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墨菲。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足以改变你人生轨迹的好书,《认知觉醒》。
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如明灯般,照亮了在成长路上迷失方向的我。
解决了当下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诸多普遍性问题。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把许多成长的底层逻辑讲得通俗易懂,接地气。
整本书没有复杂的概念,也没有枯燥乏味的理论,就像是一个朋友的经验分享。
他不仅能够指出你的问题,而且能给出一系列解决方法和建议。
比方说,下面4个常见的问题。
1.想改变自己为什么那么难
明明知道学习很重要,可刚看了一会儿书就刷起了抖音;
明明知道健康饮食很重要,可依然忍不住买了甜点和奶茶。
人类作为高等动物,明明有低等动物所不具备的理性。
可很多时候,我们的行为却不听大脑的指挥?
原来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实际上有三重大脑: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
也就是说,我们的行为是由三重大脑控制,理智脑并不是我们唯一的大脑。
本能脑源于爬行动物时代,它能够对环境快速做出反应。
比如遇到危险就逃跑,遇到猎物就进行捕食。
大约2亿年前,哺乳动物开始上场,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它们进化出了情绪。
比如,恐惧情绪,可以让自己远离危险;兴奋情绪,可以让自己专注捕捉猎物。
而在距今约250万年前,人类才从哺乳动物中进化出来,逐渐演化出了理智脑。
虽然理智脑更加完善,但因资历尚浅,它的存在感其实很弱。
这是由于在资源匮乏充满危险的环境中,生存才是头等大事。
丝毫的迟疑和等待,就会有丧命的危险。
如果不及时享受食物,就可能会被饿死;
不及时对危险做出判断,就可能成为敌人的口中餐。
因此,长久以来大脑实际上都是由本能脑和情绪脑说了算,而没理智脑什么事。
而且,理智脑中类似思考和分析这样的功能太耗费体能,容易对生存构成威胁。
所以,理性的力量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般强大。
靠意志力去对抗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天性,常会失败。
比方说,本能脑缺乏耐心,喜欢立刻可以看到结果的事,讨厌等待。
所以打游戏、刷视频等反馈及时、立马有结果的事待深受我们喜欢。
而看书、学习等反馈周期长、迟迟看不到结果的事,我们总是缺乏耐心半途而废。
因此,改变自己的最佳方式是,利用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天性,而非靠意志力。
那么如何利用本能脑和情绪脑的天性,改变自己。
限于篇幅,具体方法我总结在了这篇文章里。自律很难,是因为你不知道这些
2.打卡能否让自己更加自律
先说结论,如果沉迷于打卡,过分在意自己在打卡中的名次,反而会适得其反。
关于这一点,我深有感触。
我平时看电子书经常用微信读书这个APP,有天突然收到了个赞。
点进去才发现,微信读书有统计阅读时长并进行排名的功能。
那一周我的阅读时长达到了4小时,排名第一。
这个意外的第一名让人莫名开心,而这个突然的发现也勾起了我的虚荣心。
之后我特别喜欢查看自己的排名,确定第一的宝座没有落到别人那里。
结果就是刻意追求起了阅读速度和数量,慢慢忘记了读书的初衷。
我的目标就这样被悄悄转移了,心态上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变成了应付。
看似很努力,其实只满足了虚荣心,不仅没让自己变得更加自律,反而陷入了排名焦虑。
不知道你周围有这样的人吗?原本早起,是为了拥有更多的学习时间;
原本散步,是为了拥有健康的身体。
可一旦开始打卡和排名,做这件事的动机就全变了,从追求内在改变变成了追求外在形式。
既然如此,是不是不要打卡了?也不是。
作为他律的一种形式,打卡能够通过外界的监督来约束自己,让我们更加自律。
这种形式本身很好,只是不能沉迷,否则就会本末倒置。
如果担心,我们还可以这样做:不做对外的打卡展示,而只做对内的打卡。
让自己看,这样既可以看到自己的学习轨迹,也便于每周复盘。
最重要的是,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件事本身,不会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
3.听书真的能让读书更高效吗
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时间也越来越碎片化。
想给自己充电,却经常抽不出整块时间,此时各种听书产品及时地出现了。
和自己读书相比,听书真是太方便太节省时间了。
上班通勤的路上、等人的空隙,只需要短短20分钟就能把一本书的精华学到。
算下来哪怕是一天听一本书,一年下来,也能轻轻松松听300多本书。
听起来很棒,但这种高效浓缩式的学习,真的能让自己以同样的速度高效成长吗?
不如回想一下,上学时的情景吧,课堂上明明听懂了老师讲的内容。
可为啥一做题就不会了呢?因为这两种方式的学习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都属于被动的浅层学习,也就是被动接收,却没有经过自己的消化和吸收的方式。
不仅自身参与度低,而且学习后忘得快,内容的留存率也很低。
而想要获得真正的成长,就要进行主动的深度学习。
即自己主动参与,深入思考,反复推理,直到彻底弄懂一个知识点的方式。
比如,和他人进行讨论、做题练习、实践、用学到的知识教别人。
想要通过读书获得高效成长也不例外,同样需要进行这样的深度学习。
但是听书这种形式呢?是别人把他自己读书后,深入思考出的精华分享给了我们。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轻轻松松当个听众就够了。
所以很显然,这种方式的学习属于被动的浅层学习,而且是最浅层最被动的那种。
和别人把饭嚼碎了,再喂到我们嘴里差不多,那怎样才算主动的深度阅读呢?
首先,必须自己去读书,其次,不能满足于把看过的内容,做简单的罗列和梳理。
比如摘抄下好句字、做个思维导图,因为这样做只是做了个知识的搬运工而已。
往往几天后就想不起自己读了什么,更糟的是,这种努力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努力到最后会发现,生活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反而是越学习越焦虑。
正确的方式是这样的:不仅要重视输入,而且更重视输出。
比如,多用自己的话,把新学的知识点说出来、写下来或去实践、讲给他人。
直到把一个知识点,彻底弄明白想清楚为止。
当然,说了这么多,听书这种浅层次的学习方式,也不是一点价值都没有。
我们可以把它当成信息的入口,用来筛选自己是否对一本书感兴趣。
如果感兴趣,再进行深层次的阅读。
4.记住全部内容才算是把一本书读完吗
大概是学生时代,养成了把书上每一个知识点都背会的习惯。
我一度都认为记住书中的全部内容,才算是没有浪费地读完了一本书。
后来我发现,原来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刚刚我们说过,如果不进行深层次的阅读,往往几天后就想不起来读了什么。
那是不是深入读了一本书,就能记住全部内容?答案是不能,而且没必要。
学生时代,读书并记住书上每一个知识点,是为了应对考试,获得高分。
但进入社会,我们读书是为了寻找答案解决问题,让自己变得更好。
如果以此为目标,那么读书后的思考、行动和改变才是最重要的。
此时,如果只关注读书的速度、数量、记住了多少等表层的学习量。
到头来会发现,书上的知识一点都没装进自己的脑袋,更别提什么学以致用。
此外,舒适区理论认为:想让自己高效成长,必须让自己始终处于舒适区的边缘。
也就是靠近拉伸区的位置,贸然跨到困难区会让自己受挫。
而长期停留在舒适区,则会让自己停滞不前。
舒适区是指轻而易举能做到的,拉伸区是指有一定难度,但通过努力能达到的。
困难区是指难度较大,即便通过努力但仍无法达到的。
读书学习时,同样遵循舒适区理论,比方说。
那些一看就明白的内容(舒适区),我们通常会选择直接跳过。
反复读了即便仍然似懂非懂或完全不明白的内容(困难区),会选择放弃。
能让我们感兴趣、反复认真读的,通常是读了一下子恍然大悟或读了几遍能领悟的内容。
这样的内容其实就是拉伸区,和自己当下联系最紧密。
也是对我们有一定挑战但进步最快的地方,应该重点关注并进行深入学习。
至于别的部分,直接放弃就好了,理由是太容易的已经没有进步的空间。
而太难的的我们也够不着,更消化不了。
所以,读完一本书后根本不用在意自己记住多少内容,哪怕都忘了也没关系。
只要有一个点、一句话触动了自己,让自己去思考、行动,发生了改变。
这本书就算没有白读,更不必因为记不住全部内容而觉得浪费。
当然,本书还针对很多成长中的普遍性问题,给出了独特的见解和相应的解决方法。
鉴于篇幅,我没法一一列出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亲自去读一读。
最后,想把书中的一段话送给大家,以此共勉:
我们是幸运的一代人,赶上了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大的跨越发展期,科技进步,物资丰富,万物互联。
我们的寿命变得更长,智商变得更高,财富变得更多,而且这些可以通过基因或基金传递给下一代。
但无论科技多么发达,有一样东西却始终无法直接传递,那就是心智。
觉醒的前提是感知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