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朋友圈刷到那位代表着“友爱与和平的”胡友平女士,她在6.24苏州持刀伤人事件中见义勇为,重伤离世。
现如今案件细节被披露更多,我们才知道什么叫做平凡人的伟大。
她明明都快退休了
这件事情发生在6月24日,那天下午4点左右,在苏州市高新区塔园路新地中心公交站台发生了一起持刀伤人的恶性事件。
其中三人受伤,两名日本籍,一名中国籍。
中国籍伤员受伤严重,在医院抢救无效,26号被宣告死亡,另外两人一个还在治疗一个已经出院。
而中国籍伤员就是胡友平。
其实这件事本和胡友平无关,因为行凶者的目标并不是她。
胡友平看到有人行凶后,先是上前拉住了嫌疑人,然后又从身后抱住了他,结果嫌疑人反手将她刺伤。
胡友平倒地后,嫌疑人仍想继续行凶,但是很快被市民和巡警制服。
在胡友平和嫌疑犯斗争时,日籍成年伤者的儿子得到时间逃离所以并无大碍,而在场的目击者则表示——
“如果当时没有胡友平拦住行凶人,将会有更多的人受伤。”
或许是因为好长时间没有写这样子的事了,猛然间看到会觉得心里一惊,好像突然之间理解了托尔斯泰那句话——
“当你感觉到自己疼时,说明你活着,当你能感觉到别人疼,说明你是一个人。”
我们很难知道她是如何做到一个人挡住对方那么多刀,只知道她坚持到了最后一刻。
图源@左边琴
而关于胡友平我们知道的不多,全网基本只流传着一张大头照👇
她看上去是一个很朴素很亲切的人,就像是我们买菜时遇到的热心阿姨,像是下班路上擦肩而过的普通路人。
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个看上去瘦弱的身躯是如何爆发出那么大的能量的。
面对危险,大部分人的第一感受是恐惧和无助,胡友平下意识的反应却是阻拦。
很多人说她没必要这样,可在那一刻胡友平的第一反应是保护孩子的生命,这也要被质疑吗?
在功利风气笼罩世界的时代,发生这样的事情真的蛮震撼的。
更令人难过的是,据说胡阿姨是1969年7月生人,如果不是发生了这件事,她大概率很快就能退休了。
活了一辈子,马上就要停下脚步过平淡幸福的晚年了,却因为出自本能的善良和勇气牺牲掉了自己的后半生。
评论区还有人说这是他以前的同事,平时对人就总是笑嘻嘻的,心地善良。
胡阿姨社区的人也说她平时就很低调,很热心肠。
没人能想的到吧,或许前一天还在菜市场因为鸡毛菜和摊主讲价的人,后一天就成了英雄。
而今天也有很多苏州市民特意去车站献花,工作人员在手机并送到殡仪馆👇
苏州也将追授胡友平女士见义勇为模范称号👇
生命最宝贵,胡友平没有一点犹豫。
对我们来说这或许只是一则新闻,但她可能还有孩子,有丈夫,有爸爸妈妈,他们却没有她了。
可就像花会沿路盛开,爱和勇气也会一点点传递,这就是胡女士存在过的意义。
善良没有值不值得
但难过的是,胡友平的事迹传播开之后,很多人在纠结这件事到底值不值。
这个争议声让羊有些替胡女士感到难过。
羊不觉得善良要分场合,因为我们始终和文明正义站在一起,怜惜具体的生命,保持内心的温热对野蛮说不。
那天的行凶事件其实不止有胡女士参与,现在很多市民和警察都参与了制服歹徒的过程。
大家没有考虑过该不该值不值,只是下意识地选择去保护生命。
这大概是我们中国人骨子里的质朴善意,也是国际精神的体现:我们爱具体的人,我们保护弱者。
在无助的孩子面前,他们就是一辈子的光。
羊还记得上学的时候在语文书上看过关于白求恩的文章,从此便记住了什么是无畏。
有些品质之所以被赞扬,就是因为稀少,明明是普通人,又克服了普通人的局限。
比如在面对尖刀时,人类下意识的反应是逃离或求救,但真的有些人能做到去抵抗。
羊特别讨厌在这种大爱话题面前上纲上线抖机灵的评论,这世界上有善有恶,为什么一定要给前者上一个枷锁呢?
坦白讲,从新冠出现之后,整个世界的大环境都有点压抑,这或许是近十几年来人心最为迷茫的阶段了。
在被失望笼罩的世界里,人性光辉的闪耀永远能带给我们振奋。
2021年,澳洲高级警司在休假时遇到跳进河水激流中,拯救了24岁的中国留学生,最后自己不幸遇难。
2023年,重庆人费双关发现邻居小孩悬空在8楼阳台,选择从自家窗户爬到女孩楼下的阳台进行托举,直到消防赶来。
去年10月,盐城张可可在上班途中发现一辆轿车落水,三人被困,但在救出第三个人之后,张可可却因体力不支再也没能从河里上来。
胡阿姨和上面这些人没有任何区别,瞬间迸发出的勇气不过是因为人性罢了,伤害妇孺的人永远可耻,保护“弱者”的人永远可敬。
那些打着道德标杆嚼舌根的人,不知何时才能脱离充斥着狭隘的阴沟。
羊其实很少评述这类事件的,可羊真的不愿看到大义被羞辱。
都说人类的赞歌是勇气的赞歌,为什么和平年代的勇气就不值得歌颂了呢?
保护自己是第一要义,但这不是在这起案件里说风凉话的理由。
截至目前,胡阿姨的热度已经维持差不多一天了,属于她的词条在渐渐减少,有关她的故事在逐渐淡去。
可羊还是想写篇文章悼念一下,因为人性光辉的闪耀时刻,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普世价值。
图源@忙波
杀人或许需要动机,但救人不需要任何理由。
不论在哪,不论何时,不论以何种方式,我们永远向良知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