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的脾气不好,他交代的工作,如果部下没有完成好,他是要骂人的。长征中,彭德怀骂过杨勇,让旁边的萧劲光听了都觉得太严厉了。朝鲜战场上,彭德怀骂过梁兴初,还要挥泪斩马谡。
杨勇和梁兴初都堪称是一代名将了,却都挨过彭德怀的骂。相对而言,有一位开国上将就比较有面子。他就是李聚奎。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之前,李聚奎是东北军区的后勤部长。
朝鲜战场的后勤供应可全指望东北军区了。彭德怀先让李聚奎汇报了一下工作情况,然后强调说,这次出国作战,后勤供应会比较艰难,你们要做好至少损失百分之二十的准备。
李聚奎回答说,我们有准备。然后彭德怀问他,保证志愿军将士的粮食和弹药供应,你能不能保证?李聚奎回答说,不知道能保证到什么程度。
一听这话,彭德怀就来气,指着李聚奎质问,仗还没有开打,怎么就保证不了?李聚奎说了实际困难,他们很拼命地往前线送,可是车辆损失非常大,才三天就损失了一半。
听了李聚奎的解释,彭德怀反而不生气了,也没有骂人。因为李聚奎反映的是实际情况。骂人解决不了问题。彭德怀给李聚奎提了解决问题的建议,要和他一块想办法。
李聚奎幸运吧?要是换成别人,遇到这种情况,恐怕就要挨骂了。在彭德怀面前,李聚奎比较幸运,可是在林彪面前,他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李聚奎和杨得志)
红军长征初期,李聚奎担任红一师师长,红一师隶属于林彪领导的红一军团指挥。毛主席有一句诗,“金沙水拍云崖暖”,红军强渡金沙江,可不容易。金沙江是天堑。
军委经过研究,决定红一军团在龙街渡渡江,干部团和军委纵队在皎平渡渡江,三军团从其他渡口渡江。三路大军,分别从三个渡口渡江。李聚奎指挥先头部队迅速占领了龙街渡。
可是渡口上的船,早已经被敌人烧掉了。要直接架桥,又没有器材,怎么办?李聚奎考虑用木板架桥,从老百姓那里借来了很多木板,用绳子拴住木板,一块一块地从上游往下游放。
因为水流太急,木板只架到江面的三分之一,就无法再架了,只好半途而废。正是五月天气,太阳暴晒,红军将士们个个汗流浃背,整整两天,却毫无进展。
红一团团长杨得志提出,用牲口拉着铁丝泅渡过江,然后派人顺着铁丝过去,就可以架起浮桥来。无奈水流过于湍急,牲口游到江心,又折回来了。试了几次都不成功。
正在这时,军团长林彪打电话过来,李聚奎正准备汇报架桥的情况,林彪却打断了他,问道,你不要讲情况了,干脆回答我,队伍什么时候能过江?
李聚奎在龙街渡折腾了两天,毫无结果,他心里本来就已经十分烦躁了,一听林彪不愿意听情况报告,只要结果,就带情绪地回答说,要是干脆回答的话,那桥架不起来,什么时候也过不了江。
这叫什么话,怎么能跟军团首长这样说话呢?旁边的师政委也觉得话有点过分了,拉了拉李聚奎的衣角,示意他不要顶撞首长,但李聚奎还是把话说出去了。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了。这下可惹恼了林彪,他在电话中妈的娘的骂了一顿。骂完了,林彪又耐心地问道,你说,为什么桥就架不起来?
林彪的语气变得缓和了,李聚奎便把金沙江河面的情况、没有渡船、没有器材等情况报告了一番,并请示能否另选其他渡口,转到军委纵队从皎平渡渡江。林彪回答说,你们再想想办法,我向军委请示。
李聚奎据实分析,从龙街渡架桥渡江已经不可能了。很快,军团司令部就打电话过来通知说,桥不要架了,部队吃饭休息两个小时,然后出发到皎平渡,从那里渡江。
林彪虽然骂了李聚奎,可是他最终还是采纳了李聚奎的建议。林彪的涵养比较好,在长征中骂娘,好像只有这么一次,也是被李聚奎给激怒了。
(参考书籍:《李聚奎回忆录》、《彭德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