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的艰难选择:明知道跟着张国焘没前途,却不能随毛主席北上

轮回历史 2024-09-11 20:34:31

柳青的《创业史》中有一段话非常经典:“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这段话后来被路遥的小说《人生》引用,来概括人生选择的重要性。徐向前元帅就曾经在30岁出头的年纪,面临了人生紧要处的选择,这一个选择,足足影响了徐帅的一生。

我们常常会说:我命由我不由天,我的人生我做主,我是可以做出选择的。其实,有时候,人生真的有得选择吗?或者说,我们可以选择我们最想要的那个选择吗?其实,紧要处的选择,对于深处时代漩涡中的人来说,是没法真正自我做主的。

草地分兵之前,徐帅是完全支持中央北上的决策。当时,中央开会研究夏洮战役问题,在这个会议上,毛主席主张北上进入夏河之后向东发展,在陕甘建立根据地。徐向前完全表示支持中央的北上决议,而且在会议上发言表态:“原则上的问题,以前已决定,当无可争。我们应坚决先从洮河右岸前进,从岷州方向突破向东。如果不能走时,再从洮河左岸向东突击。战略方针当然是向东。”毛主席对徐帅的表态非常赞赏。

可问题是红四方面军的一号人物张国焘想要南下,陈昌浩与徐向前此时还是站在毛主席这边,他们电复劝告张国焘:“我们意以不分散主力为原则,左路速来北进为上策。”他们想要挽回张国焘,听从中央建议,一同北上,但是张国焘态度强硬地坚持南下,而且陈昌浩也倒向了张国焘那一边,同意部队南下。

此刻,徐向前就面临了人生紧要处的艰难选择,我们从事后诸葛亮来看,认为徐帅应该果断跟随毛主席,和中央红军北上,自然是最佳选择。但当时的人,当时的事,哪有那么容易选择的呢!

一、选择跟随毛主席,徐向前带不走部队

如果跟随毛主席走,其实徐帅是带不走红四方面军的部队,因为张国焘对部队管控很严,徐帅虽然是四方面军军事总指挥,但下最终决策的还是张国焘和陈昌浩。正如徐帅在回忆录写道:“那时陈昌浩的威望不低于我,他能说会写,打仗勇敢,又是政治委员。我一个人是带不动队伍的,最多只能悄悄带走几个人。”

对于一个军事将领来说,有士兵是施展军事才华的基础,如果连士兵都带不走,跟着毛主席北上,徐向前又能做什么呢?

二、选择跟随张国焘,南下又是一条不归路

以徐帅过人的军事才华,他肯定知道南下从战略上来说,这是一条不归路。

徐向前对于北上一直非常积极,红军要想北上,首要任务是迅速夺取通往甘南的咽喉要地包座,徐向前就建议由四方面军的部队承担攻打包座的任务。他也很多次劝说张国焘的左路军马上跟随右路军一起,这是红军挺进甘南实现北上抗日的最好时机。

但张国焘还是固执己见,想要南下。

三、徐帅只是一个军事将领,并不能由着自己选择

我们从后来者的角度看,徐向前跟随毛主席肯定是正确的;即使徐帅从军事角度分析,肯定也是想和毛主席走。但徐帅毕竟是局中人,他只是一个军事将领,他想要有自己的队伍,施展自己的军事空间。于是,毛主席问他是否愿意跟随中央红军北上,徐向前说出了自己这辈子最后悔的一句话:“两军既然已经会合,就不宜再分开,四方面军如果分成两半,恐怕不好指挥。”这已经是拒绝和毛主席一起北上了。徐向前后续回忆这一个艰难选择的时候,说到他“彻夜难眠,忍不住偷偷哭了一场”。

徐向前是想选择北上的,他只是想单纯地想做一个前线军事指挥员和红军开路先锋,他一直在考虑怎样为创造川陕甘根据地打开通路。但事与愿违,身处政治漩涡,人生的命运就是那么神奇,由不得自己选择!

南下之后,徐帅发挥了过人的军事才华,红四方面军在大小金川地区所向披靡,很快控制了大渡河以东、懋功以南、邛崃山以西和青衣江以北大片地区。但战略方向的错误,无论徐帅在战术上怎么调整都是无法修复的,红四方面军在百丈关遭遇了巨大挫败,兜兜转转,付出了巨大代价后,才意识到北上的正确。

2 阅读:72

轮回历史

简介:文以载道,史可明鉴,诗能言志,乐且陶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