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宜川|宜川县志:壶口瀑布

博故 2023-12-11 10:42:51

壶口瀑布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镇,为两省共有旅游景区。南距陕西西安350千米;北距山西太原387千米。

壶口瀑布是仅次于贵州安顺黄果树瀑布的中国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瀑布上游黄河水面宽300米,在不到500米长距离内,被压缩到20—30米的宽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

壶口瀑布,四季景色各异, 八大自然景观各具特色,波涛汹涌激荡民族之音、勇往直前彰显中华气节,光辉夺目、熠熠生辉,素被国人誉为“黄河之心、民族之魂”。以壶口瀑布为核心,秦晋峡谷为主体,集瀑布、峡谷、龙王辿、十里龙槽、孟门山、大禹庙、古渡口小镇、黄河大合唱实景演出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8)、国家水利风景区(2013)、国家地质公园和地质遗迹保护区(2002)、国家5A级区(2022)

本文辑录《宜川县志(1995-2010)》、《民国宜川县志》关于壶口瀑布的记载。

宜川县志

(1995-2010)

第十二编 黄河壶口旅游

第一章区域环境

第二节瀑布成因

“壶口”名考

战国时的《尚书·禹贡》中最早出现“壶口”,但几次提及壶口而未提及瀑布。

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中,对瀑布及孟门作了描述,只指出瀑布在孟门处,而未提及黄河流上的壶口。

唐代的李吉甫所撰的《元和郡县志》记述壶口,称其为石槽。记其位置和郦道元的所述向上游推移了了一千步,并记其在河床上冲出一条约长一千步,宽30步的深槽,是十里龙槽的前身。

清乾隆十八年(1753) 《宜川县志》的编纂者吴炳,指出黄河壶口,至此收束归槽,如壶之口然。

第二章壶口景观

第一节 自然景观

秦晋峡谷

秦晋峡谷,北起山西省偏关县北和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南至陕西省韩城市与山西省河津县之间的禹门口,全长 720 余公里,是黄河穿越秦晋两省山岳地带的天然景观。秦晋峡谷在宜川县境内大约160公里左右,此段有著名的壶口瀑布。

秦晋峡谷,古时西为秦国,东为晋国,故被称为秦晋峡谷。唐代诗人李白诗曰“巨灵咆哮掰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

峡谷两岸地形大部分崖壁陡立,普遍高出水面数10-100多米,河道一般宽200-400米,为黄河干流上最雄伟壮观的“千里长峡”。北魏郦道元曾描述这种奇观为“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其中山西省河曲县到陕西省韩城市龙门段沿途两岸山岳变化不大,河水保持南北流向。从府谷县向南到壶口瀑布,河谷两岸亦成陡崖,河宽约300-400米。

龙门是秦晋峡谷的末端,谷底宽约 150米,两岸山岭绵亘,大致成北东-南西向延伸,为汾、渭平原的天然屏障。

秦晋峡谷是黄河5464公里中水势最为凶猛的一段,是黄河之魂魄所在。在宜川段境内形成著名的山峰与峡门有睡女峰、龙骨山、蟒头山、人祖山、斧劈峡、孟门、龙门、石门、禹帽山、神龟山等。它是中原古地的核心区域,河东为尧、舜、禹古都所在,河西有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陵慕。在秦晋峡谷里,有黄河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到大渡河上游的哈休文化-岷江上游的营盘山文化和沙乌都文化、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的衍生轮廓和脉络,也有青藏高原到黄土高原的游牧文化、狩猎文化、农耕文化和原始宗教文化、道教文化、藏传佛教文化、汉传佛教文化以及汉文化和藏、羌、回文化的历史发展轨迹。

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位于秦晋峡谷内黄河水流的南段,南距龙门约 65 公里、孟门5公里。今天的“壶口”在龙王迪位置,以北,河幅与峡谷同宽,河水充满峡谷(常水位流量在每秒1000-3000立方米之间),水面宽400余米;“壶口”处,平整的河谷底形成宽30-50米、深约50米的一道深槽。400余米宽的水面霎时奔涌着全部倾注下跌到深槽中,反复多次撞击基岩,形成瀑布。这就是著名千里黄河一壶收的壶口瀑布景观。

壶口瀑布,宽50余米,深约50米,最大澡面3万平方米,是中国第二大深布。由于季节差异和流量变换,壶口瀑布,在汛期高度为15-20米,春秋之际可达45米。流量流速可由枯水期的300-500立方米/秒,迅猛增加到汛期的5000-10000立方米/秒。随着自然的变化壶口瀑布形成无与伦比的四季景观和山飞海立、水底冒烟、霓虹戏水、晴空洒雨、早天惊雷、冰峰倒挂等瀑布奇观。

四季瀑布 随着季节更替,受气温、日照和降水等气象因素的影响,壶口瀑布的景色便呈现出不同的景观。

春季,气温回升,黄河解冻,月平均气温为5摄氏度左右。瀑布此时落凌,河道冰层断裂,“壶口”内冰凌坠落。河道及壶口内冰层、冰凌断裂塌落时,发出巨大的声响,如山崩地裂。断裂的冰块,塌落的冰凌,大者如屋,小者如牛,叠堆如丘,十分壮观。

夏季,正当黄河汛期,区域降雨最为多暴,日平均气温 24 摄氏度左右。壶口此时的流量大增(可达10000立方米/秒),洪水溢出深槽,瀑布瘦身缩小,形成一川奔腾怒吼的激流。此季节壶口附近易出现岔流,形成多股测流瀑布,主要有龙槽顶端瀑布(落差约10米)、龙槽西岸和东岸瀑布(落差为15米、7米)。

秋季,黄河汛期刚过,月平均气温为10摄氏度左右。晴天增多,秋高气爽,红叶夹岸。瀑布此时变身高悬 30 余米,黄河水似金似清,水帘挂人云端。

冬季,黄河已进入封冻期,月平均气温为零下9摄氏度左右,气候干寒大地封冻。此季节秦晋长峡冰封雪冻,不少河段成为天然冰桥。壶口瀑布处及附近,到处挂满冰凌,奇形怪状,大大小小,风采奕奕。

瀑布奇观

山飞海立。黄河穿越千里长峡,汹涌激流直逼壶口,突然束流归槽,形成飞瀑水幕,似滚滚黄水从天际倾泻而下,势如千山飞崩,四海倾倒。

水底冒烟。春秋两季,瀑布落差较大(多达20米以上)黄河入“壶口”处,湍流急下飞溅,激起腾空的水雾,弥漫飞舞在空中,恰似从水底冒出的滚滚浓烟,十数里外可望。

霓虹戏水。春秋两季(或夏日雨后),遇到晴天,壶口瀑布所形成的升腾空中水雾,在使阳光折射作用下形成彩虹。彩虹有时呈弧形,似从天际插入水中;呈彩带横在水面,象彩桥飞架;呈花团锦簇,五光十色,飘忽不定。

晴空洒雨。烈日当空,瀑布飞流形成的水雾飘浮升空,犹如蒙蒙细雨,岸边观瀑湿人衣衫。

旱天惊雷。汹涌的黄河波涛如千军万马,奔腾怒吼着穿越河谷。当来到壶口处时,瀑布飞泻,连续不断冲击岩石和水面时,产生出巨大的声响,并在山谷中回荡,似万鼓齐鸣,旱天惊雷,声传十数里外。这就是黄河的“咆哮”和“怒吼”。

冰峰倒挂。隆冬季节,龙槽冰封,两岸溢流形成的水柱冰冻后倒挂在悬崖,如同大小不一的冰峰,反射的阳光如彩虹时隐时现、朴素迷离、晶莹相映。

旱地行船。黄河河运的船只从壶口上游顺水下行,因壶口瀑布只能在龙王迪处停靠。将卸载货物用人担、畜驮的方法沿河岸运送到下游码头。与此同时,靠人力将空船(船下铺设圆形木杠)在河岸上拉至下游水流较缓处,再放入河中,装上货物,继续下行。尽管圆形木杠铺在船下滚动,但沉重的船只仍需要上百人拼命拉纤。当时的条件下,这种运输方式是越过壶口瀑布的最佳选择。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壶口水运早已废弃。现今只留下昔日行船的累累痕迹。

十里龙槽

传说女娲补天时炼就“息壤”的神石,落在河心处,以堵塞肆虐黄河水,但未能如愿。鲧和禹治水时,将这块堵在河心的“息壤”神石从中劈开,河水便温顺地归流石槽,水患平息。传说石槽为龙身穿凿,长约 10 里,故取名“十里龙槽”,也称“十里龙壕”。

十里龙槽,为壶口至孟门段400多米宽的箱形峡谷底部,由于黄河水流下切,便形成一条长5公里,宽30~50米,深10~20米的槽。河水从壶口奔涌下泻后,以每秒数千立方米的巨大流量归于石槽。在河床中,石槽旁的河谷基岩在非洪水期河岸比较宽平,坚硬平坦地可以在上面行车。

站在河岸高处,就能看到紫褐色基岩河床中那急腾翻滚的一线紧束的黄浊水尘,听到袭鸣不息的浪涛声。槽中激流激起的水雾弥漫在龙横之上,漫漫水雾,遮天蔽日。每逢汛期黄河水涨时,洪水溢出龙槽一端,龙槽东岸便会出现一道 1-2 公里长的漫流水帘,气势十分壮观。

远望龙槽,恰似一条黄色的巨龙在石槽中跳跃涌动,龙头在壶口张口吞巨流,龙尾在孟门,腹泻于下游。

孟门山阙

距壶口瀑布下游约5公里处,由十里龙漕而出的黄河水,水面忽然放宽至240米左右。在河床中,有两块梭形的巨石,屹立在巨流中,形成两个河心岛,这就是孟门山。相传这里原为一山,阻塞河道,引起洪水肆虐。大禹治水时,把此山一劈为二,导水畅流。山石形成二岛,远眺如舟,近观似山,俯视若门。古时,孟家后代被河水冲走,曾在这里获救,后故将此二岛称为孟门山。

孟门山的大岛长约300米,宽约50米,高出水面约10米。小岛则在上游的10多米处,约60米长。金代郡守徐洹瀛在石崖上,题刻有“卧镇狂流”四个一丈见方的大字,形象地道出孟门山的气势和神韵。

据《吕氏春秋》记载:“龙门未劈,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名曰洪水,禹疏通之,谓之孟门。”《水经注》曰:“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黄河之巨扼,此石始经禹凿。”

每当农历月半,夜临孟门,可见河底明月高悬,形成“山随波影动,月照浪花浮”的动人景象。伫石南观,水中明月分为两排飞舞而下。立南望北,水里明月合面为一,迎面而来。

历代文人对孟门山的神奇与夜月清逸的奇异景观,多有诗赋歌赞。如今,孟门山已是壶口旅游景区的重要景点。如能登上孟门山石,身临其境,饮酒赏月,别有一番山水风情与心灵震撼的仙境之感。

黄河冰桥

“冰桥”是黄河壶口瀑布里在隆冬季节出现的一种自然景观。当壶口一带黄河水面冰封之时,由于冰层较厚,形成连接两岸的天然桥梁,人称“黄河冰桥”。

每年大约12月10日至20日,黄河壶口开始结冰,翌年2月20日至25日,冰冻开始消融。在这大约50-70 天的冰封时间内,十里龙槽被巨型冰雪冻层覆盖,形成“小雪流凌,大雪合桥”的自然景观。

数九寒天,冰层高出两岸,冰桥飞架峡谷。人们或动物要过到对岸,便沿冰桥通行。人们有时为安全起见,便习惯沿着动物留下的足印痕迹通过。千百年来,民间有“狐仙踩线过冰桥”的传说。衣锦渡位于壶口之上,故称此冰桥为“上桥”。龙王迪、七郎窝一带河面封冻时,平如坦途,人马往来,川流不息,人称为“老桥”或“神桥”。

据前《宜川县志》记载:明末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将领王嘉胤曾率领起义军过“冰桥”,攻克山西吉县。清末,于同治五年(1866),由梁王张宗禹在西龙王迪强渡黄河过冰桥,越吕梁山救援东捻军。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八路军、西北野战军多次通过冰桥作战。建国后,秦晋两岸人民通过黄河冰桥,不断加深经济文化交流和人际交往,给两岸人民的生产生活创造了方便条件。壶口景区建成后,这一自然景观备受中外游客青睐,每到冰封季节,游人络绎不绝。

黄河涸瘦

黄河涸瘦,是壶口瀑布下游出现的一种自然景观。黄河上游水量剧减,到达壶口一带水面变窄,水深变浅,水色变清,流量接近涸竭,这种枯水现象,便是“黄河涸瘦”。

黄河涸瘦,一般发生在枯水季节,是黄河在壶口地段的一种异常现象,一般很少出现,因此称作奇景。

黄河在壶口发生涸瘦的主要成因是由于中上游地区气候异常干旱少雨,河水抵达这里所携水量骤然锐减,通过壶口时难以形成壮观之势所致。冬季,是黄河中上游地区降水量最少的季节,河面封冻后,有时冰层堵塞,也可导致河段涸瘦。其他季节如发生严重干旱时,河水仅靠上源区冰雪融水和沿途补给,水量大减,加上河谷平原灌溉用水与城乡用水量以及河面蒸发量增大等因素综合影响,到壶口一带黄河水量更少,流速逐步减慢,泥沙携带力降低,因而便会出现河水变清或涸竭、断流等自然现象。

据前《宜川县志》记载:黄河在宜川、吉县段,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涸瘦。隋大业十二年(616),河水清。唐高祖武德七年(625)九月,黄河水清。明永乐二年(1404)十二月二十九日至三年(1405)正月十八日,河水变清。清雍正四年(1726)十二月十一日起至雍正五年(1727)正月初七日止,黄河澄清共27昼夜。同治十年(1871)十一月四日黄河涸竭,自七郎窝至蛤蟆滩(约15公里)越辰已二时复起。光绪二年(1876)十一月壶口瀑布以上水断流数十丈,半日方接。光绪三年(1877)十一月二十六日至四年(1878)正月初八日,河水清42昼夜。民国六年(1917) 十八年(1929),黄河干涸。

1981年5月15日(农历4月12日),黄河水流逐渐变小,山西吉县王家塬乡原头坡下的河水由原来的300米宽变为10数米宽,人踩着河心石头可达对岸,河水接近澄清延续19天。到6月3日(农历5月2日)上午10时左右,河水逐渐增多并出现混浊,至6月10日(农历5月初9日)流量才趋向正常。

1980年10月至1981年5月,壶口以上地区很少降雨,特别进入2月以后,百余天滴雨未见,沿黄支流相继断流。1987年,长达2月余黄河水清见底。1995年到 2010 年期间,黄河涸瘦现象未曾发生。

民国宜川县志

(民国三十三年 1944年)

1944年,国民党洛川行政督察专员余正东主持,杨致一、霍克让主笔,民国时全国著名学者黎锦熙先生修订。撰修了《宜川县志》,世称《余志》,铅印本传世。《余志》记事,在《吴志》、《薛续志》的基础上,从夏禹开始,一直记到1944年。文字浩繁,内容丰富,“读一志而知他志也。”

卷四·地形山水志

壶口考

清·吴炳

《禹贡》:“既载壶口”。蔡氏传谓:“壶口,山名,禹受命治水所始。”焦竑云:“河自塞外入中国,壶口当南出孔道,故名河口。”予观壶口形势,因上流宽广,至此收束归槽,如壶之口然,并非山名。

孟门在壶口下一里,两巨石圪立河中,相对如门,俗讹为山,已非真景;蔡氏以壶口为山,误尤甚矣。焦氏河口之说,均于形势未详,不过悬揣臆测之辞耳;若果因孔道名河口,则河自塞外入中国,孔道多矣,何独以此为河口?又按《汉地理志》云:“壶口在河东郡北屈县东南。”考北屈即今山西吉州,居宜之东,与宜对隔一河。壶口属宜地,在吉州西,乃云东南,殊不可解。

《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而不复言壶口。按《吕氏春秋》云:“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观此则疏凿次第,自必先壶口、孟门,而后达于龙门。《水经注》亦云:“孟门即龙门上口”。乃《地理今释》谓:“龙门与壶口,东西隔水相望”。不知两地上下相去五十余里,而以东西相望言之,其谬又不足深辨。顾古今称胜迹者,群道龙门而不及壶口,人殊疑为无足指数。

韩城县志论龙门云:“《通志》谓河水至此,直下千仞,地皆震撼,其下湍澜警波,如山如沸。今韩之龙门则无是。不知此之云何从乃尔?闻宜川县有埽上者,悬流略彷十一云。”按埽与溞(sāo)同,宜邑土人呼壶口为溞上。

又《辛氏三秦记》:“大鱼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者化为龙,不上者点额暴腮。”今观龙门上下,鳞介游泳,并无所为不得上之处。而《元和志》载:“汾川县东七里,河岸填狭,状似槽形,悬水奔流,鼋鼍(yuán tuó)鱼鳖,所不能游。”《明一统志》亦谓:“孟门在黄河中流,大石横亘数百步,鱼之溯河者扼此。”

是古来谈龙门者,核其实,多指壶口。盖缘壶口毗连龙门,均经大禹疏凿,举龙门即以该壶口,而汉太史司马公实居龙门,故地得以人传。兼龙门为秦晋冲途,骚人墨客,游历所经,类多记载。壶口僻处边隅,舟车莫达,虽有好奇之士,无从临眺,而古今居此地者,又皆未能道其详。于是始犹举龙门以该壶口,渐且知龙门而不复知壶口,遂令开辟以来,灵奇俶诡之佳景,埋没数千年,反不得如龙门之脍灸于人口。

又考《雍州·贡赋》,“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积石在壶口之上,而龙门为壶口下流,是禹时此地可通舟楫明甚。然《水经注》云:“浑洪赑怒,濬波颓叠,迄于下口。”又云:“数里之外,便觉雾雨沾人。”予尝因公抵其地,宿岩坳者屡日,见夫横崖千尺,奔流腾跃,山飞海立,晴昼晦冥,风雨迷离,辄为不寒而傈。始信水经所言,盖非欺我。

上流舟航至此,集数十百人力拽登岸,度置圆木上,号呼推挽,陆行十余里,始复入于河。未知《禹贡》所载,果何以云也?宋邢恕奏造船运粮征西夏,李复疏驳之,可谓言之凿凿。朱子复援《禹贡》之说,不免致疑,亦由未亲历其地,不察情形故耳。夫负奇抱异者,缘所处非地,不能表见当世;而无其实,乃冒重名,与悬拟妄度,遽信为是,而无能正之者,古今如此类,可胜道哉!

吴炳又有七律《壶口二首》:

闻说导河经始地,当年疏凿半留痕。

四时雾雨迷壶口,两岸波涛撼孟门。

官阁卧遊劳想像,清宵坐对悸心魂。

村氓不解尊神禹,冷落虚岩破庙存。

轰雷掣电信奇观,簿领羁人乍一看。

信有舢艟行陆地,岂无蛟蜃喷惊湍?

筹边转粟传疑久,烧尾登门上溯难。

却怪前贤题詠少,英灵埋没起长叹!

(原注:上流舟航至此,必拽登岸,推挽陆行十余里,始复入河。详见予《壶口考》。)

《吴志》所录诗并附此:明邑举人刘子诚《壶口》七律:

西出昆仑东入瀛,悬流喷壁泻瑶琼。

涌来万岛排空势,捲作千雷震地声。

映日红霞浮瑞马,满天风雨起神鲸。

奔腾今古宣元气,圣主当阳正待清。

又明邑贡生赵譔《前题》:

声若奔雷气若霃,濛濛如雨共沾襟。

悬开蚊窟多惊目,断开龙关倍駴心。

高浪兼天星海阔,洪波翳日孟门阴。

当年疏凿劳神禹,庙倚东山桧柏森”。

又明流寓惠世扬《前题》:

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

双腾虬缐直冲斗,三鼓鲸鳞敢负舟?

桃浪雨飞翻海市,松崖雷起倒蜃楼。

鳌头未可寻常钓,除是羽仙明月钩。

又按:县境黄河经流里数,《薛续志》有一估计,并附于此:“前志云:‘县东北二百二十里冯家坬入宜川境,南至流源头入韩城界,计三百余里。’今节略算之:按冯家坬南至马头关三十五里,由关南至禹王坪二十五里,由坪南至衣锦渡四十里,由衣锦南至柴村渡(一名老爷庙滩)二十五里,柴村渡南至骠骑渡十五里,骠骑渡南至小船窝二十五里,小船窝南至关头渡(鹿儿川口)二十里,关头渡南至店儿滩(白水川口,古名老鸡坡渡)十八里,店儿滩南至李家岭(如意川口)十五里,李家岭南至舌头岭(河清川口)十里,至此流源头入韩,共长二百四十余里。前志三百余里,必按山路算之。盖县北至冯家坬二百二十里,县南至八郎山一百九十里,共计四百一十里。岂不知山路崎岖,河流一线虽有大小湾,较山路必相差甚远,以故河流少一倍也。”

卷二十一·古迹古物志

壶口

在县东北百十五里,夏禹导河经始凿石处。详《山水志》。

《吴志》:“上流宽广,至此收束归槽,如壶之口然,故名。

《名胜志》云:‘县北石溞(sāo)下(村名)三里(《郡志》云:县北之县,指古宜川,在郭下者,非今县治),黄河中流,有石阨之,盖禹凿石导水之处,谓壶口也。’

《禹贡》壶口注引《汉地理志》,谓在北屈县东南。北屈即今山西吉州(按壶口在吉州西南,《汉地理志》误)。宜与吉相对,止隔一河。其地面水势,偏重在宜,故土人以壶口为滴溞云。石溞在原上,近溞,故以此名村。村头有古碑,书‘壶口佳境,两省通衢’,盖指石溞下水南渡口也。

又按《水经注》:‘数里之外,便观雾雨霑人,则水势排空,迅如箭括,其高九里之言不虚矣。’(附《地理今释》云:“韩城县龙门山在大河之西,东与壶口隔水相望。”按壶口在龙门上流五十余里,并非东西相望,《地理今释》误。)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