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房丫环一直站着伺候夫家,33年后丈夫大笑:你快坐下,一起吃饭

历史不惧孤 2024-05-28 19:43:06

1904年的一个中午,通房丫环李氏正站在饭桌前,娴熟地为丈夫和正妻布菜。

突然,管家闯进正厅,口中大喊:

“少爷中了!少爷中了!”

李氏听闻此言,仿佛被一道闪电击中,瞬间愣住了。

她的双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手中的筷子“啪”地一声掉落在地上!

正妻刚要开口责备李氏的失态,丈夫却大笑着起身,拉着李氏坐下:

“你快坐下,一起吃饭!”

不一会儿,欢快的锣声就敲到家里来了。

一大群人喜气洋洋地涌进了家门,纷纷拱手祝贺。

李氏终于从惊愕中回过神来,她的眼眶红了,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这一刻,她明白自己33年的苦日子,终于熬出头了!

01

李氏是河北省宛平县人,自幼饱尝孤苦贫困。

父母双亡后,她为了养活弟弟,到了一官宦人家当丫环。

1871年,这位官老爷携眷返乡,途中被杭州知府——谭钟麟盛邀到家中做客。

住了一段时间后,老爷启程回乡。

然而,在收拾行李的匆忙中,李氏失手打碎了一只贵重的花瓶。

她害怕被主人责罚,慌乱躲到了谭家的一张床铺下。

老爷找不到她,只好对谭钟麟说:

“如果找到了这个丫头,就留在谭府伺候你吧!”

就这样,李氏命运般地转做了谭府的婢女。

没过多久,谭钟麟奉命赴陕西任布政使。

正妻陈夫人因病无法随任,便让年轻的李氏,随行服侍谭钟麟。

从此,李氏以通房丫环的身份,跟着谭钟麟走遍各地。

谭延闿

02

1880年,李氏生下一子,取名谭延闿(kǎi)。

58岁的谭钟麟老年得子,喜笑颜开!

他一直把这个儿子带在身边,大力进行培养。

1891年,谭钟麟被清政府任命为吏部尚书,携眷迁居北京。

一天,帝师翁同龢(hé)登门拜访,读到11岁谭延闿的文章,他大呼其为“奇才”!

从此,谭钟麟对这个儿子越发看重。

然而,尽管他对谭延闿另眼相待,但他还是把李氏当作下人使唤。

哪怕,她给他生了3个儿子——延闿、恩闿、泽闿,却依然毫无家庭地位可言。

比如:

吃饭的时候,出身卑微的李氏没有与谭家人同桌而食的权利。

她只能侍立桌旁,为全家人盛菜添饭。

直到大家吃好,她才得以在杂厅里,与下人们一起吃剩菜。

母亲的苦楚,谭延闿自小便看在眼里,痛在心上!

他发誓,一定要努力读书、博取功名,让母亲真正翻身,过上应有的生活。

然而,李氏深明大义,她反复告诫儿子:

“我服侍你们的父亲走遍各地,久知做官的难处。我希望你们做一个有用的人,不希望你们仅仅为了一个好官职而奔波。”

而且,李氏处理事情识大体,不像一般人那样斤斤计较。

在谭钟麟决定分配家产给各个儿子时,她主动请求说:

“我只三个儿子,人口少,而长兄家人口众多,请分家产的十分之五给他。”

她的这番话,让谭钟麟感叹赞许不已,也让主母和嫡子对她刮目相看。

谭延闿

03

1904年,24岁的谭延闿高中第一名贡士,即所谓会元!

彼时,父亲谭钟麟年事已高,早已辞官,回到故乡湖南。

清代200余年来,湖南一直没有会元。

当谭延闿中了会元的消息传回家乡,一时间锣鼓喧天!

父老乡亲们与有荣焉,纷纷跟着报事人前来谭府祝贺。

管家远远望见那喜庆的人群,如一阵风般狂奔到正厅,向老爷报告了这一喜讯!

谭钟麟闻讯开怀大笑,他起身拉着李氏的手,向全家宣布:

“从今天开始,李氏夫人可以入正厅就座用膳。”

从此,李氏母凭子贵,告别了站着伺候夫家吃饭的日子,也在谭家正了名分。

这让谭延闿受到很大的震动,他越发坚定了提高母亲地位和威望的想法。

谭延闿

1909年,29岁的谭延闿,被推荐为湖南省谘议局议长。

在资助长沙明德学校的时候,谭延闿自称奉母亲之命而为,每次写信给明德学校的校长胡元倓,落款都是“慈卫生”。

1912年,32岁的谭延闿,当上了湖南省都督。

他被八抬大轿抬上湘督宝座,也是号称“奉母命出而维持秩序”,“以免地方糜烂”。

入民国后,谭延闿因为政事繁累、在家的日子少,便嘱咐妻子侍奉母亲。

早在15岁那年,谭延闿就迎娶了江西布政使方汝翼的女儿——方榕卿。

婚后,他坚守一夫一妻制,与妻子共育有2子4女,家庭和谐美满。

谭延闿坚决不纳妾,这背后的原因也是因为母亲——

他不愿让家庭里再出现一位可怜的小妾,重蹈他母亲的覆辙。

谭延闿

04

1916年,享了十多年福的李氏不幸病逝。

彼时,谭延闿第二次督湘,政局动荡。

但是,他不顾失去湘督“宝座”的代价,快马加鞭地赶回上海家中奔丧。

第二年,谭延闿扶灵迎葬长沙。

谭宅位于谭姓族祠的后进,灵柩出殡必须经过族祠出门。

按照族规,妾死后不能从族祠大门出殡,只能从侧门出。

可是,谭延闿坚持要让母亲从大门出殡。

族人不准,还挡在大门口:

“切莫坏了族规!”

谭延闿一气之下仰躺在棺盖上,大嚷着要与母同殡:

“今日我谭延闿死了,抬我出殡!”

这可是堂堂督军啊,族人吓得慌了手脚。

最终,他们不敢吱声,让出道路,李氏灵柩得以从族祠大门出殡。

李氏去世后,谭延闿深深地怀念母亲。

他在诗集中专门辟出一卷,为母亲写下《慈卫室诗草》,情感真挚动人,令人读之动容。

谭延闿 宋美龄

05

两年后,也就是1918年,谭延闿的妻子方榕卿也不幸病逝,年仅38岁。

临终之前,她留下遗言:

“希望夫君不要再婚娶,将几个孩子带好。”

谭延闿悲痛欲绝,发誓终生不续弦。

谭延闿平日里最爱美食,即使行军打仗,也不忘让伙房备好几担酒菜挑子跟在身后,以解馋肠。

然而,为了悼念亡妻,他竟在军中吃了100天清汤寡水的斋菜,对肉食避之如毒。

1920年,谭延闿因受赵恒惕的逼迫,第三次督湘失败。

被逐出湖南后,谭延闿投奔了孙中山。

1923年,孙中山在广州建立大元帅府,谭延闿当了内政部长。

一天,孙中山对手下说:

“谭延闿的妻子亡故已经很久了,应该续弦。你去告知我的意思,我把夫人的小妹宋美龄许配于他如何?我可以替他们牵线的。”

谭延闿得知此事,立马备了一份厚礼来到宋家。

他一进门就给宋美龄的母亲——倪桂珍叩了3个响头,直接拜她作干娘。

这样,宋美龄成了他的干妹妹,两人自然再无结婚的可能。

如此,谭延闿践行了对亡妻的承诺。

谭延闿女儿——谭祥全家福

06

往后余生,谭延闿一边忙于政务,一边教养子女。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母亲早年忍辱负重的经历,谭延闿对天下女子怀揣着深沉的同情与尊重,诚心诚意地支持妇女运动。

比如,在他担任武汉国民政府主席期间,他大力推动了一系列解放妇女的政策。

与此同时,母亲出身尴尬的惨淡经历,赋予了谭延闿善于自保、察言观色、善测风向、八面玲珑的处事智慧。

因此,无论时代如何变幻,他始终是政坛不倒翁,还博得了“水晶球”“八面观音”等诨号。

1930年9月,谭延闿突发脑出血,生命垂危。

在生命的最后日子,他放心不下几个孩子。

临终前,他郑重地把到了适婚年龄的三女儿谭祥,托付给宋美龄。

宋美龄不负所托,后为谭祥精心挑选了夫君——陈诚。

陈、谭婚后,夫妻恩爱,感情甚笃。

1930年9月22日,谭延闿在南京病逝,享年50岁。

如果撇开政治不谈,谭延闿的一生是事母至孝、对妻子忠贞不贰的典范。

他由母亲的遭遇推己及人,爱护妻子,体谅天下女子,这种品质在那个年代尤为难得。

如今时代变了,女性已能自立自强。

但谭延闿的故事依然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

当你最弱的时候,欺负你的人最多,也最容易受委屈;

当你变得强大时,整个世界都会对你和颜悦色!

参考书籍:《谭延闿的水晶球人生》——许顺富

0 阅读:2

历史不惧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