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版莫奈花园居民们自己造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5-31 07:25:38

花园社区一角。

月季园里种月季,牡丹园里种牡丹,紫荆园里种紫荆,城市副中心“一区一品”打造更具地域特色的花园社区。昨天上午,2024年北京市义务植树进社区暨微花园建设在城市副中心紫荆雅园社区启动。今年全市将在6个区建设30个微花园试点。其中包括通州区的3个社区,分别位于紫荆雅园社区、朗清园南社区、靓景明居社区,营造推窗闻鸟鸣,下楼赏绿景,人人都是园丁的社区新风。

共建“花园会客厅”

花园城市建设不应只有顶层设计,还要把最后100米扮靓扮美。紫荆雅园月季园小区十几栋楼居住着3000多名居民。刚步入小区似乎与其他小区无异。再往里走走,色彩逐渐缤纷起来,直到一座精致的“莫奈花园”映入眼帘,小区的“高级感”瞬间拉满。

“这处微花园春天开始筹建,从最早60平方米到后来的90平方米,现在实际足有150多平方米,居民的参与度以及花园的呈现度,都超出了预期。”通运街道办事处主任李翔说,月季园当然以月季种植为主,今春以来,小区里增加了将近4000株月季,都是居民亲手栽植的。

不细数不知道,这座微花园中足有近50种花材。既有花色艳丽的月季和开紫花的鼠尾草,也有常见的玉簪、狼尾草,耐活的紫叶李、景天等。朝雾草因为看上去雾蒙蒙的,近几天成了小区里的“网红”担当,不少家长带孩子闻风前来“招呼招呼”。“摸上去有点像‘撸猫’的感觉,柔软顺滑。”居民彭女士笑着说。孩子也兴奋极了吵着每天都来看它,在这座小花园里有了她格外关注的“伙伴”。更有居民把画板搬到了微花园旁边,用画笔留住这份绿色获得感。

“自己的花园自己建,感觉就是不一样,很高兴能用自己的劳动美化家园,社区更漂亮了,邻里间的话题都多了。”微花园的建设彭女士就出了一份力,过程中她还向园林技术指导老师请教了绣球花的养育细节。“为什么绣球花在这就养得好好的,在家里就总养不活?人家老师说了,绣球不能西晒,早上晒一晒没事。就这个小细节的转变,我家绣球就养活了!”彭女士欣喜地说,这也让她更加热衷于参与社区活动,与邻居们也多了些有关植物的话题:“瞧,这儿的绣球长得好,是经过测算的,下午时,正好周围的建筑能帮它挡住阳光。”

副中心34万余株乡土植物进社区

“紫荆园里种紫荆,牡丹园里种牡丹,水仙园进行老旧小区改造后,还会种水仙。”李翔说。微花园的建设目标为社区带来了新活力,以花园为媒,增加邻里归属感,也希望邻居们都能走出家门,相互熟悉、增加交流,实现“邻里一家亲”。

市民参与微花园建设的积极性有多高?对社区微花园进行义务指导的园艺设计师张丹丹有发言权。“扦插、繁殖等这些深层次的园林技术问题都问得很细。我说这需要温棚时,大爷根本没含糊说:‘没事,我们可以自己买!”作为微花园建设的技术支持方,技术人员与居民一起现场考察,共同讨论设计方案,根据实地情况和居民需求进行设计,采用花灌木结合宿根及时令花卉,打造出美观又实用的社区微花园。“街坊们热情这么高涨,作为专业方,我们很乐于开展技术支持,降低园艺劳动的专业门槛,和市民一起建设咱美丽北京。”张丹丹说。

早在今年4月,通州区园林绿化局就组织了乡土植物进社区活动,56个机关事业单位将34万余株植物送入副中心46个小区。既有乔木树种玉兰、碧桃、海棠,也有榆叶梅、华北紫丁香、红瑞木、月季、卫矛等抗逆性强的北京乡土植物,也有造型优美且养护成本没那么高的鸢尾、马蔺、玉簪、萱草等,广泛植于社区。丰富景观的同时,让它们在社区内的生态调节中发挥作用,比如吸附尘土、净化空气、减少噪声污染等。“我们在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成果和花园城市建设中,动员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把城市副中心绿色建设作出品牌,作出示范来。”通州区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全市建成30个微花园试点

市园林绿化局义务植树处副处长李涛介绍,“共建共治共享”是花园城市中关键的一笔,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社区作为广大市民的家园,是践行“人人是园丁”理念的第一场景。全市结合义务植树进社区活动,发挥专业部门优势,帮助社区街坊在小区绿地中设计打造家门口的“微花园”,引导大家主动参与绿化自己的家园。

据悉,在微花园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将充分利用老旧小区闲置空间,打造一刻钟花园生活圈。园林绿化部门将组织居民参与微花园的设计,开展绿地整理和植物栽植劳动,花园建设完成后,将以社区为单位,开展志愿者招募,协助居民志愿者参与“微花园”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实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示范效果。

据了解,今年的社区微花园建设将从首都功能核心区向花园城市试点区以及石景山区扩展,依托200余场义务植树活动,在马甸社区、时雨园社区、靓景明等30个社区的绿化空间进行微花园建设。其中东城区和西城区各打造10处,通州区、朝阳区、海淀区和石景山区四个区共建设10处微花园。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