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眼馋嫦娥样本!沃尔夫条款怎么办?美国:不妨碍中国分享样本

姿势分子knowledge 2024-06-09 10:40:33

嫦娥六号的样本还没带回地球,就已经有人开始惦记了!坐拥382公斤月球样本的美国,会不会向我国申请嫦娥六号的样本?

中国太开放,美国眼馋了

虽然美国还没开口,但国内很多人都觉得,这次开口是早晚的事,因为他们早就在旁敲侧击了。

我国对科学发展一直持开放的态度,比如此前嫦娥五号采集回来的1731克样本,就被分成了三份,一部分用于科研,一部分放在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展示,还有一部分专门用于向全世界合作共享。

据最新的消息,我国已经于近日完成了6批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的发放,累计向40家科研机构的114个科研团队发放月球样品258份,共计77.7克。

看到我国对外开放,美国当然也不甘落后,很多科学家纷纷申请我们的月球样本,想要展开他们的研究。据中国国家航天局对外公布的消息,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首次国际借用评审会议上,10份受评审的申请中,有5份都来自美国。

美国有样本,为何向我们要?

很多人会好奇:既然美国已经实现了载人登月,从月球表面集采了380多公斤的月球样本回地球,为何还要申请我国的样本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382千克看似很多,实则对于研究一颗星球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

除了数量之外,质量也成问题,因为这些样本仅仅来自几次登月任务,只能反映当地的地质变化。而月球的直径达到了3476公里,怎么可能只采集这么几处样本就能完全了解呢?

打个比方,大家就更清楚了:即便在地球上挖掘资源,美国尚且需要从我国进口稀土、从中东运输石油,我国也需要每年从国外进口各种各样的矿石,更别提遥远的月球了。

月球上不同的地点,经历过不同的地质变化,记录的是不同的月球历史,研究的成果自然也不一样。这也是为什么我国每一次探月的着陆点都各不相同,也不去美国载人登月的地方,因为那样属于重复工作,毫无意义。

事实也证明了这样探月的好处,因为对月球样本的分析结果表明,我们采集的月壤和美国确实有很大的不同。有人拿这个当美国登月造假的证据,那就是纯粹信口雌黄了。这就好比同样是中国,东北土地是黑的,南方土地发红是一样的道理。

尤其是我国嫦娥六号的月球样本,是来自月球背面,这可是全世界独一份。其他国家别说想把月背的样本带回来,他们想在那里着陆都做不到,嫦娥六号样本有多珍贵,相信大家这就清楚了。

所以,不论是美国还是其他国家,都会非常渴望得到这样的研究机会。美国科学家甚至也坦诚了他们对这份样本的浓厚兴趣:它来自“我们没接触过的区域”。

美国的“开放”和中国的开放

话说回来,美国科学家想要申请中国的月球样本,首先要过他们自己设置的一道关卡——沃尔夫条款。

沃尔夫条款是美国对《2011财年国防部及全年继续拨款法》的一项约束,简单说,就是美国宇航局获得拨款的任何项目,都不允许与中国有任何往来。这项条款经过随后几年的不断修订,如今已经成了定式。2021年,美国宇航局局长比尔·尼尔森甚至表示:支持国际空间站的沃尔夫条款永久化。

美国的技术封锁如今反倒坑了自己,任何接受美国宇航局资助的科学家,除非得到美国国会的批准,否则就不能和中国展开任何合作,包括对我国的月球样本进行研究。根据南华早报的报道,这5名科学家,都获得了美国宇航局的资助。

不过在这个问题上,美国宇航局有他们自己的说法。他们表示:嫦娥五号的样本有助于他们获得新的科学见解,这项研究属于特例,但其他项目的禁令依然有效。

我给大家翻译一下,就是说:中国想从美国宇航局获得技术或研究成果,没门;但中国有好东西,可以分享给美国宇航局。

这要是换了我,都不好意思张这个嘴。

没办法,谁让咱们中国太开放呢?宣称对外开放的美国,用沃尔夫条款对我国航天技术横加阻拦;反倒是被他们抹黑不开放的我国,在许多项目上都邀请世界其他国家参与。

比如嫦娥六号探测器,就携带了4个国外机构的科学载荷;未来的国际月球科研站,也邀请了俄罗斯、泰国、塞尔维亚等许多国家参与研究;500米口径的中国天眼望远镜,也向全世界天文学家敞开了大门。

正所谓“人善被人欺”,看到中国这么开放、这么好说话,难怪美国科学家开始惦记嫦娥五号的月球样本。随着嫦娥六号将月背的样本带回来,相信美国必然会更加眼馋。

天外来客也是外交“政客”

实际上,月球样本除了发挥科学价值之外,还时不时地客串一下政治角色。

大家最熟悉的,就是1978年,中美建交前夕,美国总统卡特的安全事务顾问布热津斯基把1克阿波罗样本赠送给我们,作为“国礼”。这1克月球样本中有一半保存在北京天文馆,另一半由我国科学家进行研究,并接连发表了14篇论文,可谓收获颇丰。

据美国媒体报道,该国一共对外送出了大约270份月球样本,可以说是相当“大方”。不过,由于早期赠送得不够正式,双方处置都不严谨,以至于其中差不多180份已经下落不明。

我国也不例外,在2022年2月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的时候,我国就向俄罗斯赠送了1.5克来自嫦娥五号的月球样本。次年,普京作为“回礼”,也将“月球-16”号任务带回的1.5克月球样本回赠给我们。

可以说,这些珍贵的天外来物,不仅是科研对象,也可以充当外交使节的角色,维持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当初美国把阿波罗样本送给我们,就带有政治目的;我国未来不论是否会把探月工程的月球样本赠予美国,也少不了政治考虑。

总而言之,我的观点始终都只有一个:相信国家,相信我国科学家。不论月壤给不给美国,都是针对当下对我们最有利的选择。就算是未来真的对美国敞开一部分大门,我们也相信,我国的收获一定比付出更多。

7 阅读:3743
评论列表
  • 2024-06-10 04:50

    美国各方面打压中国,中国就不分享给美国!

  • 2024-06-09 22:52

    美国没有你们想像的强大,纸老虎而已

  • 竹峋 16
    2024-06-10 08:55

    你们先把沃尔夫条款废掉再说,之后申请分享月壤。要排队审批的。

  • Fan 13
    2024-06-10 06:27

    现时的中美关系是不能给

  • 2024-06-10 10:01

    不给!特么的,不要脸,有本事自己去挖!

  • 2024-06-10 06:01

    不可能的事,要想要嫦娥样本,就必须废除沃尔夫条款。

  • 2024-06-10 11:30

    坚决不给美丽国!

  • 石头 13
    2024-06-11 10:35

    强盗抢惯了,看见啥都是它的。

  • 2024-06-10 12:11

    不分享

    静心尽力 回复:
    [点赞]
  • 2024-06-10 13:59

    意思是:只要美国佬想的就没条款,中国需要的,必须服从沃尔夫条款

  • 2024-06-10 09:28

    不要脸的美国政客!

  • 2024-06-11 10:31

    这不要脸的话说的。意思是我骂你,你不能骂我;我打你,你不能还手;我制载你,你不能反制;我封锁你,你必须与我分享。

  • 2024-06-11 10:48

    谁能证明美国登月不是造假的,老子当场自宫!

  • 2024-06-11 09:04

    小编真是低幼!我们眼馋哈勃吗?好奇的核电眼馋吗?美国是几次登月!眼馋吗?

    熟悉的陌生人 回复: 挥武者
    你这连中文都学不好的还开评论?
    挥武者 回复:
    你这认知还来评论?
  • 2024-06-10 11:08

    美国早六十年代末宇航员不是登上了月球了吗?难道他们是造假?这真是不攻自破了!

  • 2024-06-13 00:02

    月球土壤很重要吗???我认为不是,只要你没有能力登月,知道不知道有什么区别,美国政府很想同中国拿到月球土壤,其实就是变相的突破沃尔夫条款,如果美国政府修改沃尔夫条款,不等于打自己的脸吗?真正重要的是登月技术,美国这是准备同中国交流技术,弄月球土壤,这是第一步。

  • 2024-06-11 08:13

    说了半天是不是想给他们点!忘了他是怎么打压我们的!

  • 美国有啊!拿出来对比一下!怎么?不敢?

  • 2024-06-10 08:26

    病的不轻!

  • 2024-06-10 18:50

    来我家,让我给美国佬点土石,应该有几十亿年了的

  • 2024-06-10 09:21

    我赌会给

  • 2024-06-12 11:00

    美国差十万八千里

  • 2024-06-10 08:12

    美国佬认为不妨碍但我们认为妨碍

  • 2024-06-10 07:49

    你的成果给我,不受限制,我的不能给你分享。鬼子的霸凌嘴脸,显露无疑。

  • 2024-06-11 08:12

    作者通篇暗示要给美国月球土壤才能体现大国国际风度。

  • 2024-06-11 08:57

    单向通车

  • 2024-06-11 12:09

    之前觉得中国不行,不和中国玩,现在中国行了,厚脸皮来找

  • 2024-06-11 09:27

    搞笑吧,三百多公斤远远不够。我们这一千多克就多了?

  • 2024-06-11 13:07

    美国之前也给过中国,中国也给美国月球土壤,麻烦你查一下资料,不是全部人都是傻的,你自己傻就可以了

  • 2024-06-11 12:30

    美丽国想分享不是不可以,先向全世界宣布废弃沃尔夫条款,再拿五十亿美刀分享给我国科研机构,

姿势分子knowledge

简介:知识不会,只是姿势不对;科学凡此种种,用人话才能听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