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前言在东北的白山黑水间,抗日联军是抵御日本侵略者的坚固脊梁。
自九一八事变开始,这片土地上的英雄儿女便开始了长达十四个春秋的抗日斗争。
在敌人严密的封锁圈内,抗联战士们所面临的,是几乎触及生命极限的困苦与挑战。
东北抗日联军九一八事变爆发时,驻守东北的国民革命军本是民国政府的正规武装力量。
然而却在接到蒋介石的命令后,放弃了进行有效抵抗,放弃了捍卫疆土。
富饶辽阔的东三省迅速沦陷于日军铁蹄之下,这片曾经的粮仓与工业重镇,直接成为了侵略者的后方保障基地。
国家与民族的生死存亡之际,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爱国主义的号角在东北大地回荡。
激发各界民众的热血,共同组建了东北抗日联军,众志成城,共御外侮。
无数爱国之士响应号召,军人、工人、农民、商贾、学子、学界精英,皆手握武器,投身于抵御日寇的洪流之中。
在这场长达十四载的艰苦抗战里,东北抗联在党的指引下,英勇无畏,前赴后继。
据统计,东北抗联与日军交锋逾十万次,成功牵制了数十万敌军,直接消灭侵华日军达十八万之巨。
在白山黑水间,抗联将士们所遭受的艰难凶险、痛苦磨难,是中国革命史上少有的,也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曾问过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始人周保中将军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当时抗联不撤入苏联的话,那会怎么样?
周保中将军沉重地回答道:“可能一个都不剩了。”
残酷斗争与恶劣环境关东军作为日本的精锐力量,不仅在人数上占据绝对优势,且装备精良,训练有素。
对比之下,由背景各异的人员临时集结组成的东北抗联,则显得更加弱势,战斗技能与组织程度均不及对手。
加之,日本关东军建立了伪满洲国这个彻头彻尾的汉奸机器。
他们积极配合日军,执行了一系列残忍手段。
包括所谓的“清剿讨伐”行动,“三光”政策,各种企图瓦解抵抗意志的怀柔政策;
以及“集团部落”的建立,制造惨无人道的无人区,将平民集中起来,断绝他们对抗联的支持,从而切断了抗联的补给线。
同时,日本实施了大规模的移民计划,引入本土民众至东北。
通过各种组织如“拓荒团”及“中日友好商会”等,推行抹除当地文化和身份的政策,进行奴化教育,企图进一步隔离抗联军民。
东北抗联的战士们所面对的,不仅是敌人的封锁,还有这片土地严酷的自然条件。
东北属于中高纬度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夏日湿热难耐,冬季寒风如刀。
在这样的环境中,装备简陋又缺乏保暖衣物的抗联战士们,经常要在零下三十四度的刺骨寒风中与敌人搏斗。
身体遭受冻伤,甚至被冻得断趾裂肤都成了家常便饭。
一览无余的雪原里,战士们为了不暴露行踪,很多时候都只能藏身于雪窝中。
即使是休息,也只能是小憩片刻,不敢久睡,否则一不小心就会被冻死。
敌人的严密封锁,也让抗联陷入了物资匮乏的困境。
缺衣少食,断粮断炊,有时几个月吃不到一粒粮食,药品和弹药更是奢望。
长时间的饥饿迫使他们寻找一切可以果腹的东西,靠草根、树皮来维系生命,
面对数量远超己方的敌人,每一次交锋都是以寡敌众的殊死搏斗。
抗联战士们只能以游击形式作战,与敌人交火战斗后就必须迅速转移,甚至要长途跋涉上百公里才能摆脱敌人的追击。
宁死不降杨靖宇在那段漫长的孤军奋战岁月里,东北抗联涌现出了众多视死如归的民族脊梁。
他们那种义无反顾、勇赴国难的牺牲精神,正是东北抗联精神的真实写照。
1939年秋冬,杨靖宇将军所率领的队伍陷入重围。
面对敌军的密集攻势,他们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连续进行了超过四十次的激烈交锋。
杨靖宇的部队从最初的五千余人,锐减至仅剩寥寥数人,到杨靖宇牺牲之前,身边只剩下两名警卫员了。
1940年2月18日,三人行至濛江县东南的大东沟地带。
两名警卫员外出寻找食物时,被坏人发现举报,招致敌人猛烈追击,不幸牺牲。
敌人在他们身上发现了杨靖宇的印鉴,这无疑是暴露了将军的行踪。
追兵的包围网进一步收紧,甚至向地村民颁布禁令,严禁任何人上山时携带食物,以此切断杨靖宇的补给。
杨靖宇将军在孤身一人的情况下,与敌人进行了五天五夜的艰苦周旋。
2月23日,他凭意志力支撑,拖着病弱之躯,来到了濛江县城附近的保安村三道崴子一带的密林中。
此时的杨靖宇,不仅遭受着重感冒的折磨,而且由于多日未能进食,饥寒交迫下身体已经到达了极限。
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拜托几位上山砍柴的村民代为购买粮食和棉鞋。
然而不幸的是,这其中一名村民,是保安村的伪排长赵廷喜。
他表面上答应帮助,实则迅速向伪县警察队告密,出卖了杨靖宇。
得到消息后,日伪军的讨伐队迅速行动,于当日下午三点左右,分批赶往三道崴子,对密林进行了严密包围。
他们根据留下的脚印,步步紧逼,搜寻着杨靖宇的踪迹。
杨靖宇察觉到敌人的逼近,拖着病躯奋起迎战。
对峙中,敌人高喊着让他归顺投降,然而杨靖宇早就视死如归,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下午四时三十分,激烈的交火持续了约二十分钟。
杨靖宇寡不敌众,身中七弹,壮烈殉国,年仅三十五岁。
杨靖宇的牺牲震惊了敌人。
他们无法相信,一个遭受了多日断粮的人,拖着病躯,竟还能保持如此顽强的战斗力。
在一种近乎残忍的好奇心驱使下,敌人剖开了他的腹部。
杨靖宇严重萎缩的胃中,除了几片树皮、一团团草根和一些棉絮,竟无一粒粮食。
十四年的艰苦斗争中,东北抗联的创建者和高级将领死伤大半。
十一个军中,前后19名军长却只活下来4人。
这支军队的生存环境之恶劣、斗争之残酷、牺牲之巨大,在世界军事史上都极为罕见。
乌斯浑河八女投江历史上不乏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雌佳话。
南北朝有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宋代有抗金的梁红玉,满门忠烈的杨家女。
近代史中,亦有东北抗日联军的八位女英雄,面对日伪军的重重包围,选择纵身跳入乌斯浑河,壮烈殉国。
1938年深秋,一群抗联战士来到了乌斯浑河畔。
他们身穿破旧军服,饥寒交迫,面容憔悴。
不久前,日本关东军联合伪军在三江地区发动了大规模的“讨伐”,抗联战士们只能在敌人的重围中辗转作战。
一段漫长而艰苦的西征后,此时只剩下了百余名战士。
他们在乌斯浑河畔找到了一处渡口,以往这里是河面较窄、水流平缓之地,行人可以轻易通过。
然而,连绵的秋雨导致河水猛涨,河面变得宽阔而湍急,夜晚渡河更是艰难。
于是他们暂时安营扎寨,决定等到天明再过河。
其中,一群女战士尤为引人注目。
她们也随部队一起西征,翻山越岭,英勇抗击敌人。
原本的三十多位女战士,历经战火,此刻只剩下八人了。
指导员冷云,不过二十出头,却已是这支小队伍的精神支柱;
而最小的战士王惠民,年纪只有十三岁。
北方的秋夜带着刺骨的寒意,战士们围坐在篝火旁,借着微弱的火光驱散些许寒冷。
然而就是这一簇簇火光,暴露了战士们的位置。
汉奸连夜向日军守备队告密,敌人调遣了大批人马,悄悄埋伏在周围。
第二天清晨,战士们正要渡河之际,四周突然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枪炮声。
日本关东军及伪军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发起了突袭。
在一片混乱中,抗联第五军第一师妇女团的八名战士,被隔绝在了乌斯浑河的岸边。
面对敌人的猛烈攻势,这八名女战士没有选择退缩。
她们迅速反应,利用身边的柳树丛作为掩护,向敌人发起反击。
此时,已经成功脱身的抗联主力部队看到战友陷入险境,立即折返试图救援。
然而敌人的火力太过凶猛,战士们伤亡惨重。
日伪军在发现了抗联主力部队的意图后,疯狂涌向河边,却被八名女战士手中的手榴弹炸得血肉横飞。
敌军调整了策略,先是用迫击炮对八名女战士所在的位置进行猛烈轰炸,随后分三路发动了冲锋。
在敌人的猛烈攻势下,女战士们身负重伤,衣物被炮火点燃,弹药也即将耗尽。
面对再次逼近的日伪军,冷云指导员将仅剩的一颗手榴弹掷向敌群。
杨桂珍和安顺福紧随其后,将最后两颗手榴弹投了出去。
爆炸声中,硝烟弥漫,当尘埃落定,天色也逐渐明亮。
敌人这才意识到,原来与他们激战的仅仅是一小队抗联女战士。
敌人既惊讶又愤怒,他们开始威逼利诱,高声叫嚣:
“她们逃不掉了!抓活的!”
生死关头,八名女战士面对无法逃脱的重重包围,高声呼喊:
“同志们,别管我们,冲出去!保住手中的枪,继续战斗到最后!”
乌斯浑河的名字是满语,意思是“凶狠的河流”。
水深浪急,浪涛汹涌,八位女战士紧紧相依,手挽手踏入了冰冷湍急的乌斯浑河,壮烈殉国。
岁月在河水的冲刷中不停流逝,但八名女战士忠烈的英魂和不屈的精神永世长存。
民族英雄周保中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为了强化对东北抗日战争的指导,中央军委派遣了刚从苏联归来的周保中,出任中共满洲省委委员、军委书记。
作为东北抗联的主要创建者,在长达14年的抗战历程中,周保中始终保持着钢铁般的意志,与敌人斗争到底。
在后勤补给完全中断的情况下,他们依然坚守阵地,持续开展抗日游击战,英勇抗击敌人。
直到1942年初,鉴于战局的不利和生存环境的恶化,东北抗联的主要部队被迫撤退至苏联远东地区进行休整和重组。
在那里,部队被整编为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周保中担任旅长。
虽然接受了苏联方面给予的88旅番号,但他们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未来的抗日斗争保存了宝贵的有生力量。
1932年秋,周保中指挥的部队对宁安县城发起了多次进攻。
在一次激烈的交火中,他的左腿不幸中弹,鲜血浸透了军裤。
尽管疼痛难忍,但他没有丝毫退缩,亲自带领敢死队,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
最终成功攻入宁安县城,消灭了30多名日军,并摧毁了敌军的军火库。
战斗结束后,周保中被紧急送往指挥部接受治疗。
由于战场医疗条件极为有限,没有专业医生,也没有必要的药品和手术器械。
要移除嵌入腿骨的子弹,只能采取原始而痛苦的方法,面对战友们的担忧,周保中果断说:
“不必顾虑,直接用刀子挖,用钳子夹,我能承受得住!”
在周保中的坚决要求下,战友们硬是用刀和钳子从他的腿中挖出了那颗致命的子弹。
整个过程没有使用任何麻醉,周保中忍受着剧烈的疼痛,一声未吭。
不久后,伤口尚未完全愈合,他就再次率领千余名救国军战士,对宁安县城发起了第二次进攻。
这次行动又取得了重大胜利,击溃了100多名日军和伪军。
周保中在战场上负伤不下火线、忍受剧痛刮骨取弹的英勇事迹,很快在部队中流传开来。
他的精神触动了每一位战友,极大地提升了部队的士气和凝聚力。
1935年,在一次与驻扎在牡丹江的日军及伪满靖安军的激烈交战中,周保中腹部遭受重创,肠子流出了体外。
面对如此危急的情况,他竟强忍剧痛将肠子塞回体内,用手按着腹部继续指挥战斗。
直至战斗取得胜利,击退敌人之后,周保中才开始处理伤口。
此举不仅激励了将士们,也让敌人对其产生了深深的忌惮。
为此,日寇甚至发布了一份悬赏通告,称“周保中的肉一斤换一斤金子”。
抗日战争胜利后,毛主席在为中央起草的电文中,称周保中为“义勇军领袖”。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毛主席在中南海的紫光阁接见了周保中。
一见到周保中,毛主席满面笑容,脱口而出:
“我们的民族英雄来了!”
随后,毛主席紧紧地握住了周保中的手,深情地说:
“将军,你辛苦了!”
这不仅是对周保中个人的赞誉,也是对东北抗日联军全体将士在抗日战争中作出的巨大贡献的认可。
参考文献[1]刘国栋,马占华,徐繁荣,等.永不磨灭的番号——东北抗联[J].兰台世界,2021,(09):123-125.
[2]王广义.国际视野下的中国东北抗联研究[J].新长征,2023,(07):40-42.
[3]李娜.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铁血丹心护河山[N].吉林日报,2024-07-20(002).
[4]卓人政.东北抗日疆场的传奇将军周保中[J].世纪风采,2022,(02):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