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来北往:小宝身世曝光,马魁立功!为救马燕,汪新写信骗姚玉玲

楠楠谈电视剧 2024-02-11 17:13:53

汪新和马魁在火车上捡了一个弃婴,因为暂时联系不上孩子的爸妈,马魁就把孩子带回了家。

马燕本意是不想让这个孩子留下来的,自己白天上班、晚上复习,根本没时间和精力带。

而妈妈的身体又一直不好,马燕担心她会被累着。

但听妈妈讲了当年弟弟流产的事情,马燕又改变了主意,赶到福利院和爸爸马魁一起把孩子给带回来了家。

从此,这个孩子就被养在了马魁家,成为了马家的一员。

看懂马魁捡到这个孩子的时机,才懂这个孩子会成为改变马魁命运的人。

01 小宝改变马魁命运

先说说小宝的身世。

小宝是弃婴是毋庸置疑的,但不是被自己亲生父母丢弃的,而是被人贩子给丢弃的。

而那个人贩子应该和之前火车上拐走那个小男孩的是一伙人,就是李勤勤饰演的那个中年妇女。

人贩子把小宝偷走带到火车上准备转移走的时候,无意中发现小宝身上起了很多疹子。

人贩子不懂医术,以为小宝是得了什么大病。

但因为小宝是她拐来的,所以人贩子又不敢带小宝去医院。一旦去医院,医生肯定会盘问起病情,包括会问到一些很细的问题。比如饮食问题。

到时候不管人贩子怎么回答,都是很容易露馅的。

但如果不带小宝去医院,人贩子又害怕孩子会出现大问题。

而且小孩子不舒服就会一直哭闹,时间一长也会引来周围人的关注,到时候还是会暴露自己。

所以思前想后,最后就决定把小宝丢在火车上,营造出小宝被自己父母抛弃的样子。

这样的话,自己没有暴露的风险,小宝也能得到救治。

人贩子以为这样做是万无一失的,但其实这样做却无意中暴露了自己。

首先,小宝得的只是湿疹,大人只要带到医院去看一下就能查出来,而且也花不了什么钱。

如果带小宝的是自己父母,必然会先带小宝去医院看看,而不会连看都没有看就直接吓得把孩子给丢在了火车上。

其次,第一次火车上那个叫“涛儿”的小男孩被拐走的时候,李勤勤饰演的人贩子就在现场帮同伙打掩护。

也是因为她的掩护,才让孩子妈妈没有注意到有其他人跟着儿子进了厕所。

这个只要找到同一趟列车的乘客,包括那个小男孩的妈妈,很容易就指认出来。

而且如果那个涛儿妈妈也和倪大红一样,因为孩子丢了选择来火车上蹲守,那她很容易就会认出李勤勤。

最后的关键人物是倪大红饰演的那个眼神不太好的大爷。

马魁和汪新在车上捡到小宝的时候,倪大红饰演的大爷也闻出来了李勤勤这个人贩子身上的味道不一样。

他甚至还追下了车,只不过因为眼睛看不太清楚,下车后给跟丢了。

再结合倪大红一出场的时候,列车长对他的介绍,也是丢失孩子的受害人,而且也是在这趟车上。

把所有的线连起来,就会发现,小宝成为了抓住这个一直流窜在火车上的人贩子团伙的最重要线索。

而收留小宝的马魁,会成为破获这个人贩子集团的最大功臣。

马魁大概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一次善意之举,会为自己将来埋下来这么大一个伏笔。

除了助力马魁破获一个大案以外,小宝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弥补马魁心里的愧疚。

小宝之所以能够留在马魁家,主要是因为马魁妻子素芳。

但不幸的是,刚收留小宝没多久,素芳就被诊断为肺癌晚期。

根据医生的描述,素芳的日子应该不多了。

素芳自然知道马魁和马燕答应收留小宝是因为她,如今她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为了不连累马魁和马燕,多半会在临终留下遗言让他们把小宝送走。

但是对于马魁来说,他本来就一直对妻子心怀愧疚。

如今素芳离开了,小宝会成为马魁弥补愧疚的唯一缺口,所以马魁一定会把小宝给留下来的。

只不过马魁的工作性质,一旦留下小宝,会让他再辜负女儿马燕一次。

马魁大部分时间都在跟车,好几天才回一次家,如果小宝留下来,就会成为女儿马燕的负担。

马燕如果把时间都用来照顾小宝,自然就没有时间复习备考了。

再者,如果马燕考上大学离开了,那家里就只剩下马魁和小宝两个人了,马燕肯定是不放心的。

所以,最后肯定是马燕为了照顾小宝,彻底放弃了考大学。

单从这两件事来看,只能说马魁确实是一个很好的警察,但却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和父亲。

虽然马魁当年是被人冤枉的,但说到底还是他自己太冲动了,让别人有了可乘之机。

而家里人也因为马魁的遭遇,受到了很大的牵连。

02 汪新一封信解决三个问题

汪新和姚玉玲接触的时候,又被牛大力给发现了。

于是牛大力就私下去找了汪新,让他不要和自己抢姚玉玲。

汪新被牛大力刺激了,两个人就扭打在了一起,两人打得正起劲的时候,姚玉玲来了。

因为有点生牛大力的气,所以面对姚玉玲问为什么打架的时候,汪新就顺嘴跟姚玉玲说,牛大力看上了马燕,警告自己离马燕远一点。

姚玉玲一听牛大力看上了马燕,瞬间开心的不行,毕竟一下子少了一个情敌和不喜欢的追求者,简直是如有神助。

所以,姚玉玲立马就跟牛大力说,自己会帮忙撮合马燕和牛大力的。

汪新当时说这句话的时候,就是一时嘴巴快,说着好玩的。但事后回过头来一想,就会发现不对劲了。

先不说牛大力会怎么想,马燕才是最关键的。

汪新肯定是知道姚玉玲对自己的想法的,也看出来了姚玉玲有意无意在和马燕争风吃醋。

如今听到自己亲口说牛大力看上马燕了,按照姚玉玲的性格,不管是出于炫耀的目的,还是出于宣示主权的目的,她都有可能跑到马燕面前去胡说一通。

一旦马燕知道这话是从自己嘴里传出来的,马燕肯定是会生气的。

马燕生气还能哄一下,但如果让师父马魁知道了,一定会找自己算账的。

想到这些之后,汪新就开始为自己一时的心直口快找补救办法了。

而汪新最后想到的办法也很奇葩,就是利用匿名写信的方式,稳住姚玉玲和牛大力。

为什么说写信给姚玉玲和牛大力的是汪新呢,其实有好几个细节。

第一个细节,是关于收信的时间。

姚玉玲和牛大力是同一时间收到信的,他们收信的时间,刚好是卡在汪新口不择言说牛大力看上了马燕之后。

而汪新当时说这句话的时候,知道的只有姚玉玲和牛大力。

而且最关键的是,这句话影响到的人,只有牛大力和姚玉玲。

牛大力是着急自己被姚玉玲误会了,自己喜欢的不是马燕,而是姚玉玲;姚玉玲是高兴终于可以借着撮合牛大力,把牛大力打发去追马燕了。

第二个细节,是关于写信用的信纸。

牛大力和姚玉玲收到信的信纸上面都有铁路抬头,那说明这个人肯定是铁路职工。

大院里能够清楚知道牛大力和姚玉玲地址,且还知道他们之间的爱情关系的,还有文学素养的,本来也没有几个。

刚好,汪新就是其中之一。

第三个细节,是关于信件的内容。

在给牛大力的第一封信上,写的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这句话的意思太明显了,就是鼓励牛大力不要放弃追求姚玉玲。

其实牛大力之前一直都是非姚玉玲不可的,但是汪新在他面前提了马燕。

汪新害怕牛大力因为追不上姚玉玲就放弃了,改去追马燕了。

所以,汪新才会写“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借用诗句鼓励牛大力继续追求姚玉玲,不要轻易放弃。

至于汪新同时写信给姚玉玲,主要原因还是为了稳住姚玉玲。

姚玉玲收到信之后,肯定会觉得这信是汪新写的,她就更加沉迷于自以为是的“表白”里面了。

关于姚玉玲会认为信是汪新写的,其实还有一个细节。

街坊邻居都知道汪新他爸是院里文学水平最高的人,姚玉玲也不例外,所以姚玉玲收到信之后,很自然就会联想到汪新身上。

这样一来,姚玉玲自然就会觉得汪新已经是钟意自己的了,也就没有心思和时间去帮牛大力撮合了。

只要姚玉玲不去找马燕,就不会打扰到马燕的复习了,汪新也就放心了。

姚玉玲决定撮合牛大力和马燕的主要前提有三个。

第一个,是汪新对她的追求没有及时回应,没给他肯定答案,这让姚玉玲心里很没有底气;

第二个,是牛大力的苦苦追求,牛大力一直在追求姚玉玲。姚玉玲好几次都是找汪新帮忙解围的。

虽然汪新帮忙解围了,但也只是出于普通同事和街坊邻居的情义,而不是男朋友。

但现在不一样了,姚玉玲觉得自己得到了汪新的答案,两人关系有了突破性进展;

第三个,马燕这个情敌威胁性太大。

姚玉玲虽然有长相和住得近、再加上同事的优势,但说到底,还是抵不过马燕和汪新从小一起长大的情义。

马燕和汪新的同学情义,是姚玉玲取代不了的。

而且站在女人的角度看,姚玉玲当然看出来了马燕对汪新不仅仅是同学情义。

在汪新没有明确表态之前,姚玉玲多少是有点心虚的。

但现在,姚玉玲觉得那封信是汪新写给自己的,自然就有了底气,觉得自己赢了马燕。

汪新其实是聪明的,而且对牛大力和姚玉玲的性格都很了解,所以用一封信就轻松解决了三个问题。

既阻止了牛大力去认识马燕的可能性,还安抚了姚玉玲,让她暂时放弃了帮牛大力和马燕牵线的想法,最重要的是,还鼓励了牛大力继续去追求姚玉玲。

而这封信最坏的结果,就是姚玉玲继续展开对汪新的追求,故意在外人面前表现出一种和汪新关系确定了的效果。

但只要汪新不松口、保持分寸,姚玉玲也不敢做出太过分的事情。

即便姚玉玲最后拿出那封表白信,汪新也可以直接抵赖说那信不是他写的,是姚玉玲误会了。

写在最后

从已经播出的几集来看,马魁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警察,业务能力很强。

而且有个细节。

马魁第一天去单位报到的时候,领导叫他名字,他条件反射地答了一句“到”。

10年的牢狱生活,给马魁带来了许多改变,这声“到”是唯一一个负面的改变。

而剩下的那些改变,则都是非常正面的。比如马魁不再变得那么冲动,遇事学会权衡利弊,而不是闷头往上冲。

这大概也是马魁唯一欣慰的一点。

所以,能够做马魁的徒弟,汪新是真的占了很大的便宜。

汪新其实就是年轻时的马魁,有干劲、责任感强,但遇事容易冲动。

有了马魁这个师父的引导,汪新能走很多弯路,至少不会跟马魁一样吃那么大的亏。

9 阅读:4273
评论列表

楠楠谈电视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