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夜里总睡不好?做好这6点,睡个安稳觉!

我是佑佑 2024-03-28 02:05:23

良好的睡眠是孩子身体和智力发育的重要保障,睡不够,危害大——

如果睡不好、睡不够,会减少生长激素分泌,长不高❗无法集中精力、烦躁哭闹,甚至影响智力发育❗睡眠节律被打乱还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患病❗

今天是第24个世界睡眠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儿童睡眠相关问题,看看如何能让孩子睡个好觉!

婴幼儿睡眠模式与成人睡眠模式不同,但成人睡眠也是经过儿童期的睡眠模式不断发展变化而来。

新生儿的睡眠大部分不遵循昼夜循环,每次睡眠持续3-4小时;2-4月龄后,生理节律逐渐出现;6月龄后每天白天睡眠2-3次;出生9-12个月后每天白天睡眠2次;出生18个月后白天睡眠时间逐渐减少;约68%的儿童在4岁时停止午睡。

美国医学学会推荐的儿童最佳健康睡眠时间:

就寝问题和夜醒

就寝问题和夜醒是儿科门诊中家长常见的就诊主诉之一,我国6岁以下儿童发生率为30%~40%,可能会导致过度困倦、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及情绪问题等。

睡眠摇头

1岁半以内的孩子睡眠中可能会出现有规律地快速点头、左右摇摆头、头上下弹动等,多数为正常的发育现象,少数可能与不良环境刺激和神经精神疾病有关,如脑轻度损伤、与母亲分离、精神发育迟缓、孤独症等。

夜惊症

夜惊症常见于4-12岁儿童,多在入睡后的0.5-2h出现,表现为突然坐起、手腿舞动、尖叫、哭喊、眼睛圆睁、四肢紧张等,1分钟或数分钟后常能自行缓解并继续入睡。

梦魇症

指由噩梦引起的伴恐惧不安的发作性睡眠行为障碍,事后可详细回忆梦境内容,以3-6岁多见,半数以上始发于10岁前。

发作频繁时可影响睡眠质量,引起焦虑、抑郁及各种躯体不适等症状。

睡行症

睡行症,也称为梦游症,指在睡眠中出现的以行走为主的一系列复杂动作行为,醒后多不能回忆。

约15%的5岁-12岁儿童至少有过1次睡行的经历,在青春期后常自行消失,男童多见。

遗尿症

遗尿症指4岁后的儿童在夜间睡眠时不能控制排尿,或不能从睡眠中醒来自觉排尿,发病率约3%-10%。

>4岁的儿童每月在睡眠期间至少出现 2次不能自控的遗尿,>6岁的儿童每月至少1次遗尿,才考虑诊断遗尿症。

遗尿症可同时与某些躯体和精神疾病并存,如糖尿病、尿路感染等,及可能与其他类型睡眠障碍并存。

磨牙症

磨牙症发病率约5%-20%或更高,见于各种年龄,以青少年多见,频繁发作也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导致白日过度嗜睡,晨起常感到咬肌不适,并有颜面和躯体疼痛,或伴有牙齿、下颌关节乃至周围组织损害,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也较常见。

梦话

梦话,指睡眠中出现的自言自语,醒后不能回忆。

在儿童常见,可能与睡前过于兴奋、精神紧张、躯体不适和疾病 (如咽喉炎、发热 )等因素有关,也可由家族遗传因素所致,可与其他睡眠障碍共存,如睡行症、睡惊症等。

惊跳

惊跳,又称入睡前抽动、睡眠抽动,是在睡眠开始过程中躯体一侧或两侧突然发生短促的抽动发作。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患病率可达70%,目前病因不明,睡前摄入咖啡等兴奋性物质、剧烈运动、情感应激可能会增加惊跳的发作频率。

儿童睡眠障碍的治疗以行为治疗为主(举例见下表),主要包括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对家长进行宣传教育等。

父母的支持、鼓励和安慰对睡眠问题的解决相当重要,决不能粗暴地恐吓和惩罚。

目前缺乏药物在儿童中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方面的证据,只有在行为治疗无效的时候,才考虑短时间用药,对有基础疾病的患儿还需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要想帮助孩子获得良好的睡眠,家长们应重视孩子的睡眠保健,从孩子出生开始就有意识地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以提高睡眠质量。

总的来说,通过科学的喂养及睡眠管理的积极作用,随着儿童生长发育,大多数睡眠问题可改善甚至消失。

我国为指导儿童睡眠管理编订《0岁-5岁儿童睡眠卫生指南》,见下表:

总之,睡眠对于儿童来说尤为重要,睡眠障碍的危害不容小觑,家长朋友们要重视孩子的睡眠问题,成长过程中的睡眠问题大多数随着孩子的成长发育逐步减少和消失,若影响孩子成长及日间活动的睡眠问题,需到医院就诊,查找病因,帮助孩子获得良好的睡眠。

0 阅读:1

我是佑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