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清光绪十年(1884年)农历七月初六,清廷下发了一道谕旨。
这道谕旨先是陈述了越南和大清延续多年的藩属关系,接着又列举了法国屡屡背信弃义挑起战火的事实,最后宣布对法国“大张挞伐、用以伸公论而顺人心”。
这就意味着,自去年十一月山西(越南地名)之战开始,已经持续了八个多月的中法战事,现在终于进入了正式宣战的阶段。
为了鼓舞人心、激发士气,清廷还在谕旨中宣布对黑旗军首领刘永福加封“记名提督”,并赏戴单眼花翎。
至此,曾经是“反贼”的刘永福终于正式成为了大清的官员。
02
宣战完了,下边就该制定总体的战争计划了。
就当时的整体战略局势来看,中法之间的战事主要分为海陆两个战场。
海上战场主要是围绕台湾北部地区展开,之前淮军名将刘铭传已经在基隆之战中重挫法军,取得胜利。
但法国舰队随后在马尾海战中全歼福建水师,完全取得了台湾海峡的制海权,这就使大清无法向台湾输送援军和军械,刘铭传只得孤军死守台湾;
陆上战场主要是在北圻(即越南北部)展开。
北黎之战后,驻谅山的清军奉命撤回国内,驻守中越边境镇南关一带。
而云贵总督岑毓英所率的滇军和刘永福的黑旗军仍驻防在中越边境的保胜(今越南老街),随时威胁山西、宣光、太原(越南地名)、兴化(越南地名)等战略要点。
总体来看,大清的长处在于兵力多、背靠本土作战、利于补充,短处在于陆军装备远不如法国、海军实力太弱、沿海防御压力很大;
法国的长处在于军队武器精良、训练有素、拥有强大的海军舰队,短处则在于远离本土作战,调兵困难,且北圻到处有越南义军反抗,极大牵制了法军兵力。
既然如此,清廷自然“扬长避短”,提出了“陆攻海守”的总体战略——
北圻方面,令署理(代理)广西巡抚潘鼎新率桂军主力出镇南关,重新占领谅山,准备夺占北宁,从东线威逼河内;
令岑毓英和刘永福率滇军和黑旗军主力出保胜,攻击法军在西线的战略据点——宣光,以牵制法军兵力,配合东线攻击北宁;
台湾方面,令刘铭传继续死守基隆,充分利用台湾自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尽可能拖住法军的力量,为沿海各地防御减轻压力;
沿海方面,令广东水师坚守珠江海口,以防法国舰队突袭广州;
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紧急赶往福州督办福建军务,以防法国舰队再次来袭;
令两江总督曾国荃出动南洋水师战舰巡弋南洋海面,并加强宁波的防务;
令直隶总督李鸿章出动北洋水师战舰巡弋渤海口,以防法国舰队突入渤海,威胁大沽口。
而在法国方面,同样也采取了“扬长避短”的战略:
充分发挥本方海军实力强大的优势,严密封锁台湾海峡,同时从北圻增调陆军前往台湾,打垮台湾的清军,从而达成占领台湾北部、迫使清政府接受赔款条件的目的。
至于北圻方面,则采取“西守东攻”的原则,西线以部分兵力死守宣光,牵制西线清军,集中主要兵力向东线谅山发起攻击,力图趁清军尚未完全集结之前击溃东线清军,占领谅山、威逼镇南关。
中法两国的战争机器都隆隆开动起来了,一场你攻我守、你来我往的大战首先在台湾拉开了序幕!
03
自六月间基隆之战大败法军后,刘铭传深知法国人绝不会善罢甘休,因此不敢怠慢,继续从台南调兵加强基隆的防务。
但由于台湾海峡已被法国舰队封锁,内地的援军和粮饷、军械都过不来,刘铭传只好“内部挖潜”,一边动员台湾本地士绅商民捐款助饷,一边鼓励台湾百姓组织义勇来弥补官军兵力的不足。
到了八月十二日,孤拔亲自指挥的法国舰队果然再次出现在基隆外海。
这一次来的可不是三艘了,而是八艘,陆战队也不是上次的四百人了,而是整整两千人!
鉴于上次基隆之战法军失利的教训,孤拔这一次决定采取分路进攻、分散清军兵力的战术——以利士比少将为西路,率战舰三艘和陆战队六百人进攻基隆以西的沪尾(位于今台湾新北市淡水区),自己亲率战舰五艘和陆战队一千余人为东路,主攻基隆。
八月十三日,法军在东西两路同时发起了进攻。
此时刘铭传的布防重点还是在基隆,他在基隆附近部署了四千余兵力,而在沪尾方向,因为之前没有被攻击过,因而只部署了一千多人。
结果两边同时打起来之后,刘铭传顿时陷入了两难之中——继续坚守基隆,则沪尾必失,沪尾若失,则基隆后路被切断;
去救沪尾,则基隆必失,法国人一旦占了基隆,凭台湾本身的军力再想把他们打出去就难了。
经过一夜的反复权衡,最终刘铭传在八月十四日做出决定:率领主力回援沪尾,基隆守军放弃阵地,收缩到基隆镇南面的狮球岭凭险据守。
为了不让法国人利用基隆煤矿的煤炭,刘铭传又下令紧急将基隆煤矿炸毁。
就这样,孤拔终于得以占领基隆。
占领基隆之后,孤拔马上向西路的利士比下达命令,让他立刻率军猛攻沪尾,自己则率军向西攻击,准备对刘铭传来个东西夹击,一举击溃清军,占领台北府。
利士比得到命令后马上指挥舰队对沪尾炮台进行猛烈炮击,将沪尾炮台基本摧毁。
此时守卫沪尾的是湘军名将孙开华,麾下除了有湘军部队,还有刘铭传增援给他的淮军部队以及台湾本地义勇,总兵力有四千人。
老孙判断,法国人炮火凶猛,死守炮台和他们对射不是办法,因而把主要兵力都隐蔽在沪尾沙滩后面的树林中,炮台只派少量兵力佯装守卫。
利士比果然上当,以为清军的抵抗力量已经被消灭,于是在八月二十日指挥六百多人的陆战队乘坐小艇在沙滩登陆,准备一举占领沪尾镇。
法军刚走到树林边缘,孙开华一声令下,清军和义勇纷纷呐喊着从树林中冲出,法军还来不及列队射击只能被迫转入白刃战。
这一下,法军的舰炮完全失去作用,而清军人多的优势则完全显露出来。
双方激战了一个多小时,利士比眼看越来越多的清军和义勇正在包抄法军的后路,只得下令赶紧撤退。
法军在沪尾的沙滩上狼奔豕突,拼命爬上登陆艇,慌乱中掉到海里淹死的就有三四十人,再加上战斗中被杀伤的,总伤亡达到了二百余人!
孤拔“东西夹击、直取台北”的美梦彻底破碎!
可是刘铭传得不到大陆的援军,光靠手里的兵力也很难把占领基隆的法军赶下海,于是双方只好继续对峙下去。
清廷方面当然也知道刘铭传的艰难,也是想尽办法要救援台湾。
当时的大清一共四支水师:福建水师已经在马尾海战中全军覆没,广东水师基本都是内河炮舰,无法跨海作战,具有出海作战能力的只有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
因此慈禧分别给李鸿章和曾国荃下旨,要他们迅速抽调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的主力舰船,组成援台舰队,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援军送上台湾岛!
李鸿章和曾国荃得旨后自然也是不敢怠慢,开始积极准备组建联合舰队。
可就在此时,大清藩属国朝鲜又出事了!
04
原来,朝鲜国内有一个名叫“开化党”的政治团体,他们不满朝鲜李氏王朝的腐朽昏庸,想效法日本搞维新变法,于是勾结日本,于十月十七日在汉城发动政变,挟持了朝鲜国王李熙。
日本方面闻讯后立刻准备出兵朝鲜,支援开化党。
朝鲜紧邻东北,对于大清的重要性可以说远胜于越南,因此大清绝不可能坐视朝鲜落入日本之手。
慈禧急令李鸿章派出淮军三千人赶赴朝鲜,为了防止日本可能在海上动武,李鸿章又把当时北洋水师的两艘主力巡洋舰——“超勇号”和“扬威号”(后来的“北洋八远”此时都还没入列)都派了出去。
这么一来,救援台湾的任务就只能由南洋水师独力承担了。
曾国荃深知,南洋水师战舰基本都是国产货,水平和法国战舰没法比,仓促出海只能是送人头。
因此决定先在上海对南洋水师主力战舰进行改装,加强火力和防护,然后才能派其出海。
海上暂时是指望不上了,现在慈禧只能寄希望于北圻的陆战能取得胜利,从而缓解台湾方面的压力。
可是,北圻方面传来的消息也很不乐观。
东路清军在潘鼎新统率下于八月初重新进占谅山,并且夺取了谅山以南的几个战略要点,逼近了北宁,西路清军在岑毓英和刘永福的统率下也于八月初出保胜,沿红河水陆并进,开始进围宣光。
法军新统帅波利耶在分析了形势后,认为宣光地形险要,能够固守,且黑旗军不好对付,仓促间无法击败他们,东线清军则是手下败将,比较好打,于是决定不管宣光方向,集中主力先打东线清军。
八月下旬,法军集中四千多兵力,分别向谅山的两个前沿阵地——郎甲和船头发起了进攻。
守郎甲的清军准备不足,结果被法军偷袭得手,伤亡七百多人,被迫后撤到谅山,守船头的清军虽然击败法军进攻,毙伤法军二百多人,但因为郎甲失陷,侧翼暴露,不得不放弃阵地,后撤到谅山固守。
东线失利的消息传到北京后,慈禧没想到桂军如此之菜,大怒,马上下旨,让两广总督张之洞从广东调出粤军增援谅山,让云贵总督岑毓英调出部分滇军归潘鼎新指挥,又让编练总办冯子材加紧编组二线部队,紧急赶赴越南,以增强兵力,保住谅山。
同时还下旨催促西线岑毓英赶紧发起对宣光的攻击,以牵制法军回援,减轻谅山的压力。
岑毓英得旨,不敢怠慢,马上把自己的大本营从保胜移营到了距离宣光仅十公里的文盘,靠前指挥全军围攻宣光城。
他根据手下军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以黑旗军承担攻城任务、滇军承担阻援任务的计划。
05
黑旗军原本在北宁之战后损失惨重,兵力锐减到了一千五百多人。
退回保胜休整的这半年多里,刘永福利用清廷下发的饷银和军械,又派人回云南和广西招募了不少新兵,使得黑旗军总兵力恢复到了三千七百多人,再加上滇军八千五百多人,清军围攻宣光的总兵力达到了一万二千多人。
而守城的法军只有区区六百多,理论上来说攻下宣光应该不是难事。
但理论归理论,现实归现实,宣光这地方其实一点都不好打。
宣光城位于红河的支流泸江岸边,依山傍水,法国人在城墙外面又挖了好几道壕沟,里面插满了削尖了的竹子。
而且城内有一座山丘,法国人将火炮架在山顶,居高临下,可以方便地射击城墙外四周的区域。
同时法国人又可以利用自己的舰艇优势,通过泸江向宣光城内运送兵员和物资。
而在清军这边呢,由于道路艰险,运输困难,因而前线缺乏重型火炮,地形上又是仰攻,火力对射非常不利。
水面上也没有舰船能阻挡法军舰队,因此阻援也很吃力。
就这样,岑毓英和刘永福一时也想不到好的攻城办法,只得加紧构筑工事,切断宣光的交通,做长期围困的准备。
十月初一,法军司令波利耶从河内发来了援兵五百余人,分乘舰船十余艘,溯泸江而上,进抵宣光郊外。
清军阻援部队拼死阻击,但法军火力太猛,又有炮舰助战,清军实在抵挡不住,毙伤法军一百多人后只得撤出了阵地,法国援军得以顺利进入宣光城。
岑毓英一听就急了!这下宣光城兵力达到上千人,可就更难打了!
他赶紧做出调整,调黑旗军代替滇军去承担阻援任务,而以滇军承担攻城任务,同时命唐景崧回滇桂边界一带招募新兵,以增加攻城兵力,确保战役取得胜利。
到了十一月中旬,唐景崧从后方带回来六千多人的新兵,加上云南后方又调来二千多人的二线部队,至此,岑毓英手上的兵力已经超过了二万人,他认为,可以对宣光发起进攻了。
06
腊月初十,清军首先对宣光城南的法军外围炮台发起进攻。
这个炮台由一个中心堡垒和三个外围小堡垒组成,外围还挖有壕沟并插满了竹签。
法军在中心堡垒内配备了3门轻型火炮,驻守兵力有三百多人。
由于宣光城西有山丘阻隔,城东城北紧挨着泸江,只有城南可以展开兵力攻城,因此城南炮台就成了双方必争之地。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伤亡,清军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战术——“滚草龙”:先在距离炮台较远的地方开始掘进坑道,以避免被法军枪炮杀伤,当坑道掘进到距离炮台较近的地方时,再用大量茅草的绑成“草龙”,由士兵推着“草龙”向前滚动,可以阻挡住大部分枪弹的杀伤。
腊月十五日,清军坑道掘进到了炮台前沿,清军士兵滚动着“草龙”冲出坑道,法军面对这奇特的战术手足无措,虽然拼命射击却收效不大,很快就让清军冲进了炮台,双方展开了白刃战。
宣光城内的法军一看形势不妙,马上出城支援,双方在炮台上杀得血流成河,最终清军人数优势发挥了作用,法军指挥官埃德蒙多少校眼看实在支撑不住,只得下令放弃炮台,撤回宣光城内。
这一天的恶战,清军伤亡五百余人,但也杀伤了法军二百余人,拿下了城南炮台,算是首战告捷。
岑毓英决心趁热打铁。
腊月二十七日,清军通过“掘地崩城”的战术,将宣光南城墙炸塌数丈,接着蜂拥而入。
没想到埃德蒙多早有准备,他集中了仅剩的3门火炮装填了霰弹,事先部署在了清军放迸的城墙附近。
清军冲进缺口时,3门火炮一起发射,霰弹打在密集的人群中,造成了巨大的杀伤,法军步兵再趁机冲上缺口,用排枪和刺刀猛烈反击,清军抵挡不住,只得后撤。
第一次强攻失败。
07
岑毓英总结教训,认为应该多挖几条地道,多崩出几个缺口,这样可以分散法军火力。
于是清军同时挖掘三条地道,在光绪十一年(1885年)正月初八同时引爆,炸开三个缺口,然后步兵冲入。
但是,埃德蒙多再次探测到了清军地道的位置,事先在可能被炸开的城墙处埋设了大量地雷,又把仅有的火炮和步兵都集中部署在各个缺口的位置上。
当清军炸开城墙之后,首先踩上地雷,接着又遭到霰弹和排枪的射击,死伤惨重,虽然清军指挥官拼命鼓励士兵向前冲锋,但血肉之躯终究敌不过枪炮,清军在付出重大伤亡后还是撤了下来。
不过,几场恶战下来,城内的法军损失也很大,只剩下了三四百人,而且对外通信和补给完全中断,法军只能把求援信塞进空酒瓶里扔进泸江,让酒瓶子顺流而下,用这种方式向下游的河内求援。
埃德蒙多感到灭亡的危险正在一步步临近,假如援军再不来,那么守城的法军必将在清军的下一次强攻中全部被消灭!
就在这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法军的援军赶到了!
原来,就在宣光被围攻的时候,法军统帅波利耶在河内等到了国内发来的六千援军。
至此,北圻的法军总数已经达到了一万八千人,此外还有六千多人的越南伪军。
波利耶知道宣光情况很危急,但他还是狠下心决定先不管宣光,集中兵力先打谅山的清军,待击溃谅山的清军后再掉头支援宣光。
腊月二十日,法军集中七千人的兵力,外加越南伪军三千多人,向谅山的清军发起了大规模进攻。
此时集结在谅山的清军兵力达到了六万多人,本来对法军是有很大优势的。
然而这六万清军却是派系林立、山头众多——作为总指挥的广西巡抚潘鼎新出自淮军、广西提督王德榜出自湘军、广西军务督办苏元春出自桂军,此外还有岑毓英派来支援的滇军和张之洞派来支援的粤军,他们彼此之间互相不服气,谁也指挥不动谁。
结果这仗一打起来,清军就乱了阵脚:苏元春被围攻,王德榜按兵不动;滇军血战,潘鼎新又不肯支援,派来支援的粤军甚至因为欠饷直接哗变……
战役结果可想而知——仅仅打了九天时间,六万清军就全线溃败,法军仅以五百余人的伤亡代价就占领了谅山,潘鼎新吓得连夜撒丫子狂奔了一百多公里逃入了镇南关。
08
占领谅山之后,波利耶立即下令以一部兵力继续追击清军,自己亲率法军三千人、越南伪军一千多人回援宣光。
正月十六日凌晨时分,法国援军抵达宣光东南的左育,碰上了在此阻援的黑旗军,一场血战就此展开!
法军首先用数十门火炮狂轰黑旗军阵地,将地表工事基本完全摧毁,接着派出越南伪军蜂拥而上,企图一举占领阵地。
没想到黑旗军早已构筑了地下工事,并未受到太大损失,越南伪军攻上来之后立刻遭到了黑旗军的猛烈射击,顿时伤亡惨重。
波利耶一看越南伪军受挫,又指挥法军上阵冲击,同时派出轻步兵绕到黑旗军阵地侧翼进行迂回包抄。没想到刘永福早就预料到这一手,事先已经在侧翼阵地埋下了大量地雷,法国人刚一进入雷区,黑旗军就引爆地雷,炸得法军血肉横飞。
仗打了整整一天,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黑旗军再次向法国人展现了他们顽强不屈的战斗意志和战斗能力。
但是,此时的黑旗军已经和过去不一样了——战前黑旗军虽然扩充到三千七百人,但作为战力核心的“黑旗老兄弟”已经只剩下了一千五百人,其余都是新补充的兵员,战斗力和意志远不如“黑旗老兄弟”。
而在正月十六日这一天的恶战中,“黑旗老兄弟”又伤亡惨重,刘永福能够依靠的力量正变得越来越少。
正月十七日,法军再次发起猛烈进攻,由黑旗新兵驻守的同章阵地终于抵挡不住,被法军攻陷。
刘永福此时手里的“黑旗老兄弟”只剩下了五六百人,再打下去只能是老本全部赔光。
加上他已经听说了谅山清军大败的消息,对战役的前景完全失去了信心,于是下令全军撤出左育。
这场血战,黑旗军伤亡一千多人,毙伤法军484人,光法国军官就毙伤了三十多人。
堪称黑旗军抗法以来杀敌最多的一次。
然而,战役的结果却以失败而告终。
岑毓英得知黑旗军撤出左育的消息后,直到这仗已经没有必要再打下去了,于是下令全军撤退。
持续了三个多月的宣光围城战终于落下了帷幕。
东线谅山失守,法军直逼镇南关;西线宣光不克,被迫撤军;刘铭传苦守台湾,孤立无援;黑旗军元气尽丧,再无战力……大清在中法战争中处处失利,完全陷入了被动之中。
就在这最灰暗的时刻,看似败局已定的中国突然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一举将战局扭转过来……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清史稿》、《清实录》、《清史列传》、《刘永福历史草》、《请缨日记》、《中法战争史料》、《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就鞑清那鸟样连刚果都能开凑过来签一份不平等条约
法国不胜而胜,清军不败而败
清军并非无能,无数热血男儿英勇牺牲无所畏惧,只是当年的武器实在太落后了……
法国太菜了,跟行将灭亡的清军都打的有来有回[笑着哭]
现在已经不流行打人了。就像美国佬对付德日韩一样。永远都要做美国的狗。让德日韩发展制造业,而美国佬久不久割一次韮菜,动不动就抽一下血。自己仅仅需要印钞就能躺平过着美滋滋的生活。[呲牙笑]
写的不错!能把历史写的这样吸引人!
满清怎么占的中原?不也是往死里打[抠鼻][抠鼻][抠鼻]
落后,同时你还不跪下,就会挨打。我们既不想跪下,更不想挨打,那就只好努力先进了。
既然落后就要被打,那我们应该记住打我们的国家,我们强大了必须把他们灭国,以绝后患
落后未必挨打 流氓肯定被殴
福建水师的死法,证明满清腐朽昏庸之程度。
胡赛武装表示:落后就要打人。[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发现清军怕英军,但是打法军打的有模有样的
好文章,收藏了
不用气馁!现在他们连对抗我们的勇气都没有了!
北京市东城区ip巨量水军自媒体
当年都是我们的疆土
落后不一定挨打,不守规则一定会被群殴!
清军里的汉人占九成死的是汉人
谁说的,专家都发表结论了落后不会挨打,还有专家点评投降就能和平。你这不对啊,你不是专家,你说的不对。必须听专家的,这样才能和平。这样才能让他们利益最大化。可不想想国都没了谁会看的起你?这些专家没利用价值了立马就会被抛弃什么都给没收,看看乌克兰一开始好处多多还无偿给武器现在呢?都被0元购了。
主要是看上你了
有钱还落后才会被人往死里打
落后的国家多了去了,挨打了吗?
落后,不一定会挨打,只是别人暂时不想打你[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历史教科书上教我的是不胜而胜不败而败
看到第一张图,我第一个反应是怎么沙宝亮穿越了🤭
最后还是清政府跪地求饶了
世界上200个国家,算的上先进的只有不到20个,90%的国家都落后的,但挨打的才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