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孙连仲一张罕见留影,外表看似朴实憨厚,实则头脑灵活

向日葵爱过去 2024-05-07 20:03:18

请大家在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各位的支持,希望能给大家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并与您分享阅读的快乐!笔者后续将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精彩故事!

1938年,时任第五战区鲁南兵团司令兼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的孙连仲留下了一张罕见留影,镜头中的孙连仲外表憨厚,看似老实巴交,实则头脑灵活,厚道稳重,是一员骁勇善战的虎将。

孙连仲是冯玉祥手下的一员爱将,与孙良诚、佟麟阁、刘汝明、韩复榘、石友三、张维玺、过之纲、闻承烈、程希贤、葛金章、赵席聘、韩多峰这十二位西北军将领并称为冯玉祥麾下的"十三太保"。

在这"十三太保"中尤以孙连仲最能打,他曾单人扛起238斤重山炮炮击敌军,威名响彻大江南北。

孙连仲出生在河北省雄县龙湾村一个富裕家庭,其父孙保安是一个买卖人,家境的殷实,使得孙连仲从小不仅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也让他打小便获得了良好的教育。

然而,世事无常,造化弄人,在孙连仲四岁那年,他的父亲孙保安不幸被病魔夺去了生命,这就使得孙连仲失去了父爱,只能够由母亲含辛茹苦养育他。

1900年,7岁的孙连仲被母亲送进了私塾读书,在私塾读书学习期间,孙连仲勤奋刻苦,努力上进,成为了私塾里的优秀学子。

除此之外,孙连仲在闲暇时间还跟着兄长孙连喜习武,孙连仲的兄长孙连喜是晚清时期的一名武秀才,在雄县声名在外,颇有影响力,而在兄长孙连喜手把手的教授之下,孙连仲习的一身刀剑棍棒之术。

1912年,辛亥革命后,北洋军派人来到雄县招募兵勇,当时已经19岁的孙连仲一心想要投军报国,因此便说服了母亲和兄长,来到招兵处报名,开启了自己的戎马生涯。

孙连仲参军后,先是被编入到了王占元手下的炮兵营,到了1914年时则被编入了冯玉祥的第十六混成旅炮兵营,担任班长一职。

孙连仲来到第十六混成旅炮兵营,起初并没有引起冯玉祥的注意,不显山,不露水,后续有一天,冯玉祥来到孙连仲所在的连队检查,恰逢孙连仲所在连队正在考核,而当时连队的军官并没有一个能够回答教训条的内容,唯独只有孙连仲一人流利地背诵了下来,目睹这一幕的冯玉祥通过这件事情,认为孙连仲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便开始悄悄关注起孙连仲了。

1915年,护国战争爆发,在龙头山一役中,孙连仲一战成名,战后,冯玉祥对起予以了嘉奖,将其提拔为炮兵营第一连连长。

1925年,冯玉祥成为西北边防督办后,将自己带领的中华民国国民军改称为西北边防军,将已成为自己的心腹孙连仲提拔为骑兵第二师师长。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冯玉祥兵败下野,孙连仲则接受蒋介石的改编,出任第二十六路军总指挥一职。

抗日战争爆发后,孙连仲先后率部参加了武汉会战、枣宜会战、鄂西会战等战役,凭借着在台儿庄英勇杀敌而名震中外。

1938年3月16日,台儿庄战役打响,日军集结重兵,在飞机,火炮,坦克的掩护下,对台儿庄发起了猛烈的攻势,面对来势汹汹的日军师团,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当即命令已经出任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的孙连仲率部驰援台儿庄,与先前的守军部队一起抵御日军的攻势。

3月24日,日军对台儿庄的外围发起了近乎疯狂的攻势,先是用火炮和飞机对孙连仲率领的第二集团军防御阵地进行了狂轰滥炸,孙连仲虽率部坚守死战,但终究还是被武器装备的日军师团攻陷城外的外围阵地,攻进了台儿庄城内。

日军在攻进台儿庄城内后,与第二集团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这场巷战打的是异常惨烈,第二集团军伤亡过半,仍旧死守南关不退。

作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的孙连仲眼见下属和士兵接连阵亡,他十分痛心,当即便打电话给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请求后撤至大运河的南岸,好让第二集团军留点种子”!

李宗仁这边则深知战事胶灼,已经到了关键节点,便要求继续孙连仲继续坚守,等候汤恩伯援军的到来,与援军一道反击日军。

遭拒后的孙连仲,内心五味杂陈,但仍旧遵从李宗仁的命令,率领仅剩的第二集团军将士继续死守,抵御日军的攻势。

第二集团军下属的31师池峰城师长看着31师的官兵们死守牺牲殆尽,痛心不已,当即便找到孙连仲,请求率部后撤。

孙连仲一听,脸色骤变,不仅拒绝了31师池峰城师长的请求,更是对他大声喊道:31师的官兵们打完了,你作师长的就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有谁敢过河者,杀无赦。

随后,孙连仲将后勤部队全部派上了战场,还组织了一支几百人的敢死队,与日军展开了逐街逐屋的血战,在孙连仲视死如归的带领下,仅剩的第二集团军将士同仇敌忾,士气大振,不仅夺回了先前失守的阵地,还将日军逼退到了台儿庄的北门。

孙连仲率部死守不退,为援军的赶来争取了时间,4月6日,汤恩伯的援军赶至,与孙连仲部一道配合,全线反击,将围困台儿庄的日军矶谷、板垣两师团击退,取得台儿庄战役的最终胜利。

这场战役中,孙连仲与他率领的第二集团军武器装备处于劣势,战力悬殊,但仍旧率部勇于作战,坚守不退,靠着一股顽强的斗志取得了这场战役的最终胜利,有利的打击了日军嚣张气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抗战胜利后,孙连仲对国民党当局内部贪腐成风的现象十分不满,在加上他不擅官场交际,处处举步维艰,因此他知难而退,选择了辞职,不再担任任何职务。

晚年时期的孙连仲居住在台北市,不问世事,过着深居简出的日子,1990年8月14日,这位抗日名将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终年97岁,孙连仲病逝后,被安葬于台湾省台北的国军示范公墓。

4 阅读:339
评论列表
  • 2024-05-08 16:25

    将军千古[玫瑰][玫瑰][玫瑰]

  • 2024-05-08 07:01

    抗日的将领活过来的都高寿,杀鬼子积德了

向日葵爱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