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月,深受全国人民爱戴的周总理与世长辞,运送周总理遗体的时候,无数百姓自发的走到了长安街边,哭声响彻北京。
为周总理的逝世感到悲伤痛苦的,除了国内的百姓和党内的干部,还有许多其他国家的友人。
周总理逝世当天,我国就接到了几十个国家领导人的致电哀悼,甚至还有一名南斯拉夫游击队的老兵,痛哭着给中国大使馆打电话,想要表达自己对周总理的敬爱之情。
而在4年前访问过中国,促使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听到这个令人悲痛的消息后,立即决定要访问中国,为周总理扫墓。
尼克松抵达中国之后,先后见到了周总理的妻子邓颖超和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周总理生前秘书的一句话,引得尼克松潸然泪下。
尼克松访华期间与周总理有怎样的交往?秘书说了怎样的话以致让尼克松落泪呢?
关系回暖上个世纪70年代前后,由于苏联妄自尊大,中苏之间产生了领土争端,中国与苏联的关系逐渐恶化。而美国与苏联长期处于冷战状态,也想要在东方寻找新的盟友。
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也都恢复了友好和正常化,美国将目光放到了中国身上。
我国领导人敏锐的察觉到国际局势的变化,1969年12月3日,美国驻波兰大使在时装表演会上看到中国外交人员离席,美国大使就跟了上去,向中国外交人员表达了尼克松总统想要和中国进行会谈的意思。
这个消息很快传了出去,在世界上引起轩然大波。
要知道,当时的世界还处于冷战秩序之下,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哪怕是和苏联闹得不愉快,也依旧是红色阵营的重要力量,中国与美国产生联系,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想象的。
更何况中国自建国以来,在朝鲜半岛打过抗美援朝战争,在东南亚支持越南抵抗美国侵略,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哪怕说是敌对也不为过,谁能想到有一天竟然会出现友好的前兆呢?
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本来就是随时变化的,不能一直用过去的眼光看现在的问题,国家之间,是没有永远的敌人与永远的朋友的。
基于当时的国际局势,我国领导人很快就得出结论:与美国方面恢复正常交往,对于中国无疑是有利的。
但双方曾经在亚洲多个战场敌对作战,想要扭转关系,总要慢慢释放信号。美国大使在波兰主动作出的接触,可以看作是美国释放的友善信号。不久后,尼克松还在美国杂志《外交季刊》上表示,不能让10亿人生活在愤怒和与世隔绝之中。
接收到美国的表态,1970年2月,周总理亲自修改中国驻波兰使馆的发言稿,表达了如果美国想要派高级领导人访问中国的话,中国愿意在北京接待。
这份发言稿表达的态度也很重要,明确要美国代表到北京访问,因为北京是新中国的首都。
同年6月,美国从柬埔寨撤军,还委托其他小国传话,表达善意。我国领导人很快就做出了回应,国庆节的时候,毛主席邀请美国记者斯诺夫妇在观礼台正中央观看典礼。
斯诺与中国也算得上老朋友了,早在我党在延安时期,他就曾到延安访问过我党领导人。
第2年,美国乒乓球队想要访问中国,这也是美国继续释放友好态度的信号。周总理请示过毛主席后,我国开启“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
终于,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由周总理接待。双方进行了长时间的会议,双方主要商谈了美国关于台湾问题的态度,以及确定了尼克松访华的时间。
关系破冰1971年10月基辛格进行了第2次秘密访华,同样由周总理接待。这一次访华就要谈到具体的内容,周总理与基辛格就中美联合公报的内容进行了十几次会谈,但依旧有许多问题始终没能达成一致。
美国方面觉得中国方面的措辞过于尖锐,如果中国方面在部分问题上丝毫都不肯妥协,美国是一定不能接受的。但周总理认为,美国方面的公报有太多模棱两可的内容,试图掩盖分歧和矛盾。
当然这是在外交场合上高情商的说法。实际上如果我们看到了这份联合公报,就会意识到中国是坚持支持亚洲各国,包括越南、柬埔寨、朝鲜等国的独立和主权,对于美国反复试图干预亚洲各国主权的行为毫不退让。
美国则试图以模糊的词句,将自己的侵略行为,掩饰为消除局部地区的冲突等维和行为。
在这点上,中国一定是站在被压迫的国家一方,双方不可能达成一致。
中美联合公报的初稿首先是由美国方面提出的。在这份初稿中,美国使用的方法是外交关系中通常的写法,采用模糊不清的话术和套话,掩盖中美双方的分歧,试图表达双方已经达成一致的假象。
但各国都不傻,周总理就直接指出,这份公报没有人会相信。
为此,周总理提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充满了创造性的思路,他认为双方不能达成一致的部分,其实可以各说各的。
毕竟那些都不是中美建交的核心诉求,中美联合公报最重要的就是表达中美关系正常化,除此之外则是要美国就台湾问题表态。
在此基础上,周总理提出,可以先把双方一些问题上的分歧列出来,然后再谈共同点。
基辛格一开始不能接受这样的方法,但在仔细思考之后,竟然觉得,这种双方各说各话的方式,能够将他们面临的问题合理解决。
因此,如果看过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朋友可能会知道,这份公报一共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中国方面的声明,一部分是美国方面的声明,最后才是双方共同的声明。
周总理依靠出色的外交智慧,化解了双方的矛盾,让中美联合公报得以顺利出炉。
敲定公报内容以后,双方还讨论了尼克松访华时候的实况转播问题。
基辛格想要由美国方面的卫星进行实况转播,而周总理则坚持买下美国想要使用的通讯卫星,然后将这颗卫星租给美方使用。
除了因为是美国在中国的土地上访问,基于国家主权,应当使用我们的卫星之外,也是为了悄悄学一点美国方面的技术。在这点上,周总理也可算得上用心良苦了。
终于,前期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完成,基辛格回到美国。接下来只需要等1972年,尼克松亲自访华就可以了。
1971年年末的时候,我国在对尼克松访华的接待事宜上做出了许多准备,周总理还特地强调,一定要秉持实事的作风,不能夸大宣传。并且还定下了不冷不热,不卑不亢,待之以礼,不强加于人的工作方针。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周总理亲自到机场欢迎。
外交智慧尼克松访华期间,大部分时间都是周总理负责接待的,他后来在《领导人》一书中提到,1972年访问中国期间,周总理是他得到的最深刻的印象之一,并且对他产生了极大的敬意。
斯大林在世的时候,美国谈判代表在与苏联外长谈判的时候,曾经被那位名叫莫洛托夫的外长警告。莫洛托夫说:“如果你们认为我们难打交道,那等你们遇上周恩来的时候再看吧!”
这句话给尼克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真正见到周总理之前,他对周总理一直怀着许多刻板的想象。
但是访问中国之行,当他见到真正的周总理时,却发现他并不是一个僵硬的谈判者。周总理在中美关系的谈判上表现的沉着冷静,有礼有节,从来不会提高调门,从来不敲桌子,也不会用终止谈判威胁,这些都给尼克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两次访问中国的基辛格,在回到美国后,曾经对尼克松说,周总理的谈判技巧一定会令他感到惊异。
这句话在两人的谈判桌上很快就体现了。
尼克松在与毛主席会见过后,就和周总理进行了中美双方的第一次全体会谈。在这次会谈上,周总理首先抛出了一个象征性的问题。
周总理对尼克松提起了两人握手的事情,他说杜勒斯不愿意这样做。
这看似是在说握手的事,实际上是在表达当时的美国不肯与中国关系正常化,而尼克松则表达了善意。周总理实际上是想要试探尼克松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决心。
周总理甚至还风趣幽默的提起了那时的事,说杜勒斯的助手史密斯不想直接拒绝握手,但是又不能反对杜勒斯的规矩,所以就用右手端起了咖啡。
右手端着咖啡,当然就不能用来握手了,所以史密斯用空着的左手握了一下周总理的手臂。
提起这件趣事,会议上的所有人都笑了起来,会议的气氛也轻松了下来。周总理和尼克松就以世界局势的变化作为切入点,开始了这次会谈。
当然,中国与美国的立场无疑是有很大的分歧的,尤其是对于台湾问题上面。当年会谈上的唇枪舌剑,想必是现在所难以想象的。
但周总理不但秉持着坚决的立场,在外交场合上表达出了顽强坚毅的性格,在许多问题上也有灵活的处理方式。
比如就“为什么不将废除‘美蒋条约’写在公报上”这件事,周总理就表示,如果坚持要写上这一条,美国方面就要加上保持“美蒋条约”的义务,但是,既然美方的军事设施都撤走了,“美蒋条约”实际上也就不存在了,额外增加这一条,对我方反而是不利的。
周总理在外交问题上表现出的敏锐与智慧,给尼克松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在会谈中表现出的礼仪与从容,也让尼克松十分钦佩。
在尼克松的宾馆进行会谈的时候,周总理曾说,尼克松楼上的餐厅里有一幅毛主席亲笔写的诗词,最后一句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在当时的国际局势下,尼克松访华是要冒风险的,但他承担这样的风险,也可以收获无限的优美风光。
听过周总理的比喻后,尼克松激动的说:“最成功的政治,比优美的散文更富有诗意。”
二次访华1976年,周总理逝世。尼克松在美国惊闻噩耗,立即决定要再次访问中国。抵达中国以后,负责接待他的是周总理的妻子邓颖超。
尼克松与邓颖超一一回忆4年前与周总理交往的经历,深情的感慨道:“我多么希望周总理还能迎接我!”
谈起对周总理的印象,尼克松说,他对周总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始终保持着坚定而不失礼的态度。
在与美国这样的与我国意识形态不同、曾经敌对的大国交往时,周总理依旧保持了平和与从容,尼克松认为,他越是手里有硬牌,讲起话来越是平和。这样的镇定得益于他的锻炼和阅历,也反映了他的成熟与自信。
尼克松甚至还说,在和苏联的领导人交往时,他发现苏联的领导人一定要在助手面前展现威严,但周总理从不这样。
周总理生前曾经与自己一生的伴侣,也是自己的革命战友邓颖超约定,无论谁先离世,活着的人都要为对方操办后事。这个操办后事,指的就是要实行火葬,并且将骨灰撒到祖国的江河湖海。
尼克松得知了周总理的遗愿和后事的处理,他对邓颖超说:“周恩来是一个不需要用纪念碑来纪念的人物,人类的历史学家一定会把他的名字永远留在书中。”
在与周总理秘书的交谈中尼克松得知总理后来每天的工作时间高达18个小时,而4年前尼克松访华的时候,周总理已经罹患癌症。听到这样的消息,尼克松泪洒当场。
周总理千古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