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最受争议的人物,应该要算袁崇焕了。他如同一方棋盘上的奇异角色,有人称颂他为千古奇冤,有人则将其指责为大逆不道。然而,对于这个问题,需要从不同角度来审视。袁崇焕的名声或许因被凌迟而臭名昭著。但从他在历史舞台上的所作所为来看,他的死并不无道理,尽管这其中存在着一些曲折难辨的因由。
1、罪与功崇祯三年,正当袁崇焕在京城击溃皇太极的大军返回京城时,却被逮捕。魏忠贤一党列举了两项罪名:擅自与后金军约和及擅杀毛文龙。袁崇焕的死让人不禁感慨,民众似乎都对其死无所怨。然而,袁崇焕却确实赢得过一场胜仗,这种反差几乎难以在中国历史上找到类似的例子。尽管他的军事才华不容否认,但就其整体表现而言,不论在哪个朝代,他都难逃一死的命运。这其中的事情,不仅关乎崇祯皇帝的继位,还涉及到阉党、东林党、北方建奴的威胁,以及国内的叛军问题。
崇祯皇帝继位时,面临着四大隐患:阉党、东林党、北方建奴,以及国内叛军。任何一个隐患都可能导致国家灭亡,而崇祯皇帝却必须面对四重危机。他并不是王位的首选,却被迫接任皇位。在阉党、东林党的左右下,崇祯无法采取有效措施。而在这个危急时刻,袁崇焕站了出来,主张北上抗金。然而,北方的建奴问题不容小觑,袁崇焕似乎也在以自己的方式为国家出谋划策。
袁崇焕曾是善战的将领,他在天启年间下降了许多建奴。然而,崇祯执政后,他选择了修建坚固的城池,试图用这些城池来谈判。为了与满清和谈,袁崇焕以通敌为由,杀害了驻守皮岛的毛文龙。当时的局势让袁崇焕看起来是北方的一方之主。然而,他的固若金汤防线却像纸糊的一样脆弱,最终导致皇太极大军攻破京城门户。
2、可能不是奸臣,但肯定不是忠臣
袁崇焕的死是惨烈的,然而却并不冤枉。从袁崇焕的历史表现来看,他或许不足以被称为奸臣,但也难以被赞颂为忠臣。他斩杀毛文龙、私自与清军接触,无疑是触及了崇祯的逆鳞,将自己推向了一个难以辨别的境地。然而,在袁崇焕的忠臣形象之外,还存在着一个更加感人的故事,那就是佘明德的坚守传奇。
3、余家为袁崇焕守墓几百年
佘明德,一个为袁崇焕守墓的侍卫,他的忠诚与坚守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18代佘家,世代守护袁崇焕的坟墓,不为官、不回南方老家宗祠,这两条家训代代相传。数百年后的今天,无论是明朝还是清朝早已消逝,佘家人仍然在继续着这份责任。
1992年,佘家人终于凭借各方捐赠,完成了对袁崇焕墓的重修。清明节前夕,佘家人的故事在当地报纸上被广泛报道,吸引了许多人前来祭奠。然而,佘家人的坚守并不仅仅是对袁崇焕的尊敬,更是对历史的珍藏。
佘家人的执着引发了人们的不同看法。有人认为,这是古人诚信、忠孝的典范;有人则认为,时光已逝,守墓或许已经没有意义。也有人质疑袁崇焕的价值是否值得如此执着。然而,无论如何,佘家人的行为都值得我们肯定。他们所守护的不仅仅是袁崇焕的墓地,更是一个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传承。
尽管袁崇焕的功过难辨,但佘家人的行为却让人们为之感动。他们所传承的信念,如同一支永不熄灭的明灯,将袁崇焕与忠诚的精神融为一体。袁崇焕或许不再屹立在历史的前台,但佘家人的坚守却为他的名字增添了新的光辉。
一个爱忽悠的军阀,能力80,但是把自己吹成100,然后还擅杀大将毛文龙。该杀,但是杀的时机不对。
算不上奸臣,也不完全是忠臣,更像军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