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读陶渊明,想自己也许从来都不曾了解过这样一个我们在读书时候背过其很多诗的男人。读了《陶渊明传:结庐在人境》,我才发现原来他的一生是这样度过的,看上去洒脱,但是在这个洒脱的过程中,又经历了很多。
在读完《陶渊明传:结庐在人境》的时候,我思索着,陶渊明之所以能够成为陶渊明,应该和他的人生有关,如果不是他人生之中的这种种经历,也许我们的世界里,就不会出现这样一个“洒脱”的陶渊明。
但是,让我去经历陶渊明经历的这一切的话,我却是不愿意的。毕竟,人生在世,只此一次,谁不想自己的人生能够一帆风顺呢?但是往往很多的时候,一帆风顺也意味着我们的人生,会平淡一生,这就是人生。
陶渊明的出身,算不得好,但是在我看来其实也算上特别的坏,只不过不是完全的那种糟糕罢了。丧父的陶渊明,在他的成长过程之中是感受不到父爱的,但是他却有两个母亲爱他,这也算是变相的弥补了成长时期没有父亲的遗憾。
除了两个母亲,陶渊明还有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妹妹,两个人一起读书学习,彼此依靠,我想这也是陶渊明成长人生之中不可多得的经历。毕竟放在现代来看,作为独生子女一代的我,想想自己孤独的成长历程,不得不说在某些方面我还是挺羡慕陶渊明的。
所以,即便家里经济不是那么好,陶渊明也没有成长成为一个坏孩子,因为在他的成长旅途中,有双倍的母亲围绕,还有一个可以一起分享秘密的妹妹一起成长。这种幸福,我很羡慕,总的来说,在人最初确定三观的时刻,陶渊明没有长歪,也是他成长旅途里珍贵而幸福的时光吧。
陶渊明的才情,我觉得要从陶渊明的老一辈说起,毕竟有些东西,还是得遗传。孟嘉是陶渊明的祖父,也是东晋一代名士,他才思敏捷,学识渊博,气度不凡。而孟嘉的曾祖父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孟宗,是三国时代官至吴国大司空。
说下孟嘉,他虽然也出生名门,但是家境贫寒,年少时父亲就去世了,他只能在供奉母亲的同时,带着两个弟弟读书,终有所成。简单来说,孟嘉也好,孟宗也罢,都是有才情的人,他们的才情自然而然的遗传到了陶渊明的身上,因此也成就了陶渊明。
我想说,从陶渊明和他祖上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韧劲,正是因为拥有这种韧劲,生活才无可奈何他们。家境贫寒,在某些时候并不是无法成就自己的理由,就像陶渊明和他的祖父一样,家境贫寒又如何,他们依旧是我们所知道的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人物!
这个世界上的人,除了原生家庭,还有自己的小家庭,《陶渊明传:结庐在人境》除了讲陶渊明原生家庭的故事,也讲了陶渊明的爱情故事,不过,到二十多都未结婚的陶渊明在那个时候,估计也是人们会谈论的一个话题吧。
我欣赏陶渊明的地方在于,在那个刻板的时代里,他并没有因为妻子迟迟未孕而去做什么,一家人依旧幸福的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但是,第一任妻子最终还是悲剧的离世——她是怀孕了,最后却难产而亡。
经历了太多的悲欢离合,陶渊明的心肯定也放进了太多的情绪,我想这是他和慧远法师情谊开启与延续的必然吧,所以陶渊明才会去庐山与佛结缘,渡自己于无边苦海。这世界,众生皆苦,能够感悟人生,并从此获得属于自己的人生,这应该就是人生最大的赢家吧。
众生皆苦,苦在心地。苦非苦,乐非乐,只是一时执念而已。执于一念,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会自在于心间。人这一生最大的修行就是渡自己的心。若看不破、放不下,沉湎于过去的阴影里走不出来,是非常可怕的。如堕入深渊,深不见底,如何得救?唯有自己走出来,万般皆苦,只可自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