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师范学院外院学子三下乡:实践出真知,益心助乡村

资讯天天知 2022-07-20 16:41:35

(通讯员:罗惠文 周心语)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是五四青年开创的“走向社会,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是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针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必由之路。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7月9日-14日,长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于涪陵区义和街道建新社区及涪陵区义和镇临江村等地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该院“钩深索隐”乡村振兴促进团队全体成员在老师夏凡婷、邓巧的带领下积极参与。

青情课堂,筑梦启航

为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创新思维,“钩深索隐”乡村振兴青情支教组全体成员开展了以党史教育、英语绘本阅读、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兴趣四个方面为主题的支教课堂。

赓续红色精神,筑牢信仰之基。学党史能够让孩子们感悟到思想伟力。三天的课堂,从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到长征两万五千里,再到航天精神教育,孩子们深刻感受到党的丰功伟绩和伟大贡献,红色精神润入童心。同时,志愿者引导孩子们从现在做起,学党史、跟党走,牢固树立爱国爱党意识,这激励着孩子们不断学习党的光辉历史,赓续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做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棒人”而努力。通过开展支教活动,磨练了志愿者们的意志,从而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并很好地锻炼了在校大学生团队协作和管理能力,为今后的工作生活打下基础。

访扶贫带头人,争当时代新人

为更好的帮助青年了解扶贫工作,激励当代青年深入基层,7月11日上午,国情调研组在该院老师夏凡婷的带领下,前往涪陵区义和镇临江村对扶贫带头人李钰婷开展访谈活动。李钰婷是涪陵区石岭村人,于2016年从北京返乡,创办了重庆雄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她先后为两个村的60户144人提供了每年固定分红助力增收,并以“股份分红+务工收入”的产业扶贫模式,让当地更多群众获得实惠。2019年6月,李钰婷的企业获得了涪陵区人社局和扶贫办联合授牌,成为了“就业扶贫车间”;2020年5月,李钰婷开办的茨竹沟生态园被重庆市妇女联合会授牌“巾帼产业扶贫基地”,她个人也荣获了“重庆市巾帼建功标兵”称号;2020年6月,李钰婷被重庆市委宣传部评为重庆市“最美扶贫志愿者”。通过访谈,志愿者们了解到李钰婷老师返乡的初心是为了为家乡的脱贫攻坚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及她创业的艰辛与努力。此外,李钰婷还表示,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电商销售渠道,成立了电商中心服务站,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互联网+电商运营”的模式,将公司产品和当地村民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志愿者们纷纷表示,要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走访探民情,温暖众人心

为深入了解基层生活情况,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发展,7月12日-13日,“钩深索隐”乡村振兴促进团队全体成员在老师夏凡婷、邓巧的带领下,组织开展了走访慰问特殊家庭和居民农户活动。在走访残疾人高强家中时,他讲到:“因为国家政策,社区工作人员主动为我家修建厕所,并在家里生意难以经营的时候,政府补贴政策支持我的生活,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在了解其详细情况的基础上,志愿者们鼓励他保持积极的生活,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并嘱咐他要注意身体健康。

在走访种植水果的农户时,他们提到,是政府给予了鼓励、技术引导和政策支持,提高了他们的种植技术,增加了他们的收入,从而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在走访交流的过程中,加大了志愿者与社会的接触面,通过青年学子对基层的走访学习,加强了对乡村振兴事业的认知,增进了青年学子对基层的了解,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奉献青春、服务社会的热情。

身沁浓蜜乡间,采摘一颗香甜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弘扬辛勤劳动品德,体验瓜果采摘喜获丰收的喜悦,7月11日-12日该院于涪陵区义和镇临江村开展了暑期“三下乡”助农活动。7月11日,助农团的志愿者们前往临江村对当地的李子和羊肚菌进行调研。近年来,临江村坚持依托当地传统李果种植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效益农业,其中互梦生态农业园更是出类拔萃。负责人指出,为树立农业园的高质量品牌形象,园区只出售个头硕大且外表圆润光滑的一类果。园内员工采摘李子时也格外小心地保留了表皮的果霜,能够起到很好的保鲜作用。

在调研羊肚菌时,负责人向志愿者说明羊肚菌含多种药用成分,具有益肠胃、化痰理气之功效,所含有的丰富的营养成分更是为其它种类食用菌所不及,因此,它在市场上有着较好的前景。农业园根据羊肚菌本身的特性,加强技术研发和精细化栽培管理,保障产品质量和效益,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助农团成员们也用视频宣传的方式帮助果农采摘售卖李子、水蜜桃等水果,由线上负责人成立抖音账号,进行义和镇蜜桃脆李视频宣传售卖活动。此次助农活动让大学生具将所学知识运用在田间地头,推动乡村事业创新发展,主动融入乡村振兴。

联与志愿情,振兴乡村行

7月13日,涪陵区义和街道建新社区党支部书记陈显福对该院“钩深索隐” 乡村振兴促进团队全体成员开展了宣讲活动。陈书记讲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表达,是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加强自我社会主义价值观培养。此外,他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培养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同时,全员参与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该院“钩深索隐”实践团队在涪陵区义和街道建新社区从活动开展以来进行的各项活动中,积极助力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此,陈书记说到:一是表达对志愿团队的感谢,不论是面向孩子们的支教活动,还是各处走访调研活动等,展现了积极的志愿精神和对义和镇民众的关心;二是对志愿团队持以高度的认可和称赞。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和引导青年学生紧紧围绕“国之大者”深刻领会感悟为什么要推进乡村振兴、如何推进乡村振兴等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发动青年学生了解认知乡村,积极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帮助发展乡村产业,改善基础设施,美化乡村环境,提升乡风文明,促进乡村公共服务,讲好乡村振兴故事。

通过社会实践促进高等教育发展,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有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强和改进该院思想政治工作。通过社会实践,找到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的新路子,为该院意识形态工作注入活力。

0 阅读:23

资讯天天知

简介:每天发生的大事小事,新鲜事,资讯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