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安全”打底的“智驾”才是用户想要的,电车车主秒懂

科技web 2024-07-11 20:22:45

上个月,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透露,特斯拉的完全自动驾驶(FSD)系统即将迎来新版本——FSD v12.4.2,会带来更加流畅的驾驶体验。一石激起千层浪。几年前中国引入了特斯拉这条“大鲶鱼”,激发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活力,现在国内新能源渗透率已经超过油车。在智驾领域,类似的一幕正在上演。

有意思的是,以特斯拉和头部新势力们“开卷”、传统巨头跑步跟进的智能驾驶领域的军备竞赛还远未到大局已定的时刻,各个品牌的花式宣传也让没有专业背景知识的消费者们看得云里雾里。与之相反,社交媒体上屡见不鲜的是某某品牌新能源车碰撞、起火、刹车失灵等事故,一再刺激公众敏感的神经。

关键时刻刹得住,AEB系统的效能和可靠性很重要

虽然大家都知道现阶段没有任何一项技术能够保证百分之百的安全,但谁都不希望成为那极少数的“倒霉蛋”。就算厂商把自家产品的安全功能宣传得再好,网友还是希望听到来自车主实际用车场景中发生的真实案例,也更关注媒体作为第三方能够给予客观、真实、专业性的报道。

刚好,我们有几位小伙伴是阿维塔的车主,他们所在的车友群这段时间的热点话题都是和碰撞安全相关。很多汽车小白都迫切想知道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或者遇到车辆起火该怎么应对,自己的车能否在关键的时刻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受车友们的委托,我们邀请了德国工学博士、汽车电子安全所(AESL)所长贾晋先生,进行一次别有趣味的“拆车讲解”,为大家带来一场深入浅出的汽车安全碰撞主题“小课堂”。

汽车安全主要分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大维度。专家认为,想办法先让车不被碰撞或者尽量降低碰撞发生时的速度,这就是主动安全核心功能之一的AEB即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的重要职责。

AEB是汽车工业史上最早开发的辅助驾驶功能之一,是指汽车检测危险或检测驾驶员在危险情况下缺乏响应能力时,在这种情况下,汽车将自动实施制动,即使不能避免碰撞风险,也能将碰撞风险程度降到最低。这可能发生在停车、变道或前向碰撞检测(包括行人等)期间。有时AEB也称为前向碰撞感应。

不过,这道关键的安全防线并不能完全帮助车辆避免碰撞。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专家解读AEB只是人驾状态下的一项辅助功能,实际道路交通环境很复杂,存在可靠性、有效性的问题。况且,AEB不一定能感知到所有障碍物,即便感知到了,算法也不一定覆盖得了全部类型的障碍物,还有刹车制动效果也受到地面附着力、车速等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用户把AEB定位到辅助角色上,那这套系统就很有用,并且不同的AEB能力也有强弱之分。比如阿维塔11,全系标配行业独有的三激光雷达,感知能力几乎是目前车规级中最强的,除了常规的障碍物,一些非规则的障碍物,如洒水车、罐车等也能识别。在C-NCAP的评价规程中,阿维塔11的AEB系统获得满分38分的评价,这套系统的适应性很强,在光线不好的夜晚都能够轻松应对静止前车、运动前车、行人、鬼探头等复杂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C-NCAP针对AEB的评价规程,对车速的要求最高是60km/h,而阿维塔11搭载的AEB系统有合理的减速度曲线设计,并且可以在30-130km/h时速范围内工作。专家表示,考虑我国道路限速最高是120km/h,阿维塔11搭载的AEB基本就可以被理解是全速域AEB了,是能减少发生高速碰撞概率的,这已经很优秀了。另外,该车配有碰撞预警功能,有灯光、声音或振动提醒。这就意味着,如果驾驶员在得到系统提醒后就采取人为干预,也能降低高速碰撞风险。

碰撞后能够尽快逃生,底层逻辑和安全冗余很重要

当然,如果主动安全没有守住防线、碰撞无法避免,这时候车辆的被动安全和关键设计就得确保司乘人员可以随时撤离车辆。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车在发生事故后车门却无法从外界打开,这是大家关注的另一个焦点。在网络上大家也能看到很多类似事故,车辆在燃烧,车内的人却打不开“求生之门”。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悲剧呢?对此,专家解释称,门锁自动解锁需要接到解锁信号,供电也要保证,低压电来自蓄电瓶,经线束供给门锁装置。如果碰撞后蓄电瓶坏了或输入信号的线束坏了,门锁就不能自动解锁。

据专家介绍,在设计之初,厂商会按经验、法规、C-NCAP、C-IASI等的要求,针对性保护蓄电池、线束,尽量把它们安置在安全的地方。比如,阿维塔11 的蓄电池就是布置在后舱的。经过现场查验线束,专家发现这台车的碰撞信号有冗余备份,当一条线路出问题,另一条线路可以持续提供信号保持工作,能提高车门自动解锁的概率。

不仅如此,阿维塔11在发生碰撞后会有一套应急执行动作:引爆气囊,下高压电,四门解锁,解儿童锁,弹开门把手,窗户微降,双闪报警,自动拨打ECALL,还会禁用车内闭锁功能、防止慌乱情况下误触。这套应急逻辑在专家眼中很合理。该车还提供了机械式应急开门方案,有备用的机械拉手,拉一下就可以轻松打开车门。专家认为,机械拉手的设计不仅符合C-NCAP、C-IASI等法规要求,更是多数事故场景下的必备装置。

写在最后:

出行安全是永恒的命题,在现阶段,智能驾驶辅助技术还不能完全代替人驾,我们也不能把安全完全交给算法。所以,车友们在选车、用车前也一定要先认真了解车辆功能及使用的条件,更要遵守交规、安全驾驶。

0 阅读:15

科技web

简介:感谢你这么好看还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