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的诗《秋夜对雨寄石翁寺二秀才》写出了一种看不见的寂寥感受

长安听雨 2023-01-09 14:29:55

王建(约767—约830),字仲初,关辅(今陕西)人。出身寒微。大历十年进士。授渭南尉,调昭应县丞,长期沉沦下僚,晚年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后归居成阳原。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所作《宫词》百首别具一格,在传统宫怨题材之外,又广泛地描绘宫中风物。今存《调笑令》词四首,情韵凄怨悠长。有《王司马集》。

秋夜对雨寄石瓮寺二秀才

[唐]王建

夜山秋雨滴空廊,灯照堂前树叶光。

对坐读书终卷后,自披衣被扫僧房。

这首秋夜对雨诗,通过对看得见的众多物象地描写,表达了诗人心中看不见的情绪,即寂寥。

“夜山秋雨滴空廊”:入夜的空山此时特别安静,映入眼帘的只有夜山、秋雨、空廊,除了秋雨滴落的声音再也没有他物,雨从瓦片划过,滴答滴答,在夜山里格外幽静。一个“滴”字,生动传神地表达出一种漫长的过程,也暗藏着时间的转换。说明诗人因为内心的寂寥,已经“听雨”很长时间了。

“灯照堂前树叶光”:堂前的树叶被雨洗刷过,尽显翠绿本态,室内孤灯光亮照在叶片上,闪烁出别样的光。这个“照”字运用巧妙,不仅让诗人看到了“树叶光”,而且反映出“灯照堂前”的时间流淌。正是由于内心寂寥至极,才有闲情盯着树叶看得如此仔细,竟然看到了平常经常遇到而没有看到的境界。

“对坐读书终卷后”:沉睡的深山,经秋雨沐浴后不仅寂静,还有几分寒冷,诗人读完诗卷后,才回过神,披了件衣裳以抵御秋夜森冷。这个“对”字贴切而凄凉,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这个秋夜几乎一无所有,只能孤单寂寞地对坐秋雨、静读诗书。

“自披衣被扫僧房”:在山中深夜,夜山、秋雨、空廊、灯光、堂前、树叶是那么静谧,诗人孤独寂寞的背影是那么凄凉。一个“扫”字,道出了什么可以扫,什么不可以扫?看得见的僧房可以扫,而看不见的寂寥却难以扫除。诗人是想通过“扫”来排解寂寥,“扫”字却加深了寂寥感。在静谧无声的僧房里,听见的只有扫地的声音,把诗人寂寥的形象由此更加凸显了出来。

全诗语言简洁,情趣高雅,在描写看得见的场景中,营造出一种看不见的情绪。

8 阅读:1249
评论列表
  • 2023-02-22 12:03

    求雨》 二月二日龙抬头, 秧苗返青待水流。 吾盼天公知民苦, 莫叫春雨贵如油!

    长安听雨 回复:
    感谢欣赏和精彩点评!
  • 2023-02-22 19:59

    廊前雨水不停流,树叶光光院景秋。灯下读书眸累矣,僧房扫地夜悠悠。。七绝《读王建“秋夜对雨寄石瓮寺二秀才”共鸣》

    长安听雨 回复:
    感谢欣赏和精彩点评!
  • 2023-03-19 14:03

    说王建就是了,上个李商隐的图片干吗?

  • 2023-01-10 13:56

    夜深月明照回廊,庭院孤树叶落光,对坐静思三更后,只身独影入空房。

    长安听雨 回复:
    感谢欣赏和鼓励!
  • 2023-02-22 21:45

    世界第三理论

    长安听雨 回复:
    感谢欣赏和支持!
  • 2023-03-03 07:32

    长在京华作滞留,安全环境客人求。听完街上马车过,雨落梧桐声不休。。。七绝《赠长安听雨作者》

  • 2023-03-16 10:04

    倚枕读书总乏味,开窗顿觉风带香。

  • 2023-03-17 00:39

    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