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局势、大国重器、伟人故事、历史人物……皆是在历史长河中流转的璀璨星辰。想知道更多“星星”的故事吗?欢迎关注将令如山,我们将带您了解一个更为精彩的世界~
2017年,福特号航母完成舾装海试,进入美国海军序列服役。然而如今已经6年过去,福特号航母距离真正形成战斗力却依然遥遥无期。
福特号航母
作为对比,同样是采用了电磁弹射技术的福建舰,自2022年下水以来,预计在2024年即可服役,2026年即可形成战斗力。对此有人表示,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比福特号至少先进20年,这一言论是否属实呢?
福特号航母的电磁弹射福特号航母是美国海军福特级航母的1号舰,也是美国海军目前最新建造的主力航母。据公开数据显示,福特号航母满载排水量为11.3万吨,最大载机量80架,配备4座电磁弹射器。
福特号航母
按照美军的陆地测试,电磁弹射器比蒸汽弹射器的每日最大起降数量多出了30%左右,这意味着福特号航母的理论作战能力也会比尼米兹级航母多出30%。
然而,理论与实践总是存在差距,在实际服役后,福特号航母上的电磁弹射技术令美军叫苦不迭。
首先最大的问题在于,福特号航母的电磁弹射技术使用了中压交流电供电方案,但交流电方案存在供电不稳定的问题,这导致系统过载风险急剧升高。在福特号航母服役测试时,它的电磁弹射系统很容易发生短路以及电机烧坏的故障。
美军航母电磁弹射
2022年1月,美国海军发布了福特号航母起降测试报告,其中提到福特号航母每起降400余架次,电磁弹射器就会发生1次故障,这与航母建造前每4000余次发生1次故障的性能指标存在明显差距。
同时,在高强度起降测试中,福特号电磁弹射器连续4天运行的成功率仅有9%,如此高的故障率显然根本无法胜任实战任务。
不仅如此,福特号航母还存在另一个设计上的重大缺陷,那就是采用了飞轮装置储能方案。飞轮储能在技术上是一个比较成熟保守的选择,但缺点在于占地空间大,因此福特号航母为了节约空间,只能让4座电磁弹射器共用1套飞轮储能装置。
电磁弹射器
但这又带来了新的问题:一旦其中1座电磁弹射器发射故障,其余3座电磁弹射器也会“当场罢工”。结合福特号航母令人吃惊的电磁弹射故障率,这给它的服役生涯蒙上了巨大的阴影。
除此之外,福特号航母的电磁阻拦装置也存在故障率过高的问题,目前平均40余架次就会发生1次故障。
虽然阻拦装置出现故障并不意味着飞机一定会坠海,但每次降落都会令美军飞行员捏一把汗,同时对航母舰载机的起降效率也造成了不良影响。
福特号航母的甲板
福建舰更先进的科技树有人或许会问,既然电磁弹射技术在福特号航母上的应用令人堪忧,为什么福建舰却可以避免这些情况呢?说到底,这要归功于中美两国点了不同的科技树,而中国航母的科技树显然更加先进合理。
中国福建舰
在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器上,中国使用的是中压直流电供电方案,它相比美军的交流电方案技术难度更高,但直流电的供电能力比交流电更加稳定,因此电磁弹射故障率会明显减少。
在陆地测试时,中国制造的电磁弹射器创下了4000次弹射无故障的世界纪录。
对此,研发中压直流电力系统的马伟明院士明确表示:
直流电方案突破了系统频率限制,降低了对原动机调速特性的要求,大幅减小了设备体积和重量,提高了系统效率和供电连续性。
单论这一领域的技术水平,中国至少领先美国20年。
马伟明院士
对于美国点错科技树、使用交流电方案的做法,外界普遍分析认为,可能存在两种原因:
其一,美国在设计福特级航母时,认为交流电系统的技术难度更小,研发成本更低,因此选择了“更省事的方案”;其二,交流电系统在美国更加成熟,涉及的军工单位更多,因此在利益集团的影响下,福特号航母点错了科技树。
美国福特号航母
事实上,福特号航母相比福建舰落后的地方还不仅于此。
我们前面提到,福特号航母采用了飞轮装置储能方案,而且是4座电磁弹射器共用1套飞轮储能装置。
作为对比,福建舰采用的是电容装置储能,它虽然存在投切次数限制,使用寿命较短,但占地空间较小,这使得福建舰可以为每座电磁弹射器独立安装电容装置。
舰载机弹射起飞
也就是说,虽然电容装置的维护更换成本较高,但在实战中,它可以让福建舰的每座电磁弹射器互不干扰,即便其中1座出现故障,其余2座也可以继续运行。
从这个角度来看,只要能让每座电磁弹射器实现独立运行的功能,电容装置的成本即便再高数倍,也是值得的。
中国福建舰模型
总结而言,虽然福特号航母的排水量与理论战斗力都比福建舰更高,但由于美国点错了科技树,这些数据只能停留在纸面上,因此美国耗资130亿美元建造的这款新型航母一直非议不断。
而中国福建舰在技术上勇于拥抱创新,摒弃保守落后的选择,因此它未来的服役之路会更加光明。
参考资料
【1】福特级航母是残次品?电磁弹射用交流电,故障率极高至今无法解决
【2】中美航母电磁弹射方案的较量,福建舰超级电容储能完胜福特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