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里运河文化长廊,京杭运河中最早一段,这里遍地是古迹

落榜进士 2024-02-05 12:28:40

想体验淮安这座“水城”的秀美风光和绝美风情,里运河文化长廊景区是个非常推荐的好去处。

淮安里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中段,也是中国大运河最早开凿的河段。里运河全长32公里,沿岸自然风光自不用说,一路上诸多古朴建筑低调地彰显着这里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

沿运河漫步也可,乘船游览更佳。乘坐画舫或龙船一路向前,两岸风光尽收眼底,石牌坊、碑刻、船坞、水闸等古迹韵味十足。夜晚的景区亮起灯火,璀璨辉煌,美丽又梦幻。

“清江闸”建于明朝永乐十三年即1415年,是运河上现存古老的石闸。明清时期,这座石闸只有运粮漕艘和三品以上朝廷大员的官船可在规定月份过闸,其它北上的船只在此只能上岸改雇车马陆行,因此有了“南船北马,舍舟登陆”的说法。

虽然远离北方政治权利中心,近600年里,却也有三位皇帝的龙舟从此而过——明武宗正德帝朱厚照和康熙、乾隆祖孙俩,可见这座石闸的“尊贵”身份。

淮安气质独特,一方面充满历史韵味,一方面又不少现代都市的活力。沿运河漫步,隔岸就能看到秀丽挺拔的国师塔,与不远处的现代化的建筑相映生辉。

朱红色的清江浦楼位于景区中洲岛上,飞檐翘角,巍峨壮观,楼阁特意打造成仿古样式,和周围的景观融为一体,登楼远眺,可以俯瞰景区全貌,观赏到运河远远近近的风光。

楼内复原了乾隆南巡错题 “清江浦”的场景。据说乾隆对清江浦楼牌匾上的字不太满意,便重写了三字。因刚喝过酒,“浦”的一点写错了位置,官员打圆场道:“万岁爷最后一点可谓画龙点睛,将一水点在一横之下,意味着水再也不会没过堤坝,永不发洪水。”乾隆帝顺势说:“朕正是此意!”随即命人将字裱起挂在楼上,沿用至今。

一路上经过楼阁、庙宇、古闸、古桥、码头,每一处古迹都记录着一段历史故事,都见证着淮安作为安“运河之都”曾有的“盐帆飘展漕运盛”的繁华景象。

国师塔为景区内标志性建筑,是为了纪念顺治皇帝的老师玉琳国师所建。玉琳国师是江苏江阴人,曾被顺治帝赐号“大觉禅师”,后晋封“大觉普济能仁国师”,声誉日隆时急流勇退,辞归山林,一生经历相当有传奇色彩。

里运河,见证了千余年来淮安漕运文化的兴衰,这里有小桥流水的“淮安之美”,也有舟来船往的“运河之盛”。“运河三千里,最忆清江浦”,来淮安旅游,里运河文化长廊景区值得一游。

0 阅读:23

落榜进士

简介:旅行专家、摄影师、旅游杂志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