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比洞庭湖、鄱阳湖更浅,为何江浙沪不怕淹?
全国面积排名前三的淡水湖依次分别是长江中游的洞庭湖、鄱阳湖,以及长江下游地处长三角腹地的太湖。但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洞庭湖的水面面积有2650平方公里,库容有180亿立方,平均水深有6.8米;鄱阳湖面积有3150平方公里,库容为260亿立方,平均水深为8.3米;太湖面积有2445平方公里,库容只有50亿立方,其平均水深只有两米深。由此可见洞庭湖和鄱阳湖面积更大,且更能装水,但是这两个湖泊的的洪涝灾害远比太湖要严重。而太湖地处江浙沪腹地,周边都是经济发达区域。但是都很少听说江浙沪周边受到太湖水患的影响。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第一个原因在于太湖其实比洞庭湖和鄱阳湖更能装水。说到这点,吃瓜群众们肯定是一愣一愣的的,洞庭湖的容量是太湖的3.6倍。鄱阳湖的容量是太湖的5.2倍!明明是洞庭湖和鄱阳湖比太湖更能装水,为何说是太湖比洞庭湖更能装水呢?由此我们需要看一个比值了。洞庭湖的年径流量有3000亿立方,其中1700亿立方来自于其本身的三湘四水,还有1300亿立方来自于长江补水!洞庭湖的年径流量是其库容的将近17倍;而鄱阳湖每年承接的鄱阳9水的年径流量为1500亿立方,再加上长江补水的500亿立方。鄱阳湖的年径流量是其库容的7.7倍了。而太湖流域的年径流量为188亿立方,太湖本身的储水量为50亿立方。整个太湖流域的年径流量就是太湖储水量的3.8倍!洞庭湖、鄱阳湖、太极湖的年径流量和三大湖本身的储水量比值,太湖的比值最小!由此可见太湖确实是三大湖中最能装的!
第二个原因在于太湖沿岸的江浙沪早已经是发达地区了,说明太湖几乎很少围垦占湖事件发生,于是太湖本身的面积和湖岸线都比较固定。太湖本身都水浅,夏天和冬天的涨跌都不到半米。就使得江浙沪沿岸的苏锡常湖等城市都比较安全。而洞庭湖和鄱阳湖就不一样了。洞庭湖在丰水期的面积有2650平方公里,库容180亿立方。而冬天的时候洞庭湖的面积就萎缩到500平方公里,库容也只剩下不到80亿方;鄱阳湖在夏天丰水期面积可以达到3150平方公里,库容260亿。但是到了冬天鄱阳湖也就400平方公里,库容也就在100亿立方之内!洞庭湖和鄱阳湖在夏冬季节的涨跌非常厉害。正因为这现象,就造成了洞鄱二湖周边的围垦现象非常严重。这也是在过去200年时间,洞庭湖从6300平方公里萎缩到2650平方公里,库容从500亿立方萎缩到不到200亿立方的根本原因。鄱阳湖的围垦现象比洞庭湖软和点,但是形势也比较严峻。于是在洞庭湖和鄱阳湖很多地方,在汛期退水之后向湖要地!侵占了大量的原本属于洞庭湖和鄱阳湖的面积。然后再筑堤保护这些大大小小的垸子!然后汛期再次来到的时候,就形成了大量的决堤事件,然后造成洪灾损失。要知道太湖流域附近是长三角的核心区,属于富裕地区。所以经济发达。很多人口早已弃湖上岸或者弃地上岸,从事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而洞庭湖区和鄱阳湖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于是就造成了洞鄱湖区向湖要地的现象非常严重。其本质上还是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原因造成的!
综合来说,太湖流域本身的年径流量不大,且太湖比较能装,以及洞庭湖区、鄱阳湖区与太湖流域所在的长三角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比较大等原因,就共同造成了太湖虽然储水量远小于洞庭湖和鄱阳湖,但是江浙沪更加安全。随着最近几十年我国农业生产技术的进一步提升,以及各门类产业类型的进一步优化。使得洞庭湖和鄱阳湖之前的侵占湖泊的现象有了根本解决的可能。洞庭湖和鄱阳湖周边为了迎来比较安全的发展环境,其根本方法不是在于汛期期间的加强值守和巩固堤坝。而是退耕还湖。把原本属于洞庭湖和鄱阳湖的水面和库容还回去。只有这样洞庭湖和鄱阳湖才能变为真正的安全之湖和太平之湖。洞庭湖区和鄱阳湖区应该向太湖周边学习,在招商引资方面,引进有质量的大厂从而吸纳就业人员。从而在根本上解决洞庭鄱阳二湖的人湖矛盾!
瞎扯,太湖有和大江大河联通吗?
洞庭湖和鄱阳湖承载太多!还有安徽!你以为真防不住吗?防住了你说洪水会冲去哪里?每年的洪水总要有地方被淹的
你把前面的水利工程给拆了看一下,一路给你淹过来
洞庭湖在前面全档了,后面只能闻一下
一个在高原,一个在海边,也不知道在讲啥
没讲到点上,太湖雨量,外部来水相比差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