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经济大势是继续摆脱疫情的惯性影响而努力上行,从半年期全国及各省市的GDP增势来看,虽然上行压力犹在但整体经济是有明显回升的。然而当看到前6月国内各地区的财税收入走向时又产生迷惑了,同比增速大多很惨淡,它号称是经济运行晴雨表,怎么与整体经济状况不适配了呢?
可能有些人由此对财税与GDP的关联度表示怀疑了,但并没这么简单,大多数省市财税下行是有多重原因所致的,不能粗暴理解。
先带着大家来了解下一般预算收入规模前十省市在今年上半年的运行状况吧,确实整体走势非常一般的,应是国内经济实力与复苏能力都在最前列的这些地区居然无一同比名义增幅能超过5%的,而且还有好几个是下跌状态。
其中广东、浙江这两强省就分别有1.2%与0.6%的跌幅,虽然都只是微跌,但与整体经济在回升复苏态势、两省的GDP走势相比,确实是很不协调的;河南省更是有5%的下滑,其预算收入因此也降至2500多亿而被河北所超、只能排名第9位了。
而在那些能保持增长的省市中,山东省的3.7%同比增幅已是最高,北京与四川略高于3%也在前列了,像江苏、上海、福建等省市都只有2%左右的名义增长。
而且以上只是全口径预算收入的增势状况,如果看它们的其中税收走向要更为惨淡,大部分都处于下跌状态的,像江苏跌幅就有5%以上要比广东、浙江跌得更多一些,各省市上半年的非税收入增加较多而拉动了整体预算收入的增速而已。那么问题来了,为何会是这样呢?难道财税收入不能反映经济运行状况了吗?
如果不仔细分析,只是粗暴看表面数据走向确实可能会有这样的错觉产生,但要记得财税的基础就是产业效益,而GDP是增加值同样是与产业效益密切相关的。那么为何上半年各省市的预算收入与GDP的走势会有如此大偏差呢?
首先高度相关并非就是1比1的关系,GDP的核算中还有薪酬、折旧是相关的,以及一部分与财税无关的非盈利增加值,因此财税与GDP只能是在增长趋势上是相近的,而且还需要一个较长时期内观察才是,因短期内会有各类因素左右财税收入高低的。
而近几年本就处于相对不正常的阶段,疫情开始后国家为保障企业生存而推出了一系列税收优惠减免措施且持续到今年还在发挥着作用,这些对各地企业维持生产、稳定就业等是有帮助的,但对账面上的财税收入却是有较大影响。
以公布了具体数据走向的浙江省为例吧,上半年它的税收同比下降了4%以上,但要是剔除缓税等各类因素后可比却是有6%左右的增幅的,而后一项增速才是反映实际经济状况的,缓税、减免等与经济运行关联并不大,这么说大家能理解吧?
其他各省市大多也是此类状况的,预算收入内税收的可比增速大多都能较稳定上行的,没有同比增速那么惨淡。当然今年以来因PPI、CPI都是在低位运行,因此对企业效益提升的影响也是比较显著的,从而也影响了财税收入增速不少。
所以我们要看到困难、分析困难,但也不能盲目只看表面数据就粗暴断论,大家说是吧?最后来看下十强省市上半年的预算收入运行情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