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建房的百般纠结

鹰览天下事啊 2024-09-08 02:20:03

随着工业化、智能化、城镇化的诸化发展,农耕时代的家族特色日渐尘封历史,成为人们遥远的记忆。一辈子不出县城,数代人坚守一亩三分的自留地,祖祖辈辈靠土里刨食维持生计的家庭已为数寥寥。

虽说粮食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天大事宜,但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有效劳动力已告别曾经养育自己的黄土地,常年四季流落他乡,极力追逐着各自的财富梦想。

仔细观察,广大农村有这样一种家庭结构:➊家中高龄老人年龄已七八十岁,属于村里的留守老人。虽说年事已高,但因长期从事体力劳作,身体各项指标倒也无啥大碍,他们中的好多人仍旧日复一日地操持着地里的各种农活,任子孙后代百般劝说也绝不撒手农活。➋次高层中年人五六十岁,有当初学有所成鱼跃龙门的非农户口群体;有外出打工大有所为并在城里安家,只是逢年过节、邻里家有红白喜事时回家小住几天的;还有虽自己仍长期干着农活,但迫于子女婚姻门槛而在他乡城市贷款买房的。➌二三十岁的年轻一代,大多数都是一本二本三本的高等学府毕业,根本没人打算回到老家再侍弄庄稼“吃苦受累”的。找得心仪工作的人日子倒也过得风生水起;工作尚不趁心的人再不济也会选择滞留城市边继续踅摸边充电提升自身技能,反正坚决不离开机会多多的城里人生。

种种纷繁复杂的家庭情况必然衍生出老家建房的不同意图与烦扰——

一、两个宅基地一个待建

中年人两个儿子都有宅基地,以前竭尽全力供孩子上学并在某处城市置办婚房,村里的两个宅基地只完成了其中一个建房任务。➊两子成家各自生小孩后即便一年四季不多回村里,但偶尔有时回到村里,很显然住在一个院子里既不方便又容易产生矛盾与隔阂。➋两儿子各自城里的婚房贷款尚在偿还期,再加上疫情以来整个经济环境的持续低迷,入不敷出的家庭窘况已是社会性常态,根本无力考虑待建宅基地的住宅新建及装修。➌而且,随着物价及人工的持续走高,一个宅基地的造房成本也水涨船高,一旦开建,数十万元的建筑成本已是时代的必然。➍另外,即便高筑债台建好,儿子的小家庭一年四季回老家次数也屈指可数,建起一院房少说也得数十万的“血汗”银两,常年空置无疑会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

二、老人百年后不少宅院几陷废弃

事实上,九十年代以后出生的新生代,许多人基本上与农村老家完全断舍离,如若离开父辈的中间纽带,他们只怕根本不会主动再“回老家”。而且,家庭中的高龄老人一旦离世,承担纽带作用的中年人回老家的主观意愿也会日渐消退。

基于上述原因,是否在老家建房越来越成为许多中老年群体内心深处的纠结和困扰!

三、退休返乡的田园生活梦想

惬意的田园生活曾经是许多职场人退休前的理想愿景,在笔者看来,只是想一想而已!环顾周围,退休群体中,大多数人已因长期性的过度透支心力而被各类基础疾病缠身,基于一时冲动地抻抻筋骨倒也无妨,如若实打实地田间打理,只怕没几个人能坚持数日。

四、偶尔回家倒不如登记宾馆小住

假如新生代已定居城市,笔者以为纯粹没有必要投“巨资”将待建宅基地建起“闲置”。首先,可以大幅降低生活压力。一处宅基地的弃建就可省去数十万元的无谓开销。如若有合适的投资渠道,还极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不菲收益。其次,即便一年中回老家二十次,按平均三天计,登记宾馆的费用与建房费用相比,至少可以维持二三十年!

结语

对于已定居城市的新生代而言,到底该不该再在老家建房,答案已很明显。不知大伙还有何种妙招,欢迎评论区共同探讨!

1 阅读:85
评论列表
  • 2024-09-30 10:17

    总之一句话,城里有房,有闲钱没处用就建,如果城里没房,或者即使城里有房,但生活并不宽裕,那就没必要建了!

鹰览天下事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