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很多家长或者考生信奉“冲”“稳”“保”三字原则,在选择学校时首先想的是“冲一冲”“跳一跳”。殊不知,这样有时候可能会造成滑档。
第一个案例,670分无缘清北复。2023年,山东某县状元高考成绩为670分,全省排名在1120到1217 位。
山东原本可以填报96个志愿,而他只填报了三所学校的志愿,志愿数远远不够,他的所有志愿集中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三所院校。
这个考生平时是630分的水平,这次考670分属于超常发挥了,这是多好的事情。可是,最后他滑档了,三所学校都没有录取他。
他可能想冲一冲梦校,结果没冲上去;也有可能他想复读,干脆填了不太可能录取自己的学校。要是前者,那就太冒失,且没给自己留后路。
第二个案例,文科655分从清华大学滑档到二本大学。想起20年前的填报高考志愿,这位陕西网友还是有些意难平。
2004年,她学文科,高考一举登上655分,全校最高分,全省排名在100位上下。她第一志愿是清华大学中文系,最后她以6分之差落榜清华大学。
她后面的几个志愿都没有录取她,最后她被补录到了北京的一个二本院校,这是一所知名的捡漏学校。
时间拉久了看人生,高考可能只是一件小事,但谁又能说得清呢?
这位考生说,当年滑档除了时代原因,自己也有很大原因,自己属于风险偏好型,当时觉得即使清华在陕西只招几个人,她也要坚定不移,后来她才知道自己太轻率了。
第三个案例,643分落榜“985”。2023年,江苏一个学生高考成绩为643分,这个成绩去年可以进很多“985”大学,比如山东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大学、哈工大威海等。他应该填报了更好的学校,结果滑档了。
后来他填报了征集志愿,被南京医科大学07专业组录取,这个专业组在首轮投档中的分数线只有603分。
填报志愿要慎重。有时候,“冲”危险系数太大,而“稳”才是上策。
大家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