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边境屯兵十万,为何双方都不撤军?菲律宾不敢打响南海争端的“第一枪”,想用“软对抗”对付中国?朝鲜导弹“瞄准”美国,关键时刻中国表态,拜登政府又要如何选择?
中印边境屯兵十万,印度需要主动对话避免冲突
自2020年6月份中印边境争端发生以来,时间已经过去三年半,时光流逝让很多人都已经不再关注中印边境争端,国际舆论也有了新的热点。
但时间却从未抚平中印两国之间的分歧,时至经历整整20轮军长级会谈之后,中印仍未就边境争端达成突破性进展,尤其是削减在边境部署兵力的重要目标,一直都处于僵持状态。
时至两国仍在实控线西段两侧分别部署超过五万兵力,这十万大军对垒所带来的军事风险随时都有可能让两国“擦枪走火”,使双方回到2020年的紧张态势。
印度国内的一些分析者就对这种风险感到十分担忧,著名智库机构卡内基印度中心在12月15日刊登了一篇卡内基印度非常驻高级研究员前印度驻华大使顾凯杰的评论报告,呼吁中印两国采取行动消除边境屯兵所带来的风险。
文中分析认为,中印两国之所以长期无法实现缩减边境兵力的目标,主要原因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双方都将关注重点放在了短期管控局势,而忽略了采取长期措施以降低风险,如果双方这样僵持下去,局面会对军事力量与基建能力更弱的印度不利。
因此,作者希望印度能够主动出手解决边境问题,防止中国利用自身的优势地位对印度形成“绞索战略”,让印度疲于保卫占领的领土,不断被动消耗自身实力,从而失去整个中印博弈的主动权。
而双方撤兵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先决条件是增强中印之间的政治互信,为此,印度要以重建政治互信为目标同中国展开接触。
文中还列举了一个政治互信解决边境对峙的经典案例,即中俄边境的相互撤兵。在苏联时代,中苏两国都在边境陈列重兵,但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通过与中国建立政治互信让双方在短期内都撤回了边境的军事部署,顾凯杰认为中印两国也可以复刻这一成功。
虽然中国和印度想要复制这种案例十分困难,但印度可以采取“三步走战略”来逐步缓解边境紧张。
第一步,先在拉达克建立一个“中立区”,双方都将主要兵力转移至当前对峙点的后方,将沿线兵力的部署维持在最低水平。
第二步,在“中立区”定期开展“协调巡逻”。
第三步,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再举行军长级会谈,共同确定拉达克东部以外的其他实控线沿线“中立区”,进而确定脱离接触或降级边境紧张的具体方案,
除此之外,中印还可以举办边境人员会议建立指挥部之间的热线电话扩大《中印边境协议条款》,寻求共同制定边境和平与安宁的新框架。
相较于印度国内主流舆论的狂热,这些分析论点与方案相对理性,而且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印度作为中印边境争议的主动方以及长期对峙中的弱势方,必然要主动做出改变,寻求解决中印边境争议,否则局势一定会如同顾凯杰分析的一样,向着对印度不利的方向发展。
而如果印度能主动改变当前的强硬态度,中印两国各退一步,边境局势温度必然能够降低,双方也可以以此为基础谋求一些长期缓和共识。
不过,这种各退一步划定中立安全区的缓和方式也存在着一定隐患,首先就是“中立区”的范围问题,如果印度主张将中立区大部分甚至全部划定在中国领土范围内,双方就不可能谈得拢。
其次,划定“中立区”颇有些冻结冲突的意味,如果未来印度国内矛盾激化,需要再次对外转移时,中印边境的问题肯定还会再翻出来。
更何况,现在的印度根本就没有主动改变强硬态度的意思。《印度快报》官网在12月18日就报道称,印军当前正在实控线调整兵力部署,以“重点应对中国”,这表明印度现在仍旧想要维持边境紧张,在印方主动做出改变之前,所谓的划定“中立区”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因此对中国来说,对话与陈兵边境的“双轨制”才是应对中印争端的最佳方案,中国不可能主动撤回部署在边境的军事力量,但同时也不能放弃与印度持续对话,只有印度主动放弃咄咄逼人的姿态,中印两国重建政治互信相互撤兵才能够正式被提上日程。
菲律宾不敢打第一枪,仅靠威逼能战胜中国吗?
除了中印边境之外,南海方向也是近期中国与周边国家边境争端的高温区域,只不过南海方向的争端要比中印边境争端更加危险,印度尚且知道在底线之前“刹车”,避免冲突真正爆发。但南海的主要挑衅者菲律宾却丝毫没有“刹车”迹象,一直在推动南海局势升温。
但在这个过程中,菲律宾却似乎并不愿意直接诱发一场南海冲突,而是始终以挑衅的方式强化自身在南海的行动,不断拉拢其他域外力量在舆论上支持自己。这让很多分析者认为,菲律宾不敢在南海开“第一枪”,而是希望以不断挑衅施压的方式“压垮”中国。
斯坦福大学国家安全创新中心负责监测南海海上活动的“海上之光”项目主任鲍威尔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他认为菲律宾方面正在采取一种所谓的“积极透明度战略”,拉拢更多国家在南海损害中国的声誉,而中国能在南海与菲律宾对峙多久,取决于中方能够忍受声誉受损多久。
同时他还分析认为,中国对这种“声誉受损”已经有所反应,因为中国近期在南海应对菲律宾挑衅的措施正变得愈发强硬,他推测中国希望通过“武力展示”的形式来应对菲律宾施压,让菲律宾压垮中国的策略失效。
这种论调是有一定现实依据的,从如今中国在自身领土周边构建起的区域举止/反介入能力来看,任何国家想要在中国周边开“第一枪”并打赢中国都是一件异常困难的事,菲律宾即便拉上美国,来共同对抗中国,只要主动开枪的是菲律宾,最终战争的结局一定是菲方战败。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在12月18日的一则视频采访中就分析指出,中国不可能在南海开“第一枪”,中菲在南海一旦擦枪走火,一定是菲方主动挑起,而菲律宾一旦开了“第一枪”,就不可能有开“第二枪”的机会,中方一定会在南海对其予以迎头痛击。
所以菲律宾为了避免这种惨败结局,才要以不断诋毁的方式损害中国国际声誉,让中国在长期舆论影响下不得不对菲律宾做出让步,从而以只挑衅不开战的方式赢得南海争端。
只不过,菲律宾这种幻想恐怕无法真正实现,因为对中菲两国在南海出现的种种争端,国际社会都看在眼里,究竟是谁主动挑起争端?谁在主动侵犯别国领土?各国都心知肚明,想要以造谣的方式来损害中国国际声誉是根本不可能的。
而只有菲律宾与美国这些小集团对中国进行国际舆论施压,没有足够多的国家站在菲律宾一边,菲律宾就不可能达成目的迫使中国让步。从一开始,这种施压战略就是没有基础的空中楼阁而已。
未来,南海岛礁的主权所属也不会产生任何变化,中国仍旧会坚定维护自身领土主权,菲律宾的一切野心,只会给菲律宾自己带来更多失败而已。
朝鲜导弹试射,暴露出美国战略失败
在南海局势不断紧张的同时,东亚局势也仍在不断升温。在12月18日早间,朝鲜就又试射了一枚远程弹道导弹,引发了全球的关注。
根据日本防卫省公布的遥感数据,这枚朝鲜弹道导弹飞行了大约73分钟,最高飞行高度超过6000公里,总飞行距离约1000公里,但由于其采用了高弹道发射的模式,射程被极大压缩,如果采取正常弹道发射,则潜在射程可以超过15000公里。
这意味着朝鲜在12月18日展示了自己对美国全境实施核打击的能力,再加上朝鲜17日时曾试射一枚针对日本的中近程弹道导弹,整个美国和日本都陷入了一场朝鲜导弹危机之中。
但这并不是朝鲜的一次主动挑衅,而是朝方对于美国不断加强半岛军事化的一次回应。在朝鲜国防部12月17日公布的一则声明中,就痛斥美国与韩国计划扩大联合演习,在朝鲜制造公开核对抗,此次导弹试射很可能就是斥责美韩之后的行动警告,告诉美国朝鲜有能力对美国及其盟友实施核打击,以遏制美国在朝鲜半岛的军事战略。
这种局面直接揭示出了美国一贯对朝鲜威慑与施压战略存在的重大缺陷。对于一些缺乏军事力量的小国来说,美国的这种战略也许能取得一定效果,但对于朝鲜这种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来说,一味地施压只会导致强烈反弹,最终甚至可能诱发一场影响全球的核大战。
这要求美国重新审视自己的战略,停止一意孤行的威慑施压,降低半岛的军事冲突风险,避免核战争真正爆发。
对此,作为周边利益攸关方的中国已经展现出了自己的大国担当,出面表态劝和半岛局势。
中国反对半岛局势升温,美国陷入两难之境
在12月17日中国外长王毅会见朝鲜外务省副相朴明浩后发布的会晤简报中,就表明中方愿意同朝方一道加强沟通协调,推动中朝友好合作关系持续发展,这相当于给朝鲜吃下了一颗“定心丸”,表明中方会在复杂国际局势环境中与朝鲜持续保持合作,共同稳定半岛局势,不让半岛局势向失控的方向发展。
朴明浩外相则表示,朝鲜愿意同中方一道巩固中朝兄弟友谊,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这相当于回应了中国的政治表态,给朝鲜试射导弹这种军事回应划定了界限,表明朝鲜只会以维护区域和平稳定为前提进行军事活动,不会主动挑起冲突。
由此,两国之间以政治共识形成了一股维护区域局势稳定的力量,共同抵抗外部搅乱东亚局势的企图,一同防止核冲突发生。
除了稳定朝鲜方面之外,中方还对美国表明态度并发出警告。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12月18日例行记者会上被问及朝鲜试射导弹相关问题时就表示,半岛局势错综复杂,军事威慑和压力只会加剧局势紧张,中方希望各方采取实际行动,推动政治解决,维护半岛和平稳定。
这就是在直接警告美国,不要再继续维持自己强势施压的姿态,否则在双方的威慑升级之下,局势只会愈发紧张,只有采取实际行动,以对话的方式推动半岛问题政治解决,才有可能让各方都全身而退。
如此一来,美国作为一个域外力量,就被自己推到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处境,如果继续加强遏制与威慑,导致冲突发生,美国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在朝鲜真正展现出打击美国本土的能力之后,拜登政府在美国国内舆论这一关也面临很大压力,继续在东亚展开自己的“核保护伞”,让战略核潜艇和核航母拜访韩国向朝鲜施压,就成了一个不明智的政治选项。
如果拜登能够意识到美国现在的处境,主动减少对东亚地区的施压,以对话的形式缓和半岛局势,则美国仍有机会参与半岛博弈。而若是拜登一意孤行,在内外压力下,他极有可能会输掉2024大选。
现在,选择权在拜登自己的手中,是避免一场核战争,还是继续推动半岛局势失控,拜登需要深思熟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