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5个人尽皆知的历史冷知识,你还不知道?

读史局 2022-08-25 14:57:40
一、秦始皇建造的秦直道,为啥2000年不长草?

秦始皇在历史上一直是争议性特别鲜明的人物,有人认为他功德无量,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文字、车轨和度量衡,让老百姓心中树立起“泱泱华夏、爱我中华”的凝聚力。

有些人则认为秦始皇对中国的历史文化的破坏是千古第一罪人,让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现象再也不能出现,扼制了文化的发展。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秦始皇,我们能够发现被历史的洪流推举上皇帝之位上的他,对历史所做的贡献是值得肯定的。

作为开天辟地的第一任皇帝,他所做出的很多决策对后世甚至对如今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秦始皇35年,由蒙恬负责督建的秦直道一直到清朝时期仍在使用,如今秦直道依旧存在,并且成为研究秦朝历史的有力依据,为何经历2000多年的风霜洗礼,秦直道依旧寸草不生?

秦直道的修建在史学界主要有三方面的猜测:

第一:秦直道的修建是为了运兵,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北部的匈奴部落依旧常年侵扰边界民众。

为了组织匈奴不仅在边界地区修建长城,还要防范大规模的匈奴骑兵的进犯,秦直道的修建是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将兵源和粮草运送到战场以达到与匈奴作战的准备。

第二:为了方便秦始皇的出巡,国家一统坐在最高皇位上的秦始皇,为了防止六国没落贵族的起义以及展现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威,经常从国都出发到各地迅游。

秦直道的修建就是为了方便巡游队伍的出行,这种猜测得到一部分人的认可。

第三:为了交通便利,秦直道出现以前小路居多切崎岖不平,交通方式以步行和马车为主,因道路崎岖或没有道路故通行不便,秦直道的修建方便交通。

相对于如今的柏油或水泥大道,作为纯泥土修建的秦直道为何能存在2000年之久?首先秦直道全场800公里宽60米,汇集全国最优秀的工匠和众多民众。

根据秦直道的纵切面可以发现,秦直道分为3层结构,最下面是原始的土层,中间层是经过炒制的熟土层,熟土层是为了避免路面长草破坏路面结构。

最上层是经过锤炼和夯实的熟土层,为了避免草籽落入地面生长,工匠们在熟土层中又添加了阻碍植物生长的碱性物质,才得到寸草不生平坦通畅的道路。

从秦始皇三十五年到秦朝灭亡,秦直道的修建从未间断,后世一直到清朝末年都在使用,史书记载昭君出塞就是走的秦直道,可见秦直道的历史意义多么重大。

二、朱元璋痛恨的一个姓,男的要世世为奴,女的代代为娼

朱元璋作为从底层摸爬滚才坐上皇位的人,坚定的性格和铁血的手段在夺位时期能让他战无不胜直至成功,但这种性格在他坐上皇位后依旧左右着他。

登上皇位后朱元璋对待功臣的狠辣无情一度让人瑟瑟发抖,不仅对于工程对于普通的民众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朱元璋痛恨一个姓氏,要求这个姓氏的男丁要世代为奴女子要代代为娼。

这件事还要从这个姓氏的发家人说起,“蒲”姓的发家人叫蒲寿庚,生活在宋末元初,和朱元璋甚至不是一个时代的人,是如何惹怒朱元璋,让子孙后代承受朱元璋的怒火的呢?

蒲寿庚生活在宋朝末年的泉州,宋朝的商品经济发达,泉州靠海对外贸易也十分繁荣。

具有经商头脑的蒲寿庚靠做生意起家,成为当地一带富商带领民众致富,为此还被朝廷封为泉州市舶司。

正在蒲寿庚混得风生水起之时,蒙古军大举侵犯南宋,有一股蒙古军从水路登上南宋大地,泉州时刻面临陷落的局面,当地百姓奋起抵抗。

身为官员的蒲寿庚不但不抵抗还投降蒙古军队,甚至为讨好蒙古军队残忍杀害民众3000多人。

宋朝灭亡后,蒲寿庚凭借“军功”获得中书左丞相一只,可谓“光耀门楣”。

此后的蒲寿庚积极相应元朝的一切不合理规定,打击压榨汉人,对当地汉人的惨状熟视无睹。

蒲氏一族也仗着蒲寿庚的地位欺压乡里大发横财,在元朝活得肆意妄为。

出生于元朝末年的朱元璋,深感少数民族对汉族的无情压迫,在经历了战火纷飞、颠沛流离、食不果腹的日子后,他毅然决定站出来反对元朝的统治。

他手握重权后听说了蒲寿庚的发家事迹后,对蒲寿庚恨之入骨,朱元璋不仅对蒲寿庚投敌的行为痛恨,也对堂堂汉族人对少数民族俯首称臣深感屈辱。

朱元璋初登大宝,立即宣布对蒲寿庚挖尸,并对其尸骨施行300鞭刑罚。

对蒲氏后人也除以处罚,规定男子世代为奴女子世代为娼,造成很多蒲氏后人隐姓埋名或直接改姓。

三、慈禧迷恋的“象牙凉席”有多贵重?

封建时代贵族至高无上,就导致国家的贵重物资只由少数人享有,下层普通民众没有资格。

作为贵族中的贵族,一度手握国家大权的慈禧太后的生活更是奢侈无度。

身处清朝王权衰落时期,内忧外患的困境并没有让深宫中的慈禧有任何忧虑。

据慈禧最宠信的大太监李莲英回忆,慈禧一天就要花费4000两银子,每顿饭上百道菜需要6张桌子才能摆放得下。

慈溪每次出宫时仅炉灶都要带50多个,每个炉灶配备一个掌勺的厨师,其他的还有专门负责看火、切菜、打下手的。

不仅讲究吃,对于穿着慈溪也不含糊,就连袜子每年都需要3000双,每双仅穿一次。

从京城到奉先时,光衣服慈禧带了2000多件,这仅仅是一小部分,可想而知慈禧的生活奢侈到何种地步。

不仅对于吃穿,她的生活用品也是顶顶的奢华,在没有风扇、空调的日子里,皇室一般用冰块散热。

但冰块总有用完的时候,为了降温更为了讨好慈溪,有大臣献上巨型象牙。

如今买卖象牙制品已属于违法行为,物以稀为贵,即使在清朝象牙也属于珍惜品,大型象牙更是难得一见。

象牙制品的艺术性较高,慈溪在得到象牙后没有制成艺术品,而是交给工匠制成了凉席。

象牙制成的凉席不仅通体清凉,而且象牙的材质对人体并没有危害,不同于冰冷的玉石会使人体产生寒气,象牙更偏温和。

对于到手的象牙凉席慈禧爱不释手,整个夏季不论出宫还是游玩都随身携带。

慈禧去世后,相对于翡翠西瓜和价值连城的夜明珠,象牙凉席似乎并不没有受到盗墓贼的青睐,如今这张凉席收藏于山东博物馆中供世人参观。

四、古代的男子为何喜欢娶13、14岁的少女?

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古代,女子在13、14岁成婚在社会上很常见,相反女子20岁未出嫁的父母或本人会受到惩罚。

汉朝规定男子15、16岁,女子13、14岁即可成亲,长而未嫁者要交5倍赋税。

有些朝代一旦有女子超过20岁未出嫁,由当地长官出面在军队中为其挑选夫婿。

在如今看来13、14岁还未成年,为何她们这么着急出嫁?古代男子为何喜欢娶这么小的妻子呢?

这与古代落后的医疗条件以及频繁的战争相适应,医疗落后人们的平均寿命较短,40岁已属长寿。

朝代更新换代快,战争频繁,冷兵器时代士兵的多少直接决定整个国家的兴衰成败,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为掌握充足的兵源普遍多生、早生。

战国时期越王勾践为鼓励生育,要求女子13岁之前必须结婚,凡是生育双胞胎或三胞胎的家庭,孩子由官府养育并给予家庭奖励。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催生出早婚的形式,女子15岁及笄即成人礼,在成人礼之前大多女子已相看好夫家。

古代男子的三妻四妾是对女子的压迫,但这种形式之所以存在多年,一方面是以古代男子为尊,男权社会下滋生的产物,另一方面就是为增加人口繁衍后代。

封建制度不仅压迫女性摧残女性的精神,还对其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现如今的我们知道生育对于女性来说不亚于一次身体的重组,在医疗设施落后的古代社会,多少韶华之年的女子死于生产,她们的生命该有谁来买单?

五、“秀才”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别被电视剧骗了

如今我们接受教育的阶段从小学起,要经历初中、高中、大学、硕士、博士等等。

和我们一样古人的求学之路也很少一步登天,都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才能达到自己功成名就的梦想。

隋朝出现的科举制让下层百姓才敢拥有改变命运的资格,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规范了科举制的流程分别为:童试、解试、会试和殿试,殿试前三名为状元、榜眼和探花。

那什么人能称为秀才?古代的秀才又相当于如今的什么职位呢?

童试分为县试、府试和院试三场考试,第一场县试在考生所在的县里举行由县官负责督考,考过县试才能参加府试,由知府督考,只有考过府试的才能称为生员也就是秀才。

凭借秀才的身份才能参加接下来的考试,一步步知道榜上有名飞黄腾达,所以古人的科举之路也是十分漫长,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可见其中包含多少无奈。

隋唐时期科举制刚刚兴起,想要改变命运的读书人数不胜数,因此参加考试的人很多,通过前两关获得秀才名号的人也就很多,在唐朝秀才泛指读书人,故价值并不高。

宋朝重文轻武的社会环境,大批读书人走上考场并且取得好成绩,因此秀才的地位更加地下,也有穷酸秀才一说。

直到明清时期,秀才的地位有所上升,秀才代表曾在学校读过书有文化的一类人。

有很多人年过50仍停留在秀才阶段,年年考而不第,因此放弃科考选择进入私塾教书。

范进中举后发疯现在看来也是可以理解的,多年的考试让人精神崩溃,在放弃的前一秒被告知考上了,精神的松懈让整个人陷入混沌,可见科考成功是多么值得庆贺,

曾国藩的父亲就是一名秀才,有了孩子以后依旧没考上进士决定到家乡的私塾到老师,好在儿子曾国藩争气22岁考上秀才,27岁考中进士从此进入中央为官,光耀门楣。

秀才能直接进入私塾成为先生,相当于现在的本科毕业,回到乡里当小学老师,可见秀才的文化含量是很高的。

0 阅读:72

读史局

简介: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数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