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液体电池上难以实现的高安全、低成本、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和长寿命之间的平衡,或将在全固态电池上实现。虽然从液态锂离子电池到全固态电池的技术高峰要攀登多久,业界并没有准确的答案,但已有的共识是:固态电池技术的突破带有很强的颠覆性,固态电池的兴起与落地,将深度影响全球主要经济体在多个产业领域的竞争态势,尤其是在动力电池方面。
固态电池的产业化进程正朝着多方设定的2030年节点稳步推进,其研发、生产需要在材料、设计、制造、集成等方面进行突破,不同的技术路线主要由不同的固态电解质进行区分。固态电池产品可于电动汽车、储能、可穿戴设备、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并带来颠覆性的变革,更被视为电动汽车的理想电池。
动力电池技术的发展是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技术高地,而全固态电池是公认的下一代电池,是下一代电池技术竞争的关键制高点。为大幅提升自己在电动车时代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布局固态电池技术成为各个主要经济体以及相关企业的必然选择。
全固态电池有望在2030年实现规模化量产,则未来数年是各方进行技术研发、博取未来竞争优势的关键窗口期。目前全球范围内固态电池仍处于研发和试制阶段,因各主要经济体对于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选择差异而处于不同的进度。具体来看,欧美国家主要以自主研发固态电池技术的创业型公司为主;日韩以传统车企与电池企业合作开发为主;中国企业研发投入巨大,且以科研机构或院校为支撑,产业化进程较快。
与日韩及欧美国家相比,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最大优势在于坚定的能源转型决心和巨大的国内市场规模,能够给各条技术路线提供发展和试错的机会,这对于技术路线多元的动力电池产业现阶段拓展更为有益。全固态电池规模化量产道阻且长,目前,含有少量电解液的半固态电池在安全性等方面较液态锂电池有所提升,并已实现量产装车,其主力正是中国企业。
固态电池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庞大的市场土壤与产业链环境,这正是中国企业的优势所在,随着中国企业和机构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研发投入持续增长,且成果渐出、协同进击,这使得各方调高了对国产固态电池研发进度及未来出货量的预测。
固态电池的每一步进展都牵动各方心绪,其发展前景可期,但仍存在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不及预期影响固态电池需求、原材料特别是稀有金属价格大幅上涨、其他技术路线冲击现有技术储备等风险。
全固态电池能否尽快应用于车辆,不仅取决于研发端的进展如何,还需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相关企业需深入挖掘具备核心竞争实力的全固态电池技术方案,结合开发、量产成本等因素,全面评估全固态电池装车的必要性与合适的时机。
我国能否顺利闯过固态电池技术和量产的关口,是确保我国实现汽车强国、保持全球领先地位的关键。而在该领域的创新与“守拙”之间,需要避免左右摇摆、顾此失彼,确保在推动全固态电池产业化的同时,不影响当前的动力电池产业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