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开嘎讪胡:上海超长夏天

小开说上海 2024-09-13 15:26:47

大家好,小开嘎山湖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聊的话题是 。

本文内容属于嘉宾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

嘉宾A钱老师,上海人住市区,退休中专教室。

嘉宾B小潘,上海人住郊区,差头司机。

嘉宾C东东,上海人住市区,辅警。

坐下后,我介绍了一番,然后说:这天呀,真的是太热了。而且到9月份,还没结束的样子。老早秋天有一阵也会热,就是上海人说的秋老虎,这样下去,10月份也要秋老虎了。

钱老师说:实际上,老早说的秋老虎,是指农历8月,也就是现在这个时候。一般来说,农历8月的时候,就会比较凉爽了,今年这样的天热,是有些反常的。

东东说:我看新闻,都说全球变暖。好像这2年,全世界原来越热了。

我说:钱老师,是不是工业化导致了全球变暖?

钱老师说:这方面其实有争议的。因为人类历史上,有好几次气候变化。就拿我们来说,历史上是非常炎热的,一直到最近1000年,才不断的降温,到了明朝末年,达到一个历史性的寒冷期。

我说:你的意思是,古代我们这边也很热?明朝以前都不算冷?

钱老师说:是这样的。

小潘说:这方面我也看过纪录片,说在很久以前,中原地区有大象、有鳄鱼,和泰国一样热闹。

东东说:是吗?可以在上海看大象?那蛮好的呀。

我说:钱老师,可以仔细说说这个嘛?

钱老师说:小潘说的不错,在古代,气温比现在高很多,很多热带植物、动物都有分布。商朝时候,平均气温比现在高2度左右。冬天时候比现在高3度左右。所以汉字里面的豫,就是河南一带,就有大象。当时黄河流域像广西,长江流域像东南亚,珠江流域就像赤道。

东东笑着说:那太好了!简直就是野生动物的乐园。

钱老师说: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到了秦汉之际,中原地区的大象渐渐消失了。随着大规模开发,原本热带雨林的中原,也演变为现在这个样子。

我说:那你的意思,是说秦汉以后,我们这边就是寒冷期了?有没有升温的情况?

钱老师:寒冷期到来,是一个大趋势,不过当中也有回暖。例如唐朝、宋朝会有短暂的温暖期。但总体趋势,是稳步降温,越来越寒冷了。

我说:钱老师,好像每个大王朝,都伴随一个温暖期?大王朝崩溃的时候,又伴随一个寒冷期?这是巧合呢,还是气温导致的?

钱老师说:可以说有一定联系,但又不全是。因为一个大王朝后期,往往伴随着帝国的腐朽、基层治理崩坏、律令的失效、边塞的狼烟、民变的烽火,可谓内忧外患。如果再加上寒冷期,那就形成了叠加效应,快速的朝着悬崖一路狂飙。

我说:寒冷期真是非常可怕呀!

钱老师笑笑,说:寒冷期也不都是坏事。为什么东亚人、欧洲人,智商、教育、协同能力都很高?就是因为经过寒冷期的筛选,那些懒洋洋的人,都被冻死了。所以你看中国人跑到国外做生意,没人能卷的过。我儿子有个同事,以前也在比利时,现在跑到法属圭亚那开超市。人家当地人,都懒洋洋的,而华人可以一周七天都工作。再举个例子,东南亚的华人掌握财富,但人口比例都不高,就是因为当地土著生活懒散,卷不过华人。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他们没经历过大降温的寒冷期。

我说:好像还真是这样的。我有一个华侨朋友,在马来西亚的。不论教育,还是工作,马来人肯定干不过华人。

小潘说:说到这个,我之前在浦东机场,拉过几个客人,是巴西来的。他们随意性很大,到了一个地方,就吃喝玩乐,根本没有工作概念。

钱老师说:按照巴西人性格来说,这属于正常操作。

我说:根据我经验,就算欧洲人也分好几档。发电邮给德国人,回复都比较及时。发给法国人,回复就很慢了。但如果发给西班牙人,那估计永远不会回复了。

钱老师说:西班牙人,热情浪漫,但比较懒散,他们那边一到中午,全部睡午觉去了。

我说:这和小舟倒是有点像。不过小舟也不会工作时间睡午觉。

钱老师说:你可以理解为,他们全民都是小舟。

说完,我们都笑了。

我思索一会,说:说到上海热,我有个感触。之前去过一些海洋城市,好像天热也没那么热。有一年,我从东京飞回上海,一下飞机就感觉不对劲,这上海天气怎么那么热。

小潘说:是的,我之前去过山东的几个沿海城市,夏天反而很凉爽。

钱老师说:上海名义上沿海城市,其实是沿江城市,主要依托黄浦江、苏州河构建城市基调。沿海的部分,像南汇、奉贤、金山,都属于上海远郊,属于不发达地区。

我说:海湾那边不是搞了个什么沙滩吗?还有金山也有的。

钱老师说:这种沙滩,劝你少去去。

我说:为什么呢?

钱老师说:你一直往奉贤跑,不用我说,你也懂得的。

我思索一会,然后说:哦!想起来了,漕泾、柘林、石化,那一带是有名化工区。

钱老师说:是呀!为什么化工区选海边?就是因为排海方便呀。我有几个学生,都在那边工作,他们都告诫我,上海一带的海,能不去就不去。就算去了,站在岸边看看,千万别下海。

我说:化工区附近搞沙滩,也真想得出的。

钱老师说:要看沙滩,还是要去真正海洋城市。北方的青岛、威海、大连。南方的香港、厦门、湛江。在这类城市,才能感受到真正的海洋文化。

我说:你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这类城市好像都有西方文化侵入的历史吧?

钱老师笑着说:小开,你算是开窍了。其实我没点破,就是留给你思考。优质的深水港,19世纪西方人都选好了。所以要看海洋风景,去这几个城市,既有人文历史,又有海洋风光。

我说:那么,他们为什么选上海呢?上海没有深水港,洋山还是租借浙江的。但我看很多资料,列强对上海非常看重。

钱老师说:因为上海地理位置太重要了。沿海地区的南北中轴,面朝太平洋,背靠长江。在19世纪,还没有今天这种LNG,大型的油轮,所以对吃水深度,不像今天这样的要求。当时列强的船只,都依托长江进行运输,蒸汽船从上海直接可以开到重庆。19世纪后期,商品通过长江,集结在上海,再通过上海的船舶公司,进行远洋运输。此时的上海,就是远东第一大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我说:原来如此呀,不过随着时代发展,深水港需求越来越明显吧?

钱老师点点头,说:这也是发展临港的唯一原因,因为临港是连接上海与洋山的桥梁。

我说:说到临港,实际上天热那边蛮好的,海风很大,还有滴水湖可以玩,开车去洋山港,还能摆渡去舟山。

小潘说:但临港风实在太大了,到那边偶尔玩玩可以,长时间居住不太行的。

东东说:我之前看过那边房子,怎么说呢,好是蛮好的,但价格虚高。随便什么小区,价格都几百万的。前2天,我又看到同样房子,居然跌了一半!吓人哦,上海房子可以跌一半的。

钱老师说:临港那边非常奇怪,涨起来没理由,跌起来也狠。

小潘说:我住地方,离临港不太远。惠南,晓得伐?但是,当地人普遍不去临港。他们说,离海太近的地方,住起来不舒服的。不论泥城、还是大团,都是远离海岸线的,像临港这样直面大海,居住体验不佳。

我说:小潘,你从虹口搬到惠南,想不想虹口?

小潘说:当然想了!但又有什么办法?以前真不习惯,但住了几年,也习惯了南汇生活。

钱老师说:小潘,你虹口哪里的?

小潘说:最早是临平路的,后来搬到新港路,和平公园对面。前些年动迁,搬到惠南了。

钱老师说:看来你也是老虹口呀,以前虹口区,一到天热,躺椅、凳子都摆出来,热闹的不得了。

我说:是的,我也有些记忆,小时候,家里人都把躺椅放在门外,然后躺在上面,消暑纳凉。

东东说:这方面记忆,我不是很多,我只记得以前去唐山路,晚上有很多人出来活动,都不睡觉的。

我说:这就是夜生活,白天太热,晚上出来活动活动,吃吃夜宵,喝喝啤酒,吹吹牛。

小潘说:我小时候,感觉也热的,但没今天这么热。而且那时候,弄堂里有很多消暑方法。一个是洒水,让地面降温。一个是坐在躺椅上摇扇子,非常的舒服。还有把西瓜放到井水里半天,然后拿出来吃,这真的是非常凉爽。

钱老师说:还有呢?

小潘说:还有?我忘记了。

钱老师说:穿堂风!

小潘笑着说:是呀,穿堂风!小时候觉得这风很舒服的,比电风扇还厉害。

我说:除了这些,还有游泳。准确的说,是野游。以前市区河浜多,也没人管,会游泳的小孩,就直接跳进河里降温了。

钱老师说:这有的!我以前经常去宝山,抓蟋蟀、跳河里游泳,真是一段美好回忆。

我说:我爸还在臭河浜游泳呢,就是益民食品厂旁边的香烟桥。后来他们同学组织,到邮政大楼那边的大桥,从桥上一跃而下,跳进苏州河游泳。

东东说:这么高跳下来没事吧?

我说:没事!其实苏州河上的桥,都不太高了。要是从旁边的邮政大楼跳下来,那是蛮危险的。

钱老师说:确实,以前苏州河是可以游泳的。但是要分地方,如果是靠近苏州河一侧,问题不大。就像你说的,邮政大楼那边跳水,我以前也看到过的。但是在外白渡桥那边跳水,要被抓的。他们往往用绳索套住小孩,然后拖上船。接着你猜怎么着?直接拖到吴淞口!让他们赤着脚,走路回虹口、杨浦。

我说:要死了,这么远路,不要走伤掉呀?

钱老师说:以前惩戒很严的,很多手段你都想象不到。比如现在有不良少年,充其量被学校劝退。以前这种阿飞拉三,要被抓到工读学校的。

东东说:什么叫工读学校呀?

钱老师说:就是收容那些坏学生的,带有惩戒色彩。

东东说:哎呀,那小孩就惨了。还好我这个时代,没有工读学校了。

我说:东东,最近在马路边站岗,累吗?

东东说:当然累了!天热的时候,我们这一行最辛苦了,但上海的马路,又离不开我们呢。

我说:那你有没有考虑,摘掉辅警头衔,做正式的?

东东说:哪有那么容易呀!要考公的,很复杂的。

钱老师说:辅警虽然累,但好在稳定。对于上海小孩来说,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我说:之前宽带山有个说法,辅警、社工、划旗子,被称为上海三大圣职。既轻松,又好混,工作也不错。

钱老师说:这其实是上海人自嘲而已,你不会真以为,这三个是什么很好工作吧?真正的圣职,师、医、公、警。这才是有前途,有福利,真正的好工作。

我说:宽带山这么说,也是站在底层角度。你想让一个资历平平上海小孩,去考公,去当医生,这不可能的。没学历,没技能的基础上,能混三大圣职,已经很不错了。

钱老师说:这个混字,用的好呀。

我说:上海人,很多人都是混个加金地方,例如小舟,现在也在做服务行业,属于没什么钱,但也能混温饱的情况。

小潘说:小舟工资也太低了。还不如跟着我,一起开出租呢。

我说:开出租太辛苦了,他吃不了苦。

小潘说:不会吧?他这种情况,还怕吃苦?又不是上海有钱人家,也没几套房子,这种情况,就要拼命赚钱呀,难道混到40岁,还一事无成?

我说:现在的小孩,想法和我们不同了。他们讲究的情绪价值、舒适圈、躺平。简单的说,太辛苦工作,不太会做了。宁可找个服务性行业混混,也不会开出租了。就说你吧,你们车队,还有多少上海小孩?

小潘说:比我年纪小的,一个都没有了。像我个年纪的,也走了不少,开差头确实很辛苦,而且一直坐着,也很难受。

东东说:这样看来,我能在街边走来走去,还算不错了。

我说:是不错呀,所以你是三大圣职之一呀。混混日子,过老百姓日子,是绰绰有余。

东东说:但是天热真的吃不消,马路边站着,天天大太阳晒着,这样下去我都成非洲黑人了。还是羡慕小潘哥,能一直开空调。

小潘说:羡慕我干什么?我开空调,但一直坐着,上厕所都没地方!我一直备着一只可乐瓶子,为什么呢?万一忍不住了,就车上方便一下。

东东说:那确实蛮惨的啊。

小潘说:没办法呀!底层老百姓,没什么本事,只能做这种工作了。你羡慕我,我还羡慕你呢。

东东说:是呀,虽然有些累,但其实还好,自由度强一些。而且回家了,就很舒服了,空调开启,进入凉爽模式。

我说:这个空调,夏天必不可少,我已经不能没有空调了。

钱老师说:我也是的,家里可以开的高一些,但绝对不能不开。

小潘说:但是这空调钞票,也蛮辣手的。我上个号头,用掉300多电费。

钱老师说:300多还好了,我家400了。

东东说:我家460!

我说:我的都超过500了!

钱老师说:这是蛮厉害了,你一直开吗?

我说:基本上一直开的,不能关呀,一关就吃不消。

东东说:还是小舟舒服,工作地方有空调,而且还有美女相伴。

钱老师说:东东,你是不是喜欢小舟的女同事呀?

东东红着脸,说:没有的事!

钱老师说:你别怕呀!你和我说说,我帮你介绍。我有很多女学生呢。

东东瞪大眼睛,说:是嘛?不开玩笑啊,真的介绍啊!

钱老师说:东东,你要求是什么呀?

东东说:上海人,漂亮,稳定工作。。。

我说:是不是,还要加一点:大长腿,穿黑丝高跟?

东东说:你怎么知道?

我说:你啊!就是个简配版的小舟!

说完,我们大家都笑了。

0 阅读:2

小开说上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