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他临终说:若后代出高人,一定要杀,不然必造反,果然应验

玮宏看历史 2023-12-27 23:52:03

在古老的唐朝历史中,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家族悲剧。

它始于一个临终的预言,终于一场血腥的政治风暴。这是关于徐家的故事,一个曾经显赫一时的家族,其命运却因一句遗言而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徐茂公,一位名垂青史的将军,临终前留下了一个令人不安的预言:“若后代出高人,一定要杀,不然必造反。”这句话如同悬在徐家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预示着未来的浩劫。

这个故事的线索,可以追溯到徐茂公的辉煌岁月。

他是一位传奇的将领,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邃的战略眼光为唐朝立下了赫赫战功。

然而,在他晚年的病榻上,这位一生战功赫赫的老将军却忧心忡忡,他的内心深处充满了对家族未来的担忧。

一、少年徐世勣:预言与梦想

徐世勣,字懋功,自幼被算命先生预言将来必成大器,这个预言在他心中激起了波澜。每当夜幕降临,村中的孩子们围着篝火听老人们讲述古老的英雄故事时,徐世勣总是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他知道,他的命运与众不同。

成长在乱世之中,徐世勣的童年并不轻松。

他的父亲是一位简朴的农夫,家境贫寒。每日黎明前,徐世勣便随父亲出门耕作。

尽管如此,他从不怨言,反而将这看作磨砺自己意志的机会。

田间劳作之余,他总是抓紧时间学习武艺和兵法。即便是在辛苦的农活中,徐世勣也经常练习手中的木剑,想象自己是一名大将军。

“懋功,你为何总是如此努力?”父亲有一天问道。

徐世勣回答:“父亲,我想要成为一个能够保护家园、荣耀祖国的人。”

徐世勣的母亲总是默默地支持着他,她知道儿子的志向非同寻常。

村里的人们也逐渐注意到了徐世勣不凡的才能,他们常说:“这孩子将来必定非凡。”

二、瓦岗军中的奋战

十七岁那年,徐世勣加入了瓦岗军,这一决定成为他人生转折点。

他迅速融入了这支部队,与战友们共同生活、训练。徐世勣不仅在武艺上天赋异禀,更有着超凡的军事头脑,他对战术的理解和应用远超同龄人。

在一次激烈的训练之后,战士们围坐在营火旁休息。

火光映照着他们坚毅的面庞,大家都筋疲力尽,但眼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徐世勣站起身,望着远方的星空,深情地说道:“兄弟们,未来我们要共创辉煌,名垂青史!”他的话语,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战友们疲惫却坚定的眼神。

“徐兄,你的志向高远,我们愿随你左右。”一位身材魁梧的战士回应道。

“我相信,只要我们心志坚定,没有什么是我们做不到的。”徐世勣坚定地回答。

在瓦岗军中,徐世勣的表现异常出色。

他不仅在战斗中表现勇敢,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始终维护着严谨的纪律。

他常常在黎明前起床,开始自己的剑术训练。

当别人还在沉睡时,他已经汗流浃背。

这种刻苦和执着,让他在部队中获得了极高的声望。

一次,徐世勣在一场对抗演习中展现出了他的战术天赋。

面对强大的对手,他巧妙地调整战术,指挥部队以少胜多。

这场胜利不仅增强了部队的士气,也让徐世勣在部队中的地位水涨船高。

演习后,一位年长的将军来到他的面前,赞赏地说:“年轻人,你的将来不可限量。”

徐世勣微微一笑,谦虚回答:“将军过誉了,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

在徐世勣的影响下,瓦岗军的战斗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他不仅教授战友们战术和武艺,还经常与他们共同研讨兵法。

每当深夜,营帐里常常传来他们讨论的声音。

徐世勣的才华和领导力逐渐显现,他成为了部队中不可或缺的灵魂人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徐世勣的名声也在军中传开。

很多年轻战士都视他为榜样,甚至有些人专程从远方来到瓦岗军,只为能见识徐世勣的风采。

他们聚集在徐世勣的周围,聆听他讲述战场的经验和对军事的见解。

三、辽东征战:战略与智慧

乾封二年,徐世勣作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的身份,带领唐军出征高丽。

他深知这次征战的重要性,不仅关乎唐朝的威望,更关乎他个人军事生涯的巅峰。

在出征前的日夜里,徐世勣沉浸在战略规划中,他翻阅大量兵书,反复研究唐太宗亲征高丽时的失败原因。

辽东前线的气氛紧张而庄严,士兵们忙碌着准备战事。

徐世勣的帐篷里灯火通明,地图和兵书铺满了桌面。

他的眉头紧锁,思考着每一个可能的战术变化。

他知道,这次征战不仅是一场军事对抗,更是智力和意志的较量。

在一次战前会议上,徐世勣站在地图前,面对众多将领,他的眼神坚定而深邃。他清晰地说道:“我们必须突破敌人的防线,深入其心腹地带。”他的声音冷静而有力,充满了不容置疑的自信。

“大总管,这将是一场艰难的战斗。”一位将领忧心忡忡地说。

徐世勣回答:“正因为艰难,我们才能显示唐军的不凡。”

这一战略调整立即在唐军中引起了轰动。

徐世勣不仅关注大局,还亲自下到士兵中间,检查装备,鼓励士气。

他的每一次巡视都给士兵们带来了巨大的鼓舞。

徐世勣知道,士兵的士气和信心同样重要。

战斗爆发时,徐世勣身先士卒,亲自指挥前线。

唐军在他的带领下,如猛虎下山般攻破了敌军的多道防线,深入敌人腹地。

每一次胜利,都让唐军的士气更加高昂。

徐世勣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和精准指挥,让他赢得了士兵们深厚的敬爱和信任。

在一次夜袭行动前,徐世勣召集了他的副将和几位精英士兵,他们围坐在地图旁,策划着行动。

徐世勣指着地图上的关键位置,低声说:“这将是一次决定性的行动,我们必须一举突破。”

士兵们听着徐世勣的计划,眼中闪烁着斗志。

夜袭行动取得了巨大成功,唐军在徐世勣的带领下,像一把锋利的剑,直插敌军心脏。

四、凯旋归来:荣耀与晚年

徐世勣凯旋归来时,京师沸腾了。街道两旁挤满了欢呼的人群,他们挥舞着彩旗,抛洒着花瓣,为这位英雄的归来献上最热烈的欢迎。

徐世勣骑在马上,穿着战袍,满身的荣耀与尊严。

他的脸上虽然写着疲惫,但眼神依旧坚毅。

走进皇城,皇帝亲自出迎,为徐世勣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在皇帝的赞誉声中,徐世勣微微低头,谦逊地表示感谢。

他知道,这一切荣耀不仅仅是对自己的认可,更是对他那些在战场上英勇牺牲的战士们的致敬。

然而,胜利和荣耀的背后,是徐世勣身体的逐渐衰退。

他的身体在多年的征战中遭受了极大的损耗。

回到家中后,徐世勣的健康状况日益恶化,他常常困顿在病榻上,连日夜都难以安眠。在这样的时刻,他思考的不再是战争,而是家族的未来。

一天,徐世勣在病榻上对自己的亲信说:“若后代出高人,一定要杀,不然必造反。”这句话透露出他对家族未来的深切忧虑。

他的亲信听后,面露难色,回应道:“大将军,您的后代将会铭记您的教诲。”

徐世勣轻轻叹息,眼中流露出深深的忧虑:“我只希望他们能够安稳,不要重蹈我的覆辙。”

尽管身体日渐衰弱,徐世勣的心依然关注着国家和家族的未来。

他时常召见他的子孙,给予他们教诲和指导,希望他们能够领悟到责任与担当的重要性。

徐世勣晚年的日子里,他不再是那个英勇无畏的将军,而是一个深思熟虑的长者。他经常在院子里慢慢散步,回顾着自己的一生。

他对战争和权力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反思,认识到了和平与稳定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五、徐家的命运:预言成真

徐世勣去世后,他的家族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

他的去世不仅意味着一位伟大将领的陨落,更预示着徐家未来可能面临的风波。

徐世勣生前的预言在家族中传为低语,但很少有人真正理解其深意。

徐世勣的孙子徐敬业,性格与其祖父截然不同。

他年轻气盛,怀抱着改变天下的雄心。

在武则天的统治下,徐敬业感受到了政治上的压迫和不满,这最终促使他起兵反抗。

然而,与祖父徐世勣的军事天赋相比,徐敬业在战略布局和军事指挥上显得稚嫩许多。

徐敬业的起义很快被武则天的军队所镇压,他本人也在战斗中不幸身亡。

消息传来,徐家的族人感到震惊和恐惧。

徐世勣生前所担忧的家族悲剧,似乎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武则天对徐家的报复是残酷而迅速的。

她派遣军队对徐家进行了严厉的打击,许多无辜的徐家成员都遭受了牵连。

在一次家族聚会上,家族中的长者们无不心怀忧愁,他们感叹着徐世勣的预见:“若是先祖在世,也许不会有今日之祸。”

这场聚会在沉重和恐惧的氛围中结束。徐家的成员们彼此告别,不知道这是否是最后一次见面。

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恐惧。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徐家的处境变得愈发艰难。

武则天的报复并未就此停止。

徐家的产业被查封,许多家族成员被迫离开家乡,四散逃亡。

这段时间,徐家历史上最为昏暗和痛苦的一页被永久地镌刻下来。

徐世勣的预言成为了家族的一个无法忘却的警示。

他们意识到,政治斗争的残酷和无情。

徐世勣生前的辉煌与荣耀,在家族的悲剧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参考资料:

刘惠敏.论徐敬业起兵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一场政治斗争[J].河南社会科学,2002,10(4):141-142

0 阅读:38

玮宏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