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同电影一样,也是科学技术的产物,它是以科技进步为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的。其中,使电视的科学研究大大前进的直接动力是“硒”元素的发现。“硒”是瑞典科学家贝尔兹列斯于1817年最早发现的。1842年,苏格兰人贝恩首次提出了用电来传输图像和文字的设想。直至1873年,英国科学家约瑟夫·梅发现了“硒”元素的“光电作用”特性,这才具备了发明电视的前提。
1877年,法国人塞列克应用光电效应和法国电器工程师布列兰发明的扫描原理,构想出最原始的电视发射系统。因此,塞列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电视”概念的人。
而电视产生图像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扫描技术,1884年德国工程师保罗·尼普科研制了一种光电机械扫描盘。1908年,英国的坎贝尔·斯文顿提出电视广播的基本设想。1923年,俄裔美国物理学家弗拉基米尔·兹沃里金发明了光电发射管,获得光电发射管的专利权。
1925年,英国发明家约翰·洛吉·贝尔德在尼普科的研究基础上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机械电视的雏形。同年3月,他在伦敦的实验室里接收到了明暗影调分明的图像,他楼下的勤务员泰顿有幸成为第一个上电视屏幕的人。1926年1月26日,他在伦敦公开作电视表演,出席观摩的有英国皇家协会会员和一名记者,表演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贝尔德也因此被誉为“电视之父”。
1928年5月,贝尔德又利用漂浮在大洋中的气球作为中转设备,完成了一次短波电视传送,把电视图像由伦敦传送到纽约。在其帮助下,美国纽约州一家广播电台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电视广播试验。虽然此次试验只有30分钟,但它却揭开了电视时代的序幕。
1929年,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首次试播。第一次公开播出的节目是著名工程师弗莱明的电视讲话。1930年,英国又开始试播有声图像,声音和画面终于能配合在一起向外传送了。同时,播出了作家皮兰德娄的剧作《花言巧语的人》(也译为《嘴里叼花的人》),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的电视剧。
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市郊以北6英里处的亚历山大宫,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正式电视台,并第一次正式播放电视节目。虽然当时只有100多部电视接收机,但它标志着电视事业的开端。这一天即为电视的正式诞生日。
其实,美国才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电视实验广播的国家。如上所述,早在1928年纽约就建立了第一座实验电视台,并于9月11日播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电视剧《女王的信史》(TheQueen'sMessenger)。至1937年,美国的电视台已经增加到17座。但是,由于法例规定电视台在经联邦电讯委员会批准之前,不得公开对外广播,直到1941年7月1日,美国的第一家商业电视台——全国广播公司的WNBT电视台才开始正式播出,并播出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商业电视广告——关于布洛伐手表的广告,名为“布洛伐报时”,每一次播出收费是9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国的电视事业都陷入了停滞状态。英国电视台自1939年9月停止,便开始了长达7年之久的停播。美国经常播出节目的也只有6家电视台。
然而,电视技术的开发和研制却一直没有中断。贝尔德于1928年传送黑白电视之际,也在进行着彩色电视的试验。因影像清晰度较好,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其中,成就卓著的是美国,但负责试验研究的不是美国人,而是匈牙利人彼得·戈得马。他1933年来到美国,1936年起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研究所任职。他曾在声学、电视学、电影摄制等方面有150多项发明,特别是1954年,他进行的彩色电视试验又获得了成功。于是,美国正式开办了彩色电视,并成为全球第一个开办彩色电视的国家。因此,世界电视事业的重新起飞始于1955年,那时开办电视的国家已增至20个。
1956年,美国安培公司研制出四磁头的磁带录像机。从此,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此前的电视节目制作有两种方式:一是用电影胶片拍下来,经过冲印后再用电子扫描播出;一是通过摄像机,直接把信号播送出去。前者不能即时播出,后者不能记录和重放。录像机能解决这两个问题,因而它的发明和普及,被称作电视史上的一次革命。
真正为电视事业的腾飞插上翅膀的还是通信卫星的使用。由于电视广播采用的电波是超短波,频率很高,每秒30兆赫(每秒100万周的频率为一兆周,也叫一兆赫)。它的性能如光线一样,基本上是直线传播的,会受到地形和山高的影响,不能传送很远。在有卫星之前,电视转播有两种形式:一是铺设地下电缆,连接到遥远的地方,电视信号通过电缆传送;一是设立微波中继站“接力”传送。这两种办法,既耗费金钱,传输效果也不理想。于是,专家们设想在空中设置中继站。
实际上,早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就有人提出了用同步卫星当中继站的设想。英国的工程师克拉克于1945年5月在英国的《无线电广播》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太空转播站”的文章。他提出在距离地球23300英里(1英里=1.6093公里)的高空,施放3艘等距排列的太空船,使其运行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相等,这样全球均可在3艘太空船的电波覆盖范围之内,从而建立普及全球(除两极之外)的国际电讯网。可是,这篇文章在当时除了得到15英镑(1英镑=1.517美元)的稿酬外,并未引起社会的任何注意。人们普遍认为这不过是个科学幻想而已。殊不知,12年后这种“幻想”却真正地变成了现实。于是,克拉克也被人们誉为“通信卫星之父”。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太空时代(卫星时代)的到来。而之所以能够开辟卫星时代,恰如美国大众传播学者施拉姆分析的那样,与以下三个方面密不可分:一是火箭的发明。最初人们认为人造卫星无法实现,最主要的理由是无法将庞大的卫星送入遥远的太空。而火箭的发明,已使人类能将数以吨计的物体送入太空。二是半导体技术的发明。过去的电子设备,一般都采用真空管,体积庞大且笨重。20世纪50年代初,半导体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使各种电讯设备趋向小型化、微型化、集成化。这样,通信卫星的体积和重量就会变小变轻,减少了运送的困难。三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1946年)。据资料记载,第一台计算机足足占满170平方米的空间。航天技术所涉及的数字大都是天文数字。卫星轨道的计算,地面对卫星的指令遥控等,这些数据用人工是很难做到精确无误的。差之毫厘,谬之岂止千里。一个数字不精确,就会给整个发射工作带来灾难性的损失。而电子计算机则可使运算简化且精确,确保发射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美国也不甘示弱,于1958年1月31日发射了一颗人造卫星。但它们都不是通信卫星,尚处于试验性阶段。
1962年7月10日,美国太空总署用“雷神三角式”三级火箭,从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发射一颗横跨大西洋的通信卫星——“电星1号”。这个卫星是一个空间转播站,是世界上第一颗用于通信的人造卫星,其成功地进行了洲际通信,第一次使电视节目从外层空间转播到地球上来。当时美国总统肯尼迪说:“我知道今天的记者招待会实况将通过‘电星’卫星向大西洋彼岸的电视观众转播,这又一次表明我们是生活在一个不平常的世界里。”
但是,“电星1号”绕地球一圈大约需要2个小时,卫星与北美、欧洲大陆保持视距(覆盖)传播的时间,一次只有20~30分钟,即利用卫星转播电视节目只有在该卫星飞往它们的上空时才进行(把天线对准卫星进行通信),然后再需等2个小时左右,才能进行下一次的传送。这种移动式卫星,不宜用于卫星通信,还不是克拉克所设想的那种同步卫星。
1963年7月,美国把“辛康2号”卫星送入同步轨道,但这颗卫星与赤道有倾斜角,还不能完全“静止”,而是在同步轨道上的某一点作南北大幅度游移。
直到1964年8月,美国才成功发射了真正的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辛康3号”。它向全世界大部分地区转播了在东京举行的第18届奥运会的电视实况,图像很好,使人们认识到卫星电视的实用价值。
1964年10月,由11个国家签署成立国际电信卫星财团,总部设在华盛顿(1973年改名为“国际通信卫星组织”)。1965年4月,该财团成功发射了半试验半商业的同步通信卫星,即第一颗商业通信卫星“晨鸟”,开始进入实用阶段。我国是1976年加入该组织的。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1970年4月22日发射成功的;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了一颗同步通信卫星;1986年2月,又在四川省西昌发射场发射了一颗广播电视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