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年初,一份来自美国的研究报告横空出世,引发热议。
这份报告出自于美国的著名智库,大西洋理事会。尽管报告的标题中没有一个字提到中国,但细观报告内容,便可发现,这纯粹是一份针对中国的战略部署。
在报告中,大西洋理事会详细分析了中国未来的竞争策略,可谓是面面俱到。
他们认为,中国在下一盘无与伦比的大棋!
大西洋理事会为何这样说?他们又为何要在那一时间点评价中国?中国的战略究竟是什么?
这一切,不妨从大西洋理事会的历史说起。
(大西洋理事会)
一、落子无悔:大西洋理事会的警示在美国,有着许多的智库机构。这些机构虽然是民间组织,但和美国官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智库机构会为美国的各项工作建言献策,它们所呈现的调查报告,也毫无疑问会成为美国政府制定政策的重要参考。
而在众多的智库机构中,大西洋理事会尤为特别。
1961年,一个专注于研究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民间机构诞生,这个组织高举非党派与教育性的旗帜,将自己称为大西洋理事会。
在大西洋理事会成立之初,美国与欧洲的安全关系是它所探讨的核心。但随着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化,冷战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中国也逐渐进入了该智库的视野。近年来,亚太问题的重要性更是日益凸显。
一直以来,该智库对中国的态度也耐人寻味。
大西洋理事会接受美国军方的资助,在许多问题上必须和军方“一条心”。而美国军方或许是对中国最不友好的组织之一,充斥着大量保守派。
可与此同时,作为一个独立的智库,大西洋理事会又倾向于以“中立”来标榜自己的专业性。因此,“接触派”成为了大西洋理事会最终的标签。
(北约)
智库主张顺应全球化趋势,多与中国接触,在这一过程中为美国谋取利益。在这一主张下,大西洋理事会在对华政策研究中占据了一定的话语权。每每谈到与中国相关的话题时,大西洋理事会的意见便显得尤为重要。
正因如此,2022年开年,大西洋理事会所发布的一篇报告才会引发热议。
这篇研究报告的名字很长,叫《掌握优势:美国新版国家防卫战略展望》。顾名思义,报告立足于美国国防,是一封对美国政府的建议书。
从宏观上,智库分析了目前的世界局势,点出了美国所面临的困局,而就微观来说,报告里特别提及了中国。
在大西洋理事会看来,飞速崛起的中国,将会对美国的国家安全造成致命威胁。
在形容这种威胁时,大西洋理事会引入了一个极富中国气质的概念:围棋。
众所周知,围棋起源于中国,最早在春秋时期就有记载。随着历史的发展先后传入日本与欧美,成为了颇受欢迎的益智运动。大西洋理事会斩钉截铁的表示,中国一定在下一盘大棋!
报告强调,中国计划从各个方面包围美国,对美国进行“截杀”,从而完成自己的华丽蜕变。好似棋盘徐徐展开,落子无悔。
(围棋)
智库用严厉的语气提醒美国政府,国家安全不单是军事上的安全,更牵涉政治、经济与外交多个领域。而在这些领域中,中国近年来都有着亮眼的成就。
按照他们的说法,中国首先会在军事方面抗衡美国,而南海便是冲突的焦点。
美国另一知名智库CSBA曾预测,到2035年时,中国海军便会反超美国海军。无论是军备数量,抑或是航母作战能力,都将攀登上又一高峰。
南海是中美必争之地,在美国的印太战略里占据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当野心勃勃的美国,撞上实力强劲的中国,究竟鹿死谁手,目前还无法断言。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面对领土威胁时,中国必将寸土不让。
不仅如此,军事仅仅是开端。中国在政治上的结伴不结盟,也冲击了美国与其盟友的关系,亚洲格局或将再被改写。
而经济上的腾飞自然不必多说,美国股市崩盘,GDP下滑,内部矛盾重重,大洋彼岸的中国却发展势头良好,不但有一带一路的加持,还积极推动着人民币全球化,冲击了以美元为基础的贸易体系。
(南海海军)
当我们细读这份报告,便会发现它的发布时间也别有深意。
去年年初,俄乌冲突爆发,其背后蕴含着西方阵营的新一轮利益扩张。美国居于阵营之首,既是俄乌间的挑拨教唆者,又是暗自布局的野心家。
近年美国国力大不如前,如何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寻找新的突破口,再定义全球秩序,成为了美国政客们的首要目标。
更重要的是,这份报告诞生时,一年一度的美国《国防战略报告》尚未发布,无怪乎有人将此视为一种发射给五角大楼的信号。
简单来说,美国想要以俄乌冲突为切入点,继续推行霸权,维护自身地位。无论美国两党政见如何不同,但在这一点上却达成了政治共识。
而在这个计划里,中国自然是最大的阻碍。智库的警示,本质上在为官方文件铺垫。
那么,结果是否如大西洋理事会所预料的那样?美国2022年的国防战略里如何定义中国的这一盘大棋?
(五角大楼)
二、一脉相承:《2022年国防战略》的发布2022年10月,拜登政府国防战略重磅发布,从内容上来看,这份国防战略与大西洋理事会的研究报告一脉相承,字里行间都充斥着对中国的关注。
而关注中国的前提,是俄罗斯实力的严重受损。
拜登宣布,会进一步“援助”乌克兰,确保北约东扩的顺利推行。在这一前提下,俄罗斯很有可能遭受重创,如此一来,它对美国的威胁削弱,中国便显得更为亮眼。
因此,在这份国防战略里,应对中国挑战,成为了美国宣传的核心,拜登政府为这一计划起了一个名字,即“聚焦中国”。
尽管官方战略并未沿用“一盘大棋”的说法,但在本质上认可了这种理念。
在美国眼里,中国对美国构成了全面且严峻的挑战,应当被定义为“首要安全威胁”。不仅如此,美国政府还指出,中国的威胁是全方位的,大有“包抄合围”之势。
(拜登)
而其中,最受美国关注的,是中国在“印太地区”的地位。
“印太”是近年来美国战略中最重要的词汇,也是“亚太再平衡”的全新发展。早在2018年时,美国国防战略便将“大国竞争”列于首位,取代了曾经的“全球反恐”。美国认为,中国势必也会在印太地区发力,为自己争取话语权。
首先,就政治上来说,中国很有可能阻碍美国在印太的结盟计划。
按照规划,美国试图与日本、澳大利亚与印度构成四边形,深化合作,从而令自己最大限度的参与亚洲政治。
剩下的韩国本就长期处于美国的影响下,东南亚各国也成为了美国拉拢的对象,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美国多次在南海挑起纷争,甚至怂恿东南亚国家侵犯中国领土。
美国的目的很简单:拉更多国家入伙,一起孤立中国,遏制中国发展。
最终,美国希望能够令印太地区盟友也逐步“北约化”,从而构建起一张密密麻麻的霸权关系网。
(印太战略)
在美国的想象里,最好欧洲的盟友也能和印太的盟友“联手”。去年6月,日韩领导人前往马德里参与北约峰会,便暴露了美国赤裸裸的企图。
但令美国意想不到的是,如此重压下,中国竟然也表现的不卑不亢。
中国一语中的,道出了美国的阴谋。
中国威胁论本就是无端指责,充斥着满满的恶意与偏见,中国向来主张和平崛起,从不主动挑起事端,更不可能对美国,乃至世界产生威胁。
正如外交部发言人铿锵有力的回应那样,究竟是谁在维护世界和平,谁在煽动冷战思维,渲染阵营对立,实际上大家都心知肚明,国际社会也将美国的种种行为看在眼里。
而面对那些美国的“潜在盟友”,中国的处理方法更是充满了大智慧。
中国表示,永远不会干涉别国内政。不仅如此,相互合作,互利共赢,仍然是国与国之间的主旋律。
只要有合适的机会,中国愿意与任何一个友好的国家展开交流,更不会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任何人。
但另一方面,中国的原则与底线也标注的明明白白,那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国同样也不能干涉中国的内政。
(外交部回应)
更让美国忧心的是,中国还做出了声明。
中国向世界承诺,不管发展到怎样的程度,中国永远都不会搞扩张,更不会像美国那样称霸。因此,中国的崛起是一股和平力量,而中国的发展,更会给全世界带来机遇。
一听这话,美国顿时坐不住了,美国敏锐的意识到,中国不但有实力改写他们的印太战略,甚至有可能说服美国的老朋友,欧洲。
中国识破了美国战略调整背后的阴谋,无论是曾经的“欧洲优先”,还是现在所谓的“亚太优先”,本质上都是为了“美国优先”。
俄乌战争期间,欧洲各国为了在政治上跟随美国,便在经济等多个领域一同制裁俄罗斯,令国内的能源危机不断加剧。在这种情况下,身为盟友的美国不但不施以援手,反而趁机疯狂敛财,令人不齿。
中国则是美国的反面,向来遵从贸易法则,绝不落井下石。依照目前的形势来看,俄乌冲突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欧洲空余出的市场很有可能被中国填满,这是美国万万不愿意看到的景象。
(能源危机)
伴随着贸易合作的深入,欧洲各国与中国的关联也在不断增强,这便更令美国感到惶恐,因而只能编造谣言,渲染紧张氛围,试图将中国变成靶子。
归根结底,无论是中国抑或是欧洲,均是全球化中积极的一份子,对于世界未来的发展有着共同的目标。
反观美国,一向高举民主自由旗帜的“灯塔国”,实际上才是“逆全球化”的罪魁祸首。
为了保证霸权的渗透,美国不惜改变自我,从最初的全球化推动者,转为如今的反对者。
除了政治与经济上的顾忌外,中国核力量的快速增强也令美国忧虑。
但实际上,美国才是全世界拥有最大核武器库的国家,美国的核威慑层出不穷,不仅曾公然违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甚至大搞“三位一体”的核武器体系。
反观中国,我们在使用核武器的问题上始终保持了高度的审慎。
中国承诺,不参加军备竞赛,只把核武器的数量控制在维系国家安全需求的最低水平。
因为中国人明白和平的可贵,任何一颗核武器都会为无数人带来灾难。中美两国对待核武器的出发点便截然不同,美国是为了扩张,而中国仅仅是用于自卫。
(美国核武器)
尽管如此,美国还是不断煽动着世界的情绪,美国防部不止一次发文,声称中国正在不断扩大核力量。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不过是美国用于打压中国的另一种借口。
由此看来,中国的“棋子”究竟在落在哪里,其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所谓的大棋,本来就是美国的抹黑。客观来说,中国不过是在按照自己的步伐,稳步前进,持续发展。可落在美国眼里,就成了步步围剿,心怀不轨。
这或许又从侧面微妙的印证了,美国做贼心虚,所以想要先发制人。
其实,无论是美国智库还是美国官方,都根据这“一盘大棋”的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的反制措施。而这些反制措施,更暴露了美国的狼子野心。
三、风云渐起:美国的计划
大西洋理事会在发布研究报告的同时,便给美国政府提出了四点建议。
智库将这些建议的基调定义为“竞争”,因而显得火药味十足,充满了攻击性。大西洋理事会首先提出,要留心中国和俄罗斯的“新型竞争”。
中国的“围棋攻略”就是“新型竞争”的产物,在美国人看来,具有高度的混合性。因此,智库同样认为,美国要为开辟新型战场做好准备,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重新组建军队。而这一建议,为美国的扩军计划提供了理论支撑。
全球防务关系同样受到了大西洋理事会的高度重视,智库将防务区分为“新盟友”与“老搭档”,实际上美国10月份发布的官方国防战略便细化了这一说辞。
而想要确保美国的霸权,便绝对不能放弃科技优势,美国在人工智能等领域倾情投入,实际上就是想率先抢到那把开启新世界的钥匙。
(美国智库)
而在国防战略正式发布后,大西洋理事会又对此进行了新一轮评估。
在这一轮评估中,一体化威慑的概念正式出现。
一体化威慑的最终目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从而既达到威慑目的,又令美国免于战火。大西洋理事会清晰的点出,要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与水下作战能力等方面和中国进行长期竞争,尽快转化研究成果,按需制裁中国企业,从而切断这“一盘大棋”的命脉。
但是,这不过是理论层面的想象,这种高难度威慑究竟能否展开,目前还不得而知。一面是虎视眈眈的欧洲,另一面是平稳前进的中国,国防部的预算或许根本无法支撑一体化威慑进行,从而使所有豪言壮语都成为空谈。
(人工智能)
至此,这场由美国智库掀起的讨论,也终于可以落下帷幕。
从本质上来说,围棋论是“中国威胁论”的一部分。为了造谣中国,美国智库也算是勤勤恳恳,不遗余力,不仅硬造出了新词,甚至还结合了中国传统。但是,说一千道一万,这也不过是美国对于中国的想象。
中国明明什么都没做,却已经在美国的想象中背负骂名。但是,换个角度想,这恰恰也印证了中国的实力。
中国处处落子,但并非是为了对抗美国,而是光明正大的和平崛起。这注定是一条不平凡的崎岖之路,但风雨之后见彩虹,未来必定充满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