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7000家琴行倒闭,4000万琴童几乎消失,钢琴彻底被中产抛弃?

龙少年品评啊 2024-08-16 02:41:28

文/夏在山谷

曾经,顶着“乐器之王”光环的钢琴在我国大行其道,风靡多年。

学琴尤其是青少年在器乐项目中的首选。

但是前段时间,“钢琴销量断崖式下跌#”登上热搜,“琴童减少”的话题引发人们持续讨论。

身边学琴的琴娃,买琴的家长以及卖琴的琴行和钢琴培训机构,似乎一下子从人间“蒸发”了。

昔日全民热捧,今日一朝降温,这之间到底经历了什么?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在过去一年里,一二线城市的琴行接连关门,卖钢琴的门店倒闭了7000家。

在某鱼,七成新的钢琴从5万元降到了5000元,都无人问津。

2023年前三季度,作为国内钢琴制造业巨头——珠江钢琴,在营收与净利润均遭遇了“滑铁卢”。

从数据上看,珠江钢琴2023年前三季度销售业绩尽显颓势,体现在营收同比减少31.47%,缩减至9.02亿元,净利润断崖式下跌了九成。

海伦钢琴则更加惨不忍睹:其前9个月营收同比下降21.99%,净利润同比下降24.73%,预计2023年全年公司没有分毫净利润进账,反而会有9000万左右的亏损。

介于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高级打工人,美名其曰“中产”。

他们借助历史的机遇完成了财富上的积累,不仅衣食无忧的生活,还存下不少闲钱。

在模仿、追逐上流社会的消费习惯上,中产可谓是“爱之入骨”。

他们认为作为“乐器之王”的钢琴,代表着高贵,优雅,是贵族气质的象征,可以很好地彰显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

弹得一手好琴的人仿佛一只脚已经成功跨进上流社会的生活圈。

出生80年代沈阳普通家庭的朗朗,在他父亲的疯魔栽培下,借助钢琴成功跨越阶层,如今成为在国际上星光熠熠、大放光彩的中国钢琴家。无数打满鸡血的中国鸡娃家长想复制朗朗的成功之路。

尤其是1989年“器乐类业余九级以上可在中考加10分”的政策东风,更是把无数中产鸡娃家长吹得热血沸腾。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在“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的年代,一下子加10分,那不是轻轻松松就把数万同龄人踩在了脚下?

可是鸡娃练琴路上却荆棘密布,家长希望孩子大量练习后熟能生巧,弹奏出一首首行云流水的动听钢琴曲。

正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可是有多少天性活泼爱玩的孩子可以忍受“台下十年功”路上重复练习时的枯燥乏味?

于是围绕练琴,家长批评打骂,琴童委屈落泪的场景频繁上演。

真的是平时母慈子孝,练琴鸡飞狗跳,亲子关系因为练琴一度降至冰点。

2018年,国家取消艺考加分。这个政策在中产家长们抛弃钢琴路上更是助了一臂之力。

被逼着练琴的中国4000万琴童终于从钢琴这块“三角地”解放出来,无不拍手叫好。

心力憔悴的鸡娃家长也累了,心想鸡不动干脆躺平吧,这样家长琴童都皆大欢喜。

2020年,疫情这只黑天鹅拉开了经济下行的口子:大厂大幅裁员,企业降本增效,失业人口增多,中产的焦虑也被无限放大。

无人机,自动驾驶,chatGPT等AI人工智能项目迭代速度越来越快,带给人们无尽的焦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只选对的,不选贵的”成为流行于中产的新消费理念。

“不是羽绒服买不起,而是军大衣更有性价比”。这句网络梗被中产无时不刻地挂在嘴边。

优衣库,名创优品,拼多多大行其道,成为当代年轻人购买高性价比商品的首选。

对生活必需品尚且追求高性价比,更不要说属于奢侈品消费系列的钢琴。

因为购买一台钢琴动则花费上万,除此之外,孩子购买钢琴乐谱资料、参加考级、参加演出比赛这些都看、会消耗家长很大一笔费用。几年学琴下来,学钢琴费用至少需要5-15万左右。

钢琴遭遇寒冬背后,真正反映的是中产阶级在可支配收入上遭遇的寒冬啊!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流行汉语热,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津津乐道。

曾经喜欢崇洋媚外的国人甚至认为国外月亮才圆,如今文化自信的增强,国潮风盛行,国乐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随着民族自豪感的倍增,新的消费热点被国乐取而代之。现在学习古筝、古琴,琵琶等国乐的人群多了很多。”中国乐器协会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国乐在崛起,乃至“破际出圈”的态势,也是钢琴热潮褪去的一个原因。

“钢琴热”降温,在市人大代表、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江晨看来,并不意外:“‘退烧’应该是一件好的事情,也就是反映了之前的一股‘热’,不是特别理性的。有一点跟风,有的是为了‘卷’而‘卷’。”

“以前一问家长为什么给孩子学钢琴,好多人都是‘你学我也学’,跟风和攀比的情况比较严重,但现在明显是跟风的少了。”郑永红说。

曾经中产的朋友圈里,时不时有人晒娃学琴的视频,孩子们学琴考级的进度,这些都是鸡娃家长们闲聊时的话题和谈资。

但是如今鸡娃练琴家长们清醒地认识到:拼命鸡娃练琴未必有用,音乐天赋可遇不可求。最终成为职业艺术家的人屈指可数。

与其说抛弃钢琴,家长真正应该抛弃的是急功近利和跟风攀比的心态。

鸡娃中产们或许早已忘记了:学钢琴最简单也最重要的“初心”——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带着一颗纯粹的心去享受音乐。

家长的钱包固然要考虑,但更重要的是应当基于孩子的潜力与特长来做出决策:

好好了解孩子真正的兴趣,多倾听他们的意见,帮助孩子找到发自内心的热爱。

那些孩子学不好自己也不想学的,哪怕耗费不多也可以停掉;

但对于孩子很有兴趣投入的,即便一时不见成效、花钱不少,在家长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应该给到孩子最大的支持。

写在最后

经济寒冬带来“钢琴热”降温,无数鸡娃家长开始理性面对,让音乐教育回归本质。

当我们回归音乐教育的初心,告别心浮气躁的心态,真正静下心来徜徉在音乐的河流,让音乐滋润我们的身心,我们反而更加容易欣赏和享受音乐的美,收获到一个广袤无垠的精神世界和多姿多彩的人生。

0 阅读:1

龙少年品评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