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礼上的大人,为什么不悲伤

布衣粗食 2024-09-28 14:44:50

早些年,有一部电影《落叶归根》。

在外地打工的老赵,为了让过世的工友老刘,能够顺利到老家安葬,费尽了周折。

半路上,老赵又累又饿,就混到一场白喜事里,对着过世的老人,哭得稀里哗啦。大家都认为,老赵是老人的亲友,就安排他吃饭喝酒。

过后,大家一致认为,老赵哭得最伤心了。

反过来看,为什么老人的亲友、熟人,还没有一个陌生人那么伤心呢?

回到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很多葬礼,是热热闹闹的,还有人唱歌跳舞;喝酒划拳的人,也不少。

也有一部分人会哭泣,但是整体的氛围没有受到影响,还是欢声笑语的样子。

葬礼上的大人,为什么一点也不悲伤?带着问题去观察和思考,我们会发现以下几种情况。

01

第一种情况:过世的老人,和自己关系一般,没有什么真情。

作为农村人,你会发现来葬礼上的人,占比最多的是村里人、逝者的儿女的朋友和同事等。

另外,还有逝者的亲戚朋友,曾经的老同事老同学等。

在城里,有一部分的小区邻居,其他就是匆匆忙忙从外地赶来的亲戚朋友,老熟人。

一些偏远的农村,办一次葬礼,除了本村的人,还有邻村的人。

来的人很多,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很一般,村里的人虽然都认识,但是平时交集不多,也就是借一把锄头、一起买一次肥料的关系。

至于亲戚,除了兄弟姐妹,就是一些老表之类。

朋友也是曾经联系很多,后来联系很少的人。尤其是七八十岁的时候,朋友之间,基本上不会相聚了。

同学就更疏远了,都是十几岁的时候有交集,后来各奔东西。偶尔能够聚会,就已经不错了,要不然都认不得了。

一大群关系一般的人凑在一起,大家借机会好好聊天,各自找到自己的小圈子,聊天喝酒,哪有什么心思,去回忆自己和逝者之间的感情互动。

没有感情作为支撑,那么在一个地方,少了一个人,就是无关紧要的,悲伤也是没有必要的。

02

第二种情况:很多人只是来葬礼上帮忙,或者蹭饭,乐在其中。

在我们村,只要有老人过世,就全村所有家庭,都要派人来帮忙,女人们做饭,男人们负责整理棺材,挖坑等。

其中,就有一部分人,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只是碍于村里的规矩,不得不来。

在农忙的时候,村里人,到葬礼上吃顿饭,接下来还要去下地干活呢。只有在落葬这一天,才真正来帮忙。

至于村里来的人,多半是来走一转,随礼,简单问候逝者的亲属,然后匆匆忙忙回城,继续上班。

现在,村里和城里之间,都有水泥马路,来来往往也方便。城里的人多半开车来,停顿没有一个小时,就扬尘而去。

网友“野生葫芦娃”,去参加了几次葬礼,深有体会地说:“不管是红事还是白事。除了至亲。其它亲朋只关心什么时候上菜。”

确实,专门来葬礼上吃饭的人也不少。村里的老人,能够借机会吃几天,也省下了一笔开支。作为安排葬礼的人,也见怪不怪,哪能太计较呢?

看清楚了每个人来葬礼的目标,理由,再看他们的眉开眼笑的表情,就能够理解了。

每一顿饭,有好几十个人。大家在一起,谈饭菜的口味如何,对村里的某件事,品头论足。聊着聊着,脸上所有的哀伤,一扫而光了。

一些男人聚集在一起,吃饱喝足了,还要打牌,要人给他们泡茶,玩得不亦乐乎。

03

第三种情况:老人的子孙参加过多次葬礼,看淡了生老病死,还要忙着处理后事。

按照常理,老人的子孙,应该会痛哭不停吧。

实际上,也是不一定的。

一个人第一次看到长辈过世,会很痛苦,有一种撕心裂肺的感觉。

但是第二次、第三次看到长辈过世,就显得冷静了,慢慢接纳了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

一个人越是成熟,越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忍住自己的眼泪。脸上总是很平静的。

再说了,家里有老人过世,子孙总不能一直哭泣吧。还要积极安排,如何落葬,亲友来了,如何吃饭。也要请人确定墓地的位置,约定落葬的日子。

停止哭泣,安排后事,这才是当下最要紧的事情。要是哭到无法控制了,反而是大麻烦。

战国时,庄子的妻子过世了,他没有痛哭,而是鼓盆而歌。不是他精神有问题,而是他向死而生,好好活着,才是对妻子的尊重,满足妻子的意愿。

另外有一种情况,就是失去亲人的那几天,内心麻木了,也投入到葬礼之中;等葬礼过后,子孙才会想起亲人的点滴,真正悲伤。

也有一部分子孙,强行忍住悲伤,给来帮忙的人,一点点笑脸,对亲友表达感谢。

04

罗曼·罗兰说过:“孩子们的心里总是演着好多小小的戏剧。父母不跟他们太亲近时,他们就会觉得伤心。可是,这些悲伤却像奏乐的豪雨,雨水中欢笑着初升的太阳。”

是的,小时候的我们,对亲人的变化,是非常在意的,忍不住就哭哭啼啼了。

随着年纪的增长,悲伤的情绪慢慢减退,对于家庭的变化,都坦然了。

终于有一天,我们学会了坚强,坚强中带着一丝淡漠。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0 阅读:45

布衣粗食

简介: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