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香帅。
这两年,我很喜欢到海边呆着。尤其晚上,沙滩上没有人的时候,万籁俱寂,你可以清晰地听见潮水的涨落,就像海呼吸的声音。
今天是2024年10月19号,农历九月十七,我想在这潮水的呼吸声中,跟你聊聊,这一年我所看到的,我们这时代水流的方向和轨迹。
欢迎来到2024年“共潮生·香帅年度展望”。
我记得2020年底,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做《2020年改变了什么》。我记得里面是这么写的:
“2020年,对全球和中国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拐点。全球思潮左拐,从更注重增长效率转向注重分配公平;全球经济的头部效应将更加突出,分化将更加严重;全球政治格局的稳定和平将被分裂与高度不确定取代。”
所以,文章最后我有点感慨地说,“2020年后的未来,最确定的是:如果你是一个40岁左右的人,那么你的前半生和后半生将完全生活在不同的世界格局之下。”
真的是一语成谶。而且我们会发现这个“不同”比所有人预期的都要激烈。
写这句话的时候,是2020年11月,距离现在过去整整4年,当年刚满40岁的中青年已经变成44岁的中年。
说到这个年龄,今年我有个有意思的经历:有次给企业家团体上课,现场问了一下大家的年龄结构,很巧,44岁正好是中位数,最小的29岁,最大的是58岁。也就是说,现场一半企业家生于80年到95年,另一半是66年到79年。
66年到95年,这是个很有意思的年龄段,因为中国5500万多家民营企业老板或者管理层中,绝大部分属于这个年龄阶段。所以我在现场跟他们说,你们这个年龄段的民营企业家直接关系着中国经济的好坏。
因为民营企业贡献了全国82.84%的就业,65%的GDP,57%的企业税收,51%的进出口.......你们这个群体的预期和行为影响着4.5亿人的就业,50万亿的GDP,15万亿的进出口……
说实话,其实这些数据也支撑着我,让我对微观的中国经济保持乐观。
为什么?
因为这个群体有积累,有经验,但同时又还年轻,有冲劲,又不想躺平。
企业家不躺平,企业就有盼头,企业有盼头,中国经济就有希望。
那问题来了,站在2024年末这个时间节点上,如果一个人他不躺平(或者说不想躺平)的话,未来能干什么,又该怎么干呢?
这,真的是灵魂拷问。
所以今晚我试着跟你一起,去找一下和答案有关的线索。
2024年,如果一个人他不躺平未来能干什么呢?我猜很多人会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出海。
今年人人都在讨论出海,但出海其实是个典型中文表达,意义非常宽泛模糊。TEMU,SHEIN搞跨境电商叫出海;安踏收购了始祖鸟FILA也是出海;比亚迪在泰国、墨西哥建厂,这肯定是出海吧;蜜雪冰城开到了东京、悉尼,还是出海。
这些现象在英语都是有独立表达的,比如跨境电商是cross-border e-commerce,像安踏是海外并购(off-shore M&A),比亚迪是海外建设产能(overseas manufacturing)——但是在我们中文里统一被定义为“出海”。
为什么他们都叫“出海”?
仔细琢磨一下,其实挺形象的。中国是大陆文明,“海洋”对我们来说是远方,是外面的世界。从郑和下西洋到百万华人下南洋,中国人出海,一直是一部远行去寻找新生存空间的史诗。
所以,今天中国企业出海也一样,是中国产品,产能,资产,人力,和中国供应链寻找全球市场,拓展生存空间的历程。
解决了出海是什么的问题之后,我还有一个困惑。为什么是2024年这个时间节点上,“出海”成了一个全民性话题?
在我的记忆里,其实企业出海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
第一个阶段是90年代,当时有些央企去南美买矿山,1999年海尔在美国南卡建第一个海外工厂;
第二个阶段是2001年入世后,制造业崛起。像华为,申洲国际这样的企业海外扩张,全球市场占有率一下子变得很高;
下一个阶段就是2008年后。金融危机之后欧美企业估值很低,中国企业兴起过海外并购,像万达收购AMC,三一收购全球混凝土搅拌机龙头德国的普茨迈斯特,都是标志性交易。很多人说,中国企业在全球的存在感增强就是这个时候开始的。
再下一阶段就是2018年前后,因为国内劳动力成本升高和贸易摩擦的缘故,大批企业开始往越南等地设厂。
这么一梳理就会发现,过去的几十年:每个阶段中国企业出海都有很强的时代色彩,是当时政治经济环境和企业生存状态的缩影。
那当下呢?
从2022年到2024年,中国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内需不足。
今年听到太多凄风冷雨的故事,商场门可罗雀,餐饮纷纷关店,研究生抢着去送外卖,失业裁员减薪天天见……但是不管有多少故事,所有这些在宏观经济学家眼里,就是四个字:需求不足。
什么叫需求不足?
如果生产的东西没人买,价格就会下降。所以一个经济体需求不足的核心表现就是价格下滑。像咱们中国这样的经济体,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如果低于2%,就算是需求不足——中国CPI低于1%都已经18个月,在负数区间共计5个月。怎么算都是持续的严重需求不足了。
需求不足就需求不足吧,为什么宏观经济学家们天天嚷着要解决需求不足问题?
因为需求不足,就意味着机会不足,机会不足,市场更卷,企业利润就更低。企业利润更低,员工收入更上不去,需求更不足……然后会进入一个负向的循环,整个经济从局部需求不足蔓延到全局性的需求不足。
这种痛苦在座的每个人都会有体感,那企业怎么办?想办法去找新生存空间,找不到内需就找外需:2023年50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64%的企业披露了海外收入。其中海外收入已经占了A股公司总收入的近1/5。
在当下,对企业来说,这么高的海外收入算是救赎,对吗?但在国家层面则未必,因为这些海外收入来自出口,出口太多,会引起贸易失衡。
又是一个新名词,什么叫贸易失衡?
举个例子,两个国家,A国和B国做生意。A国卖了100块钱猪肉给B国,这叫出口,赚了100,从B国买了80块钱大米,这叫进口,花了80。出口-进口=20块。
站在A国视角,这20块就叫贸易顺差,从B国视角,这就是贸易逆差。
本来20块钱的贸易平衡不是问题,对吗?但是,现在A国养猪行业越来越发达,猪肉又平又靓,B国商家拼命买,最后A国出口1000块钱猪肉到B国,但还是只从B国买80块钱大米——那现在A国贸易顺差就变成了1000-80=920块,同样的,B国的贸易逆差也变成了920块。
这就叫贸易失衡,两边贸易额差距太大,失去了平衡。
但是有人会问了:A国赚了外汇,B国消费者吃上了便宜的好猪肉。这不是挺好吗?
这话没错,但一个硬币都有两面。
因为A国出口的猪肉太便宜了,B国的养猪业都干不下去,养猪的,杀猪的,买饲料,做饲料的,都没工作了,他们的怨气很大,就找政府投诉了。
然后B国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