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写作的动力
中国境内共有56个民族群体。在这些民族中,汉族人口占据了主要比例,而其余的55个民族群体则被统称为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群体包括与中国邻接国家的民族,例如,在我国的东北部,朝鲜族人口众多;而在黑龙江以及新疆的北部地带,俄罗斯族的分布相对集中;在广西地区,则居住着众多以越南族群为主体的京族人民。然而,在这些多样的少数民族中,为什么我们没有归类出日本族呢?
中国和日本是紧密相连的近邻,两国之间的交流历史悠久且丰富多彩:包括传说故事中徐福寻找不老仙药而渡海到日本的故事,还有作为历史见证的“汉倭奴国王”金印,以及正式的外交互访如唐朝时期的遣唐使。当然,自明朝时期起,日本对中国的多次侵犯也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然而,由于移民等因素,来自中国周边国家的一些民众进入我国境内,逐步形成了跨国界的民族群体,并渐渐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成为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跨国民族的形成与人口流动紧密相关,中国境内居住着数个这样的民族,它们在国界之外是其他国家的主要民族群体。这些群体包括朝鲜族、蒙古族、俄罗斯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哈萨克族和京族等。尽管它们在中国的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但在邻近国家中,它们占据了主导地位。以朝鲜族为例,中国境内居住着约170万朝鲜族人,而全球大多数朝鲜族人集中在韩国和朝鲜的朝鲜半岛。历史上,一些朝鲜族人迁移到了中国的东北地区,并在那里生根发展。蒙古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的北部地区。尽管蒙古国视蒙古族为其宗主民族,但实际上全球约有63%的蒙古族人口居住在中国。
尽管日本距离我们的国家相对较近,并且在历史上与我们有着密切的往来和复杂的关系,但在我国56个民族中,却没有一个被称为“日本族”或“和族”的民族。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塔塔尔族,人数仅为3600人左右,而日本的主体民族“大和族”人口总数超过了1亿3000万。这引人思考,为何在我们国家境内,甚至没有几千人标识为这一民族呢?
为了解答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先掌握民族的定义,以及我国对民族的认定方式。在我国的框架下,民族被视为一个拥有相同语言、书写系统、传统习惯、历史背景、文化、地理位置、经济生活方式等特点的集体,并且这个集体成员之间存在着心理上的归属感和共同的政治目标。尽管日本人拥有独特的语言、文字、传统、习俗、历史和文化,但他们在我国的范围内并未建立起稳固的定居点和显著的人口集中,同我国的其他民族之间也缺乏建立起深厚的联系和团结,同时,他们也未曾明确表示愿意成为我国的一部分。
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对中国的东北三省施加了实际控制,并且行动变得更加肆意妄为。先前他们至少还会以建设工厂、开拓荒地为名进行侵占,但随后他们便摒弃了所有伪装,公然行事。大量的日本移民组成了所谓的“殖民团”,在日本关东军的支持下,他们强行驱逐当地居民,霸占了他们的家园。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北三省的原本风貌日渐消逝。曾经的繁华街市和宁静乡村被新建的日式建筑和工厂所替代,而那些散发着浓郁本土文化气息的建筑物,如同风中残烛,逐渐在侵略的阴影下消失。在日本关东军的铁蹄之下,中国人民的生活变得越发艰难,他们的土地、财产乃至生命安全都受到严重威胁。
在日本的严密控制之下,东北的资源被大量掠夺。森林被滥伐,矿产被过度开采,河流被污染,这些生态破坏对当地的环境和居民的生活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日本移民的“殖民团”不仅占领了土地,还将当地人民纳入了他们的劳动体系中,强迫他们从事极为艰苦的工作,如同奴隶一般。然而,即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并未消减。他们在日本的铁蹄下坚持自己的信仰和文化,秘密地传承着民族的火种。
在日本战败后,中国实施了首次对日侨民的甄别工作,将新发现的日本侨民人数与已注册的785,000名日侨合并,总数达到了1,400,000人,并将他们全部送返日本。到了1952年,中国再次开展了侨民甄别活动,通过这一轮甄别,又有100,000名日本侨民被识别并遣返至日本。虽然大部分人被送回了日本,但是一些日本“开拓团”的成员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在中国定居下来,特别是那些被称作“日本遗孤”的孩子们。
这些孩子们要么因为父母丧生,要么因为父母在逃难时弃子而成为孤儿。大多数这些无家可归的日本儿童都被中国的善心人士所领养。目前,我国境内的大和民族已经极为稀少。那些未被明确识别的和族群体成员,早已习惯了使用汉语,身着汉族服饰,并积极融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因此,在我国,名义上似乎应当存在的日本族这一少数民族群体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