐代自李世民设史馆,开始修史,史家为了说明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正义性,尽力美化李世民,将当年起兵太原说成是李世民策动的。后世修史,因循未改。历史学家根据蛛丝马迹,考证李世民为“太原首谋”之说乃系伪造,李渊才是太原起兵的真正策划人。当年只有18岁的李世民,仅是老父的马前卒而已。

李渊

李渊等人的行动,引起了太原副留守王威、高君雅的怀疑。他们两人死心塌地地效忠隋炀帝,是隋炀帝安插在李渊身边的耳目。王、高两人疑心李渊要造反,密谋之后,决定以到晋祠祷雨为名,逮杀李渊。经常出入王、高两家的晋阳乡长刘世龙获悉此事,密报李世民,李世民马上找刘文静商议,决定先发制人,以王、高勾结突厥为名,杀了他俩。李渊加快起事的准备工作,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十五日,李渊起兵反隋。

七月四日,李渊挥师南下。十一月九日攻入长安。时群雄蜂起,李渊羽毛未丰,思前想后,还是打着“隋”的招牌为好,遂立代王杨侑为傀儡皇帝。杨侑按照李渊的心意,给他晋爵加官为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进封唐王。在关中站稳脚跟之后,义宁二年(618年)五月二十日,李渊把杨侑赶下台,自己做了皇帝,国号“唐”,建元“武德”。

玄武门之变:被歪曲了的历史

李渊的窦皇后生有4子,依次叫建成、世民、玄霸、元吉。李玄霸早死,嫡子只有建成、世民、元吉3人。李渊登基,立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元吉为齐王。李建成以储君留居京师,辅佐李渊处理政务;李世民统兵,征战疆场,攻灭了薛举、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势力,为大唐一统立下盖世之功。

李世民有野心,纠集了一班效死之士,文有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魏征、虞世南、殷开山、张公谨、唐俭等,武有李靖、李勣、程知节、秦叔宝、尉迟敬德、侯君集、段志玄、刘弘基、屈突通、柴绍、长孙顺德等。他们是当时最杰出的文士武将,也是大唐最负盛名的开国功臣,形成了一个效忠李世民的强大的政治军事集团,李世民借此谋取储君的地位。李建成为保住皇位继承权,联合齐王李元吉反击李世民,兄弟俩一唱一和,诋毁李世民。本来就力主嫡长子继承制的李渊不满李世民的野心,偏袒李建成。

李世民心急如焚,他的亲信也焦急万分,想方设法帮助李世民。王妃长孙氏在宫内为李世民奔波,她孝侍李渊,博取他的欢心;屈节承顺诸嫔妃,争取她们的支持。在宫外,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谋士为李世民出谋划策。

李世民

尽管如此,局势仍没有向着有利于李世民的方向发展。

房玄龄见状,去找长孙无忌商量对策。长孙无忌是王妃长孙氏之兄,最得李世民亲信。房玄龄对长孙无忌说:“今嫌隙已成,祸机将发,天下恟恟,人怀异志。变端一作,大乱必兴,非直祸及府朝,正恐倾危社稷。此之际会,安可不深思也!仆有愚计,莫若遵周公之事,外宁区夏,内安宗社,申孝养之礼。古人有云,‘为国者不顾小节’,此之谓欤!孰若家国沦亡,身名俱灭乎?”房玄龄建议用武力除掉李建成、李元吉,长孙无忌早就有这个想法,高兴地说:“久怀此谋,未敢披露,公今所说,深会宿心。”二人去见李世民,谈了他们的看法。李世民觉得兄弟相残,有违伦理,尽管二人极力劝说,李世民始终犹豫不决。

李建成、李元吉抢先下手了。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他们借突厥入侵,奏请让齐王李元吉统兵出征,调动秦王府的骁将尉迟敬德、秦叔宝、程知节、段志玄及其精锐士兵,以削夺李世民的势力,在出师饯别宴会上伺机刺杀李世民。有个叫王晊的获悉了他们的密谋,密报李世民。李世民急忙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商量对策,4人密谋一番,开始行动。李世民密奏李建成、李元吉淫乱后宫,且欲加害于他,请求父皇主持公道。李渊闻奏,让李世民先回去,翌日对鞫朝堂。

六月四日一早,李世民带十余人前往皇宫北门玄武门设伏,王妃长孙氏一一替他们披上铠甲,勉励大家同生共死,十几个铁铮铮的汉子无不动容,表示要誓死效忠秦王。他们埋伏好不久,李建成和李元吉来了。玄武门守将常何是李建成的部下,李建成十分放心地朝大门走来。谁知,常何已被李世民收买。李建成一行过了玄武门,发觉情况有些异常,正要掉转马头,李世民一箭射来,李建成毙命,李元吉也死于尉迟敬德箭下。

李世民命尉迟敬德进宫奏告李渊。“是时,高祖泛舟于海池。太宗命敬德侍卫高祖。敬德擐甲持矛,直至高祖所。高祖大惊,问曰:‘今日作乱是谁?卿来此何也?’对曰:‘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陛下惊动,遣臣来宿卫。’高祖意乃安。”

第四天,李渊被迫下令立李世民为皇太子,诏曰:自今以后,军国之事,无论大小,皆委太子决断。过了两个月,李渊又被迫传位李世民,李世民假意推辞了一番之后,于八月九日登基,尊李渊为太上皇。

玄武门之变

历史上称这次事变为“玄武门之变”。

兄弟阋墙,杀兄夺嫡,李世民本应为千夫所指,留下千古骂名。但是,历史记载却为李世民大唱赞歌,说李世民雄才大略,当年太原起兵,李世民即为“首谋”,李渊曾经欲立李世民为太子,李世民坚辞,如司马光《资治通鉴》记李渊对李世民说:“首建大谋,削平海内,皆汝之功。吾欲立汝为嗣,汝固辞。”在攻灭割据群雄、建立大唐过程中,李世民又立下盖世奇功。太子李建成不学无术,荒淫无道,李元吉与他同流合污,他们与李世民水火不容云云。司马光《资治通鉴》说:“立嫡以长,礼之正也。然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隐太子以庸劣居其右,地嫌势逼,必不相容。”

从唐代刘知几、五代刘煦、宋代欧阳修等古代史学家,到当代汪籛、牛致功等史学家都指证:唐初史官所修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两朝历史的《高祖实录》《今上实录》被篡改了。司马光《资治通鉴》一方面因循唐修史书美化李世民的记载,另一方面又记载了李世民等篡改历史的行为。《资治通鉴》在贞观十六年(642年)部分有如下记载:“上谓谏议大夫褚遂良曰:‘卿犹知起居注 ,所书可得观乎?’对曰:‘史官书人君言动,备记善恶,庶几人君不敢为非 ,未闻自取而观之也!’上曰:‘朕有不善 ,卿亦记之邪?’对曰:‘臣职当载笔 ,不敢不记。’黄门侍郎刘泊曰:‘借使遂良不记,天下亦皆记之。’”自汉献帝以后,各朝都有《起居注》,记国君言行举止 。 隋设“起居舍人”一职 ,负责修《起居注》;如果以其他官职兼管,则谓之“知起居注”。史馆所记,秉笔直书,李世民显然对他的一些“黑历史”放心不下,特别是“玄武门之变”那件事。从褚遂良、刘泊那里,他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都记录在案,更令他寝食难安。

第二年,李世民决心要看他的历史记录。他对监修国史的房玄龄说:“前世史官所记,皆不令人主见之,何也?”房玄龄谏曰:“史官不虚美,不隐恶,若人主见之必怒,故不敢献也。”李世民自我标榜说:“朕之为心,异于前世帝王。欲自观国史,知前日之恶,为后来之戒,公可撰次以闻。”谏议大夫朱子奢上书劝谏,说如果陛下御览《起居注》,后世仿效,史官担心罹祸,不敢秉笔直书,历史也就失实了。李世民不听,坚持要看。房玄龄与给事中许敬宗等人将李渊、李世民的《起居注》编辑为实录,上呈。司马光记曰:“上见书六月四日事,语多微隐,谓玄龄曰:‘昔周公诛管、蔡以安周,季友鸩叔牙以存鲁。朕之所为,亦类是耳,史官何讳焉!’即命削去浮辞,直书其事。”

李世民最关心的“六月四日事”,就是“玄武门之变”。从“语多微隐”来看,史官已经替李世民做了隐瞒,但他仍不高兴,举历史上周公诛管叔与蔡叔、季友建议杀叔牙来为自己辩护,他的所作所为是为大唐去除奸佞,保全社稷江山。他所说的“史官何讳”,是要求史官不要讳言他的正义;诏令“削去浮辞,直书其事”,是要求按他的旨意来书写。如此这般,“玄武门之变”的真相被歪曲了。

贞观之治:何以成为治世

唐朝以前备受称道的“治世”有3个:“成康之治”“文景之治”“开皇之治”。

李渊

李世民贞观年间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治世”。之所以会出现“贞观之治”,首先要归功于唐高祖李渊。

李渊是有作为的开国之君,他长于谋略,明于决断;知人善任,虚己纳谏;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约法省禁,以德治国;劝课农桑,发展经济;崇儒兴学,以文化民。在他的统治下,大唐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

但是,他的治绩被掩盖了,《剑桥中国隋唐史》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唐高祖是中国一切史书中最受贬低的一位君主。”不仅他建立大唐的功绩被儿子李世民“精心地掩盖”了,还有他开创的“武德之治”也被“贞观之治”的光影遮蔽了:“武德之治,从任何现实标准来衡量,都算得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从其结果来看,唐王朝已经打下了坚实的行政、经济和军事基础。总而言之,唐高祖为他儿子的辉煌统治奠定了必不可少的基础。”

史实的确如此,李世民治国理民的基本国策,是在继承“武德国策”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相比父亲,李世民更为英明,他不满足于因循守旧,而是对既有的国策进行修订。为此,他以“自古理政得失”为题,与群臣展开讨论。经过广泛而深入地讨论,形成了实现“天下大治”的方针:第一,偃武修文,大政方针转向经济社会发展;第二,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不失农时为本;第三,君主不能独断专行,要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各级官员的作用,君主要广泛听取群臣的意见,集思广益,择善而从;第四,君臣都要遵守法令,不能任意妄为。

在这些方针的指导下,实施了一系列的治国理民政策。在政治方面,励精图治,发奋图强;广开言路,从谏如流。在经济方面,劝课农桑,力行均田;爱惜民力,轻徭薄赋;广储粮食,备荒救灾;兴修水利,发展生产;鼓励生育,增殖人口。在法律方面,修定唐律,健全法制;宽仁慎刑,约法省禁。在文化方面,尊孔崇儒,注释经书;兴办学校,完善科举;大兴礼乐,以德化民。

“贞观国策”实施的结果,形成了“贞观之治”。检索历史文献记载,“贞观之治”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物价低廉 。《旧唐书・后妃传》记曰:“自贞观以来,二十有二载,风调雨顺,年登岁稔,人无水旱之弊,国无饥馑之灾。”一斗米的价格,从四五钱到三四钱,最低到二钱。二是社会安定 ,犯罪率低。刘餗《隋唐嘉话》用“天下康安”“户不夜闭”等来形容。以贞观四年(630年)为例 ,判处死刑者仅29人。

杜甫

中国历史上有“治世”与“盛世”。“治世”是国家治理最好的时代,“盛世”是国家最为昌盛的时代。“治世”是为“盛世”打基础的。唐朝的盛世是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出现的,具体来说,是在开元十三年(725年)开始的,杜甫《忆昔》诗云:“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百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 ”杜甫生于先天元年(712年) ,第二年唐玄宗改元“开元”。开元年间的盛世气象,他亲历过,故诗中所咏不虚。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写《读通鉴论》,比较了历代盛世之后说:“开元之盛,汉、宋莫及矣。”李世民君臣开创的“贞观之治”最终造就了“开元盛世”。

渐不克终:晚年的转变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7月4日下午 ,在延安的一孔窑洞里,黄炎培与毛泽东谈了“周期率”的问题 :“我生60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 ,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时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为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法扭转,并且无法补救……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从此以后,人们屡屡道及黄炎培的“周期率”。

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某些特征重复出现,其接连两次出现所经过的时间 ,称为“周期”。某种事物呈周期性的发展,就是周期律,也有人把中国王朝的周期性更替称为周期率。王朝的兴衰有周期律,帝王的一生也有周期律,在《贞观政要・君道》中,魏征就讲过帝王的“周期律”:“观自古帝王,在于忧危之间,则任贤受谏。及至安乐,必怀宽怠,言事者惟令兢惧,日陵月替,以至危亡。”

李世民

中国历史上的明君大多有一个前期励精图治、后期享乐怠政的变化过程。也就是说,这些明君的一生,如同一个王朝,也有一个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李世民也是如此,贞观十年(636年)之后,李世民的为人和治国开始走下坡路。

李世民一朝最杰出的谏臣魏征忧心忡忡,他的直言极谏,皇上也已经听不进去了。但是,他还是决定忠臣子之本分,贞观十三年(639年),他上《十渐不克终疏》,指出与贞观初年相比,十个方面出现的今不如昔的变化:从清净寡欲到喜欢珍奇,从爱惜民力到不惜民力,从损己利人到纵欲劳人,从亲君子、斥小人到昵小人、疏君子,从力行节俭到喜好奢侈,从求贤若渴、信用众臣到听信谗言、由心好恶,从励精图治到贪图玩乐,从礼贤下士、虚己纳谏到睥睨大臣、固执己见,从专心治道到居功自傲,从关心民生到滥用民力。

李世民御览了魏征的奏疏,表示诚心诚意地接受,特赐魏征黄金10斤 ,厩马2匹 ,将魏征的《十渐不克终疏》书写在屏风上,朝夕观看,引以为戒;又交史官抄录存档,传之后世,昭示子孙;又信誓旦旦地说“若违此言,更何颜与公相见,复欲何方以理天下!”然而,此后的史实表明,李世民并没有真心地改正,他也没有跳出明君的人生“周期律”。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驾崩,享年50岁。

1 阅读:47
评论列表
  • 2024-10-11 14:43

    李二,吹牛大王、美颜大师、千古黑帝!实乃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智不信之人!奈何李姓人数众多,在抖音等平台上盲目把他维护成千古一帝!可曾想,同样是李家人,李渊、李建成对他恨之入骨乎!身边有个李世民,保准你们觉都睡不踏实[笑着哭]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