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双碳”战略目标提出即将迎来4周年,中国经济的底层逻辑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适应碳中和新时代发展,各级地方政府积极转型升级,拥抱低碳绿色经济,光伏、风电、氢能、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行业企业也快速取代水泥建材、纺织印染等高耗能行业,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招商引资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此过程中,各个地方政府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人才优势等,全力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以期冀着能够在碳中和这条康庄大道上快速实现高质量发展。
此背景下,「能源严究院」、「储能严究院」将陆续推出《新能源商业地理》系列报道,将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不同角度解码地方经济新动能。
《新能源商业地理·广东篇》,本期,让我们走进广东惠州。
文 / 何钧 编辑 / 杨倩
头图来源 / 惠州市政府官网
来源 / 储能严究院
核心要点速读
惠州作为“粤东门户”,在新能源产业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和实力:
惠州GDP连续十年稳居广东省第五。新能源电池产业为其重要引擎,2022年产值达866.7亿元,力争到2025年新型储能产业集群产值达到1800亿元,跻身全国新型储能产业的“第一方阵”。
惠州电池产业起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形成了从原材料到电池制造、回收的完整产业链。亿纬锂能、德赛电池等新能源电池龙头企业云集。
得益于深厚的产业基础、政策支持、产业链优势和前瞻性的发展规划,惠州正逐步成为“新能源之都”的有力竞争者。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产业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新能源之都”的竞逐中。众多玩家中,一个低调的选手已悄然杀入这个赛道。它就是有着“粤东门户”之称的惠州。
论名气,惠州远没有深圳、东莞、广州这些邻居耀眼,但它的实力和潜力却不容小觑。数据显示,惠州GDP已连续十年稳居广东省第五名,仅次于广州、深圳、佛山和东莞。
2022惠州GDP达到5400亿元,增速4.2%,居全省首位,其中新能源电池产业产值866.7亿元,同比增长22.19%,成为惠州经济强势增长的重要引擎。
惠州电池产业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30多年的积累与沉淀,产业基础深厚。这里不仅聚集了亿纬锂能、德赛电池、欣旺达等新能源电池龙头企业,还形成了从原材料到电池制造、回收的完备产业链,是国内产业链最完善、品类最齐全的产业集聚地。
其中,亿纬锂能今年一季度排名首次跃居全球储能电芯第二,动力电池装机量全国第四、全球第八。
2022年,惠州消费类电池产量13.5亿只,占广东省电池产量的20%。许多人手里智能手机的电池,都来自惠州。
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动力电池被誉为电动汽车的心脏,“得电池者得天下”。凭借在这个万亿赛道的优势,惠州在“新能源之都”的角逐中已经拿到了一张通往未来康庄大道的门票。
△图片来源:惠州市政府官网
01
调转“屁股”
惠州位于珠江三角洲东部,是历史上的“岭南名郡”,处在今天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节点上,也是广东省最具成长潜力的城市。
但在40多年前,惠州经济还是以农业为主,1978年三产的比例为55.8∶20.8∶23.4,农业产值比工业和服务业总和还要高。现在工厂林立的大亚湾经济开发区和仲恺高新区,当年还是一片荒芜之地。
1979年,为加快对外开放步伐,中央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给予两省对外经济活动更多的自主权,并设立了珠海、深圳、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紧邻的深圳、东莞经济发展得如火如荼。不过,改革开放的东风也吹到了当时的惠阳地区,惠阳也加快了经济发展的步伐。面对工业基础薄弱的现实,惠州当时的领导班子经过一番调研,提出调转“屁股”,把“屁股”坐在工业“板凳”上的战略决策,大力发展工业。
当时广东沿海地区发展工业,大多利用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发展“三来一补”加工贸易。紧邻惠州的东莞正是靠着“三来一补”聚集了上千家外资企业。但惠州的领导层认为这种模式“只有星星,没有月亮”,惠州要做就做“先进的大项目”,通过大项目拉动大发展。
这些大项目中,一个是引进中海壳牌石化项目,发展石化产业,另一个是以工业发展总公司(即后来的德赛)、TCL等为龙头,发展电子工业。
通过与香港金山、日本东芝、LG、金霸王、松下等企业合作,德赛先后成立了30多家外向型合资企业,进军电池行业。
这些外资企业带来全球最新产品、先进技术和成熟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惠州很快跃升为全国最大的电池生产基地。
1990年代,全国人民的家用电池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来自惠州。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1998年,仅德赛集团所属公司就生产电池8.6亿粒,其中9V积层锌锰电池的产量,更是占到了全球产量的一半。
当年那句“80年看深圳,90年看惠州”,足以折射出惠州的发展潜力。
惠州电池产业名声在外,又吸引了人才聚集。1999年,湖北荆门人刘金成就是偶然在报纸上看到“惠州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池生产基地”,决心到惠州来闯一闯,受聘担任德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两年后,他在创业氛围活跃的仲恺高新区创办了亿纬锂能的前身——晋达电子,为惠州电池行业增添了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随着电池产业发展壮大,惠州电池企业抓住一个个风口,通过自主创新、自主研发,不断实现产业的升级与迭代。
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站上风口后,亿纬锂能、德赛电池都发展成为锂电池龙头行业,并吸引了比亚迪、欣旺达等在这里落户,这意味着全球动力电池前10强已有4家落地惠州。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惠州新能源电池产业汇聚了110多家产业链企业,其中不乏在锂电池结构件领域市场份额全球第一的科达利,电解液领域龙头企业新宙邦化工等龙头企业,基本形成了从上游电池原材料、电池结构,到下游电池、电池回收利用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一个千亿级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已然在惠州崛起。
02
新能源“沃土”
2022年,亿纬锂能宣布与惠州市人民政府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深化战略合作,由亿纬锂能投资不少于20亿元,用于在惠州本地的研发投入和高级人才引进。
同时,惠州市政府将规划建设新能源电池产业园,为亿纬锂能上游原材料供应商落户惠州提供支持,确保其原材料就近配套和稳定供应。
△图片来源:亿纬锂能官网
2023年,TCL投资25亿,分三期在惠州龙门打造新能源产业园项目,建成后预期产值约140亿元。
事实上,近几年来,除了亿纬锂能、TCL,一大批新能源电池产业都在抢滩惠州,电解液龙头企业新宙邦计划扩建惠州生产基地,赣锋锂电位于仲恺高新区的高端聚合物锂电池研发生产基地投产。
亿纬锂能等动力电池企业龙头选择落户惠州,都是看中了这片新能源的“沃土”。
2023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论坛发布《2023中国百强产业集群(民营经济聚集区)研究报告》,惠州新能源电池产业凭借“硬核”实力成功入选。
产业集群是迈克•波特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一群具有产业关联性的企业,在特定产业领域内聚集而形成的经济现象。
基于聚集性和产业关联性这两大特点,优质产业集群能够促进企业间资源、信息、技术创新的合作与交流,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
产业集群带来的竞争优势,在惠州有明显的体现。
首先是龙头企业作为“链主”吸引更多相关企业落户,带来更大的规模和集群效应。前面提到的亿纬锂能与惠州的战略合作,除了资金的投入,还将引进产业链上游电池正极、负极、铜箔、膈膜、电解液等锂电池用主要材料供应企业和项目。
这对惠州新能源电池产业进一步聚集、延长产业链条有促进作用。而且,这种集群不是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中,企业之间业务的关联度,保障了企业供应链的稳定。
例如,位于大亚湾经济开发区的新宙邦化工,生产电解液的原材料环氧乙烷就来自隔壁的中海壳牌。而它生产出来的电解液,又直接提供给亿纬锂能、宁德时代等电池制造商,最终生产出来的电池,被送到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工厂。
健全的产业链、上下游完善的配套,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和生产成本,也给企业带来稳定的供应链。
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上下游企业之间可以更加紧密地进行技术交流和创新合作,上下游更加高效地协同发展。
2023年,惠州新能源产业联盟成立,由蓝微电子、赣锋锂业、亿纬锂能等35家企业组成,将促进产业内成员单位之间的交流、资源整合,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力。
随着集群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企业间协同高质量发展,惠州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将迸发出创新力和持续增长能力。
据惠州市工信局数据,2022年,惠州新能源电池产业产值达到866亿元,增速22%,预计2023年将突破千亿。
更为重要的是,在新能源这个赛道上,惠州成功打造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产业链生态。
2022年,新能源产业领域规上企业达到79家,新能源从业人员超10万,仅亿纬锂能科研人员就超过5000人。
新能源发展的沃土正加速在惠州形成。
03
惠州的底气
“机会是为更有准备的人准备的。哪有什么风口,我们知道市场是在不断发展的,我们就在前面准备好技术和产品,等着市场的爆发。”
刘金成曾这样概括亿纬锂能的发展。这也是对惠州新能源发展的精准描述。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持续推进,新型储能成为蓝海赛道之后,广东省把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制造业当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而实现这个目标,惠州将扮演重要角色。
广东省2023年3月出台的《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中,定下了2027年新型储能产业营收1万亿元的目标。
《意见》在提出建设珠江口东岸储能电池产业集聚区、锂电硅碳负极材料集聚区、电解液专业园区、铜箔、铝箔、聚偏二氟乙烯膜等辅助材料集聚区以及储能控制产品及系统集成先进装备制造集聚区中,惠州均被点名。
对于惠州来说,多年来在新能源电池领域深耕厚植,当新型储能的风口来临,一切都水到渠成。
“竞逐储能赛道,挺进全国第一方阵”,这是惠州市定下的发展目标,惠州力争到2025年新型储能产业集群产值达到1800亿元。
为此,惠州专门成立了惠州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组由市委书记刘吉和市长温金荣挂帅,分别担任组长和常务副组长,这在广东省是绝无仅有的。
在已有的新能源产业基础上,惠州如何抢占新型储能的制高点?
一是发挥现有龙头企业“链主”引领带动作用,有针对性地招引有核心技术的新型储能企业落户,以达到强链、补链、延链的目的。
例如,惠州目前电池制造上游材料产业不强,且以消费类和动力电池为主,储能电池制造、应用场景都有待拓展。
下一步,惠州就要发挥德赛、亿纬锂能等龙头企业的磁吸效应,补上短板。
除此之外,新型储能在多种场景下都可以探索实施,但目前在技术、成本、需求等方面依然存在挑战,真正在社会上推广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惠州通过加快试点项目建设,以推动新型储能在多场景下的推广应用。
目前,惠州拟建设龙门零碳生态园电源侧储能试点、博罗欣旺达“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惠东白花电网侧储能试点等五大试点,为新型储能的推广应用打造可复制的样本。
2023年9月,惠州首个乡村振兴光储一体化充电站在在博罗县落地,充电站有一台240千瓦液冷直流充电推和3台60千瓦直流快充充电桩,轿车和电车都可快速完成充电。这也是惠州在新型储能场景拓展的生动实践。
不过,按照惠州市能源和重点项目局党组书记黄伟忠的判断,“惠州新型储能初见成效,但只是到了1.0版本,接下来要想办法推进2.0版本,把数字化、智能化融进来”。
重要的是,惠州新型储能产业正迈向全国“第一方阵”,除了惠州30多年积累的新能源电池产业基础外,惠州在长期参与到全球经济分工的过程中,培养了对产业潮流和风口的超强敏锐度,总能在每一次产业潮流中主导产业换挡升级,驶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这正是惠州竞逐“新能源之都”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