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阿里互联网反垄断的浪潮下,股价大跌。
当时,已故的投资大师查理·芒格强势“抄底”,单季增加了82%的仓位,平均成本价在160美元左右。
一年后,阿里的股价腰斩再腰斩,跌到了90美元,芒格忍无可忍,决定退出:
他的原话是说:
“我认为阿里巴巴是我犯过的最严重的错误之一。”
“我没有停下来,没有意识到他们仍然是一家该死的零售商。”
如今,阿里的股价已经跌到了70美元价位。
与之相对的是拼多多的股价,一年内翻了一番。
视角再远一点看,2020年的阿里,市值远远超过了特斯拉,英伟达只能在山脚瞻仰。
没想到3年后,无论是特斯拉,还是英伟达,都涨到了阿里遥不可及的价位。
回顾芒格的这句话,很多投资者百感交集:
今天的阿里,究竟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未来的出路,又在哪里?
芒格买入阿里巴巴,基于的一条逻辑主线是:
“比苹果或谷歌,目前阿里巴巴的估值低得离谱。”
所以在投资者大会被追问为什么买阿里巴巴的时候,芒格说投资中国的企业可以在证券价格上获得比在美国更多的价值。
毕竟,跌得越低,跳得越高。
但在“挥泪斩阿里”之后,芒格意识到,阿里并不是美国的苹果和谷歌这样的科技公司,而是“零售商”。
它的本质,更像是亚马逊。
换句话说,阿里巴巴就是中国的亚马逊。
而且比起亚马逊在美国电商界的“垄断地位”,阿里很大程度会受到京东和拼多多的影响。
这就是类似的两家公司,市值有着天壤之别的原因。
比起阿里的股价下跌,马云是比较幸运的,除了个人净资产受到点打击之外,没有面临更多处罚。
但这个创始人还是在背后,操控着这家公司的走向。
阿里的改变思路是很清晰的:
该聚焦的聚焦,该扔掉的扔掉。
回顾阿里有钱的时候,干了什么事呢?
云计算要搞、芯片要搞、新零售要搞、线下团购要搞、物流要搞、农业要搞……
主打的是别人要有的,我也要有。
但正因饼子摊得太大,阿里的资金链越来越紧张,整体业绩越来越低。
去年,马云指明了改革的方向——“回归淘宝”。
无相君的理解是:聚焦核心业务,做优做精。
所以今天阿里换帅蔡崇信和吴泳铭,第一个大动作,就是砍掉不赚钱的业务。
1.盒马降级,创始人侯毅卸任,盒马退到子业务板块。
2.阿里云分拆,原董事长和CEO张勇彻底离开阿里。
3.菜鸟撤回上市申请,盒马IPO计划暂缓。
作为“再聚焦”阿里制定了三大方向:
1.阿里零售通和1688网站合并,重塑电商基因,重新奋战阿里起家的下沉市场。
2.发展闲鱼、钉钉、夸克,抓住年轻人,锚定未来市场。
3.拓展云计算+AI,打造云电商、AI电商。
在无相君看来,这三大战略中,1688是聚焦,是和拼多多殊死一搏的关键。
闲鱼、钉钉、夸克是玩票,保持阿里的存在感和曝光度。
而最具“第二曲线”意味,也标注阿里未来方向的,是AI。
发展AI,是马云钦定的路线。
当拼多多掏出逆天财报的时候,沉寂已久的马云突然发声:
“谁都牛过,为了明天后天牛的人,并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和牺牲的组织才令人尊重。AI电商时代刚刚开始,对谁都是机会,也是挑战。”
后半句话,就是马云给出的重点。
2023年9月30日,阿里巴巴集团的AI专利注册超过5000件,其后,通义千问 2.0及8大行业模型上线。
加码AI,是现在科技界的共识。
尤其是行业龙头苹果的动作,非常具有指向标意义:砍掉造车,押注AI。
随后,中国资本市场上无论是A股,还是各家巨头公司,都开始和AI产生链接。
京东拿出了AI大模型“京东言犀”,快手自研大语言模型“快意”,百度上线了智能化助手“小优”。
上周,创业公司月之暗面推出的Kimi智能助手宣布支持200万字超长无损上下文,一度引发A股市场的狂欢。
Kimi正是阿里领投的AI创业公司之一。
总之,现在不搞AI的科技公司,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科技行业的。
在我看来,阿里豪赌AI,有两重意味。
一方面,当初芒格是把阿里当科技公司看的。
但阿里始终没有在科技上掏出重量级的产品,只能归为“零售商”行列,导致自己在资本市场没有什么故事可讲。
现在,阿里需要讲好自己的科技故事了。
另一方面,很多人把今天阿里的挫折,和当初微软的沉寂相比较。
10年前,微软拿到了诺基亚的剧本,Windows 7带领微软走向市值高峰,比尔盖茨拿着放大镜找苹果和亚马逊在哪里。
但很快股价就开始跌跌不休。
当时的比尔盖茨也做了一件事,换掉了保守自大的CEO鲍尔默,推上了纳德拉。
纳德拉接手微软后,随即押注云计算和AI。
然后孵化了今天大名鼎鼎的OpenAI,在科技领域力压谷歌的风头,在这场AI科技大爆炸中,微软用了10年的时间,重回全球市值Top1的位置,成为了全球头号玩家。
这个故事,对于阿里来说,既有安慰,更有激励。
阿里似乎也感觉到,等着自己的,应该就是微软“王者归来”的剧本。
但问题是,阿里今天拿到的剧本,要更难。
和微软的剧本不同,今天阿里押注AI,不是开创,而是跟随。
当初微软搞AI,市场上没有多少竞争对手。
而且微软本身就是“懂科技”的企业,手上科技人才济济,转型做AI,可谓得心应手。
但阿里呢?
内有融资环境变窄,企业烧钱压力大。
外有美国技术封堵+国内一众对手竞争。
云计算缺少企业客户,AI上也买不到高端显卡。
再加上原来的业务体系过于庞大,阿里能够聚精会神搞AI吗?
而且,这还不是要害。
阿里首先要面对的,不是要搞什么样的AI,而是要保证自己不能让自己的AI“犯错误”。
这才是真正的要害。
再退一步,阿里即便克服要害,重金招募强大AI团队,能否追得上谷歌和OpenAI的进化速度?
如果追不上,或者连一半都没有,那就是0。
因为在科技领域,“你不上餐桌,就上菜单”。
今天的阿里来到了历史的悬崖边上,前面是AI的迷雾环绕,后面有拼多多们的围追堵截。
吴泳铭之于阿里,是不是纳德拉之于微软?
纵身一跃,是跳上云端,还是跌入谷底?
阿里的剧本,未完待续。
现在全身心投入芯片,毕竟国外的封锁,国内的需求量大,只要芯片能上第一梯队。
阿里不行,没有核心科技。al也是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