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宋美龄在美国去世,次日清晨,遗体就被裹着羊毛毯抬出公寓

茅舍品史 2023-08-15 18:08:41

2003年,106岁的宋美龄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家中逝世,第二天,她的遗体就被人从公寓里用毛毯裹着抬了出来,并匆匆下葬。为何宋美龄晚年会有如此遭遇呢?

国内多家媒体对宋美龄的逝世进行了报道。随着时代的进步,大陆对于抗战历史不再过多涉及意识形态领域,因此对于宋美龄抗战功绩给予了肯定。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宋美龄的逝世在美国并未引起太大关注,甚至没有隆重盛大的葬礼,相反却是草草了事,这不免让人感觉“人走茶凉”。

事实上,宋美龄晚年的这种遭遇在台湾早有端倪。最核心最本质的原因出在她与蒋经国的关系上。

众所周知,宋美龄并不是蒋介石的原配夫人,她是人们口中的“二婚”,更多是出于政治目的两人结的婚。而蒋经国是蒋介石原配夫人所生,与宋美龄之间只有母子名分,并没有血浓于水的亲情。

更关键的是,蒋经国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公子哥”“纨绔子弟”,他有着独立的思想和政治抱负。早在国民党即将垮台,父亲蒋介石派他到上海整治经济的时候,他就准备对宋美龄的娘家人动手。

当然,这并不是公报私仇,而是四大家族垄断了中国的经济,即使在国家即将分崩离析,彻底败退之时,依然不收手不收敛,强占民膏民脂,令百姓苦不堪言。

当时首当其冲的是宋美龄的亲外甥,亲姐姐宋霭龄与孔祥熙之子孔令侃。他仗着自己的家族势力在上海为非作歹,民愤极大,蒋经国对于这个亲表弟不徇私情,直接派人逮捕了他,并表示要“法办”。

宋美龄一生没有生育,没有自己的亲骨血,她将孔令侃视若己出,因此怎么可能让蒋经国如愿。在她的不停干涉下,蒋经国无奈做出妥协。但母子二人的嫌隙却是越拉越大。

蒋介石退居台湾之后,蒋经国在政治上迅速成长,逐渐被确定为接班人。而他在接班之后与宋美龄在许多“内政外交”的大事要事上,产生了许多分歧。

本来宋美龄已经不年轻,此时大可以过富足的生活,没有必要过问政治,可是她的性格不允许,即使蒋介石当政时期很多事情都要听她的,更何况现在一个毛头小伙呢?

宋美龄与蒋经国最大的分歧在于对美关系上。蒋经国的主要意思是台湾要独立发展,要增强经济和政治的自主性,而宋美龄则强调要事事唯美国马首是瞻,这样台湾安全才有保证,台湾才能不断发展。

两人的矛盾不可调和。蒋介石在世时,他们尚且能够保持面上相对“和谐”的母子关系。蒋介石一去世,这面子也无需继续保留了。

但无论如何,蒋经国已经接班,胳膊拧不过大腿,宋美龄一气之下去了美国,索性眼不见心不烦。

宋美龄这一走,蒋经国反而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毕竟父亲尸骨未寒,自己气走了母亲。他经常给宋美龄写信,表达生活上的关心,派人寄去不菲的生活费,并经常在一些重要事情上“虚心”请教。

蒋经国这谦逊的态度让宋美龄很是受用,她的气也渐渐消了。她后来再次回到台湾。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台湾政治早已今非昔比,李登辉的强势崛起令国民党优势地位不再。这种情况随着蒋经国的去世不可逆转,国民党彻底失去了统治权和话语权。

国民党掌权,人人尊称宋美龄为“国母”,她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极度富有。可是如今却门前冷落车马稀,宋美龄哪里受得了这种落差,她这次铁了心去定居美国,再也不回来了。

宋美龄生活极度精致,光各式各样的名贵旗袍就有100多件,她打包装入很多个大箱子,一起带到了美国。

国民党虽然失势,可是四大家族开枝散叶,后代巨多,他们拥有巨大的财富,经常慷慨的“孝敬”宋美龄。而且宋美龄带走了很多奇珍异宝及古玩字画,哪一件都是价值连城,因此在美国保持奢侈的生活完全不在话下。

宋美龄居住在纽约曼哈顿的一个高级公寓里,第九层第十层完全就是她的私人财产。她居住在十层一个大卧室里,只有护士长、私人保健医生、贴身保姆等最亲近的人才住在十层,其他的下人都住在九层,平时没有特殊情况不得上十层。

同样身在纽约的外甥女孔令仪成为宋美龄晚年的精神寄托和最大依靠,她时不时来看望姨妈,陪她聊天,给予生活上必要的照料。

事实上,有这么多下人,很多事情不需要孔令仪亲力亲为,她是专门为宋美龄营造家的感觉。

宋美龄始终过着上层社会的生活,虽然孤身一人,但晚宴、派对、沙龙等活动却不少,她也想着借这些活动真正打入纽约社会,可是逐渐发现人们现在只关注她身上的钱,而不是她本身。

当地时间2003年10月23日晚上11点左右,孤苦无依的宋美龄在睡梦中走完了她的一生,没有留下任何遗言,也没写下任何遗书之类的信件。与屋内安静肃穆的气氛相比,别墅外面倒是热闹非凡。

除了大量的保镖外,还有孔令仪早早请来维持秩序的美国警察,以及大量闻讯而来的记者。没过多久,记者们就看到宋美龄遗体被包裹在一块羊毛毯中,抬上了灵车。

几天后,宋美龄的追悼会在曼哈顿的圣巴托罗缪大教堂举行,之后,她的遗体被安放在葬着孔宋两家不少故人的纽约上州的芬克里夫公墓。草草结束的葬礼,可以说是她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3 阅读:1986

茅舍品史

简介:解读古今故事,品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