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建八局承建的
亚洲最大温室花园——上海温室花园
正式对外开放
作为上海世博文化公园
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黄浦江畔演绎着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上海温室花园位于
上海世博文化公园的黄金C位
占地约2.2万平方米
是集观赏游览、休闲娱乐为一体
的多功能生态综合体
它由1个游客服务中心
和1号馆海市沙洲、2号馆云上森林
3号馆云雾峡谷三大主题场馆组成
“自然”生长·千种植物安家
三大主题场馆各具特色
根据植物的生境进行分类
择取了世界生态系统中
典型生态片段
打造热带干旱、热带湿生耐荫
热带湿生喜阳三种环境类型
分别展示热带干旱植物
热带雨林植物与热带花卉植物
三大主题场馆
这里共有1300多种植物
有国内最大的猴面包树
植物界“活化石”之称的百岁兰
不怕火烧的摩尔大苏铁
弥勒异木棉、“见血封喉”等罕见植物
场馆整体立面采用透光率为89%
的超白半钢化夹胶玻璃
玻璃悬顶为
国内单块玻璃面积最大采光顶
面积达1万平米
“不规则多边形”网格的划分
扩大了采光面积
更好地满足植物的光照需求
“不规则多边形”网格划分
为更好的养护罕见植物
项目团队设置了
服务于植物的“环境控制系统”
可远程调节环境因子
养护团队每天记录植物生长状态
及时调整养护方式
为植物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
通过环境控制系统提供适宜的环境
享受自然·在“自然”中穿梭
项目设计建造过程中
不止注重植物的养护
也注重人的体验
给游客提供独特的沉浸观感
项目屋面采用大小不同的圆形设计
模拟自然环境中的丁达尔效应
景观空间内层次丰富
高低起伏,景随步移
穿过阳光荡漾下的“水下”通道
可直达云上森林馆
眼前是根系发达的红树林
往上是水雾弥漫的空中栈道
听见远处水流落下的哗啦声
感受扑面而来氤氲的水汽
是感知的全身心享受
在云雾峡谷馆
可观赏地生的花、树上的花
空中的花等奇花异卉
场馆内设有灯光、投影等
共同营造的夜间景观
打造国内首个可以夜游的景观温室
和国内首个大型水草缸专项景观
还有互动体验的有趣装置
等待游客来探索
建设团队采用“张弦铝合金网格”结构体系
首次使用“π型”刚接板式节点
格构式钢胎架作为屋面整体支撑
在下部设置预应力双向拉索
在拉索和上弦之间设置撑杆
将屋面与新型密柱筒支撑相结合
实现室内无梁无柱
为植物的移植、生长以及
景观的设置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云雾峡谷馆屋面施工
为了打造层次丰富的温室景观
建设团队多专业、多工种、多机械
周密配合协调、精准调度
在有限空间内由室内向门口处
逐步将多种特型树移植入场馆内
并巧妙地与建筑融为一体
带给游客极富冲击力的视觉体验
小型生态系统,有高大的“望天树”,也有低矮的秋茄树
聆听生活·融合创新共享
漫步在上海温室花园内
抬头可见印有“1918”字样的钢架
这些钢架是上钢三厂厚板车间的老屋架
在世博文化公园公开向社会
征集设计建设意见时
不少市民建议可以其为基础
将中南美洲馆改建成温室花园
为留下这段宝贵的城市记忆
建设团队全盘考虑,同时吊装
厂房上部桁架与场馆结构
解决有限空间施工
钢架重量大吊装困难等难点
将走廊及云雾峡谷场馆
通过吊杆悬挂于厂房主体结构下
保留了整体工业风格
实现了新老建筑的对话
上钢三厂厂房主体结构上部桁架与场馆相连接
上海温室花园造型为四朵“祥云”
远看灵动自然
曲面造型对施工却是挑战
建筑立面为
多曲率异形结构装饰一体化幕墙系统
且电动开启窗、智能遮阳帘
通风百叶等均在幕墙体系上
如何解决金属结构与
玻璃幕墙变形问题成为难题
上海温室花园建设过程
项目团队在现场打造了1:1的实体样板
对设计构造、材料样品
施工工艺工序、构件装配
技术质量控制要点等
核心问题进行反复研究
再运用到真正建设中
人民城市人民建
中建八局建设者匠心打造
这座兼具工业风
与自然感的温室花园
提升广大市民获得感幸福感
期待每一位参观者
来这里探索自然、拥抱自然
感受建筑的浪漫和生活的美好
内容来源:中建八局融媒体中心
素材来源:中建八局总承包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