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鱼鱼~
我发现很多小时候总是被伤害、冷暴力的孩子,反而心特别软,无法在被伤害的时候反击,也无法争取自己的应有的权利。
所以每次他们的老好人行为背后,我就好像看到一个小朋友,期期艾艾,一颗心落空的窘迫与绝望。
而这种感受通常在他们成长过程中会如影随形,一旦他预测别人可能会“难过”时,实际上他的善意是因为自己的创伤体验被激活了。
因此他会感受到“对方很难过,就像自己以前那么难过,就应该做点什么。”
这算是一种“通感”,而这种“通感”一直扰乱着他们的生活(不是共情能力):
(1)过分关注他人的动机而非行为的结果。
比如说别人做了什么伤害你的事你无所谓,但只要他动机是好的,不是故意的,什么样的结果你都可以接受。
其实你并不是无所谓,而是你分不清自己的实际利益,所以别人怎么做都可以,你都能接受。
但事实上,分不清自己的实际利益就是最大的问题。
在你小的时候从来没有人坚定的告诉你,别人伤害了你是他们的问题。
所以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感受到伤害是可以反击的,可以拒绝的。
而更糟糕的是,那些人往往以爱之名行伤害你之事。
让你混淆了爱和伤害的边界,而无法接受正常的感情,认为被伤得越深,情绪起伏越大,越是爱的表现。
(2)不被爱的魔咒
不被爱的体验让你在潜意识里,总觉得自己是“不好的”“不值得”的人。
无论你客观上获得过什么样的成就,别人给你一点爱,一点关注,你都感激涕零。
假如正常的小孩在得到10分的爱的时候才会确认,这个是爱,就是你对我很好的感觉。
但你内心的信念会让你在感到2分,5分的时候就觉得他对我太好了,我要回报他20分。
正是低质量的、泥沙俱下的爱,让你无法在实际行为中“识别”爱的证据。
因为你没见过。所以你的识别机制总是偏向于“语言”,因为你认识“爱”“喜欢”这两词。
正是这种感受机制,往往会让你在友谊和爱情中筛选出那些吝啬的、又爱把付出挂在嘴边,喜欢索取的人。
最后,反而进一步强化了自己不值得被爱的信念。
无论是你现在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还是正在经历一段糟糕的感情、关系,不是因为你不值得,你不够好,所以你才会和一个差劲的人在一起。
而是因为你太好了,那些不会爱的,匮乏的人,才在一众血包中挑选出了最好的你。
*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往期内容:喜欢是评判,爱是撑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