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时10年战死30万人,中国终于啃下这块硬骨头,从此多了百万领土

黄土风情 2022-12-08 22:03:09

秦国的由来是因为祖上给周王室养马颇有成效,于是被周孝王封到了秦地。春秋战国时期,原本羸弱的秦国经过一系列的变法改革,逐渐变强,最终吞并其余六国,实现大一统。

著名的商鞅变法中,影响力最大的莫过于军功制度。有军功就可以直线晋升,这就极大地鼓舞了士兵们的战斗士气。自从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在战争中的胜率奇高,基本上是鲜有敌手的。

可是,如此神勇的秦军后来居然在一个小小的百越军面前栽了个大跟头。秦始皇在灭掉六国,实现统一后,依然野心勃勃,于是他将目光转向了南方,也就是百越。百越指的是闽越东瓯(闽浙一带)、扬越(湘赣一带)、南越西瓯越(粤桂一带)等,合称百越。

一开始在先秦时期,由于岭南和中原地理位置相隔甚远,来往交流也就少了很多。后来还是地理相对靠近的于越与中原有了沟通和交流,于越还曾经成为过西周第二任君王周成王的座上宾。

到了战国时期,岭南所产的象牙、象牙和翠毛等都成为中原诸国贵族争相追求的奢侈物件。根据史书记载,秦始皇发兵百越就是为了得到那里的奇珍异宝。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遣屠睢领兵五十万一路往南方进发,意在一举拿下百越。原本以为五十万士气高昂、装备精良的大军压境,胜利会如同以往一样,是轻而易举的一件事。

但是,由于百越之地自然条件复杂,其他地方秦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唯独栽在南越西瓯一带。秦军初来乍到对地形环境又不熟悉,再加上,百越军利用对地形的熟悉,采取化零为整,灵活作战的战术。虽然人少,但军队战斗力也是相当的彪悍。

向来无往不利的秦军居然被整得疲惫不堪,寸步难行,最后连百越军的主要活动区域在哪里都没摸清楚。后来,秦军不但被百越军破坏了粮食供应渠道,秦将屠睢还命丧于现今的桂林一带,几近三十万秦军折损于此次战役之中。

与北方成片的平原不同,我国南方多山地丘陵,交通非常不方便,根本不利于秦军进行长时间的作战。原本粮食输运就困难,现在渠道还直接给丢在敌人手中,秦军伤亡惨重,眼看着就要危在旦夕了。

秦始皇为物资的运输想了很多办法,但都行不通。后来在巡游湘江之际,忽然想到一个方法。于是,秦始皇当机立断,大手一挥下令监御史史禄带兵十万赶赴百越,耗时多年竟然真的凿出一条水渠来。

这条水渠就是大名鼎鼎的灵渠,它连接了湘江和漓江,这样可以将中原的物资和军队一路顺着水路,畅通无阻地运送到岭南。这条灵渠使得南北之间的地理隔阂被打通,中原和百越之间在经济和文化上交流也更加频繁,各族之间的融合也日渐加深。

公元前214年,灵渠完工,正式通航。经由灵渠,粮草的供应得到保障后,秦始皇在剩下二十万军队的基础上,整合了一些囚犯和商贾们,意欲再次攻打百越军。

这次和上次是完全不同的局势,对于地形和环境,秦军已经了如指掌,在兵力和装备上也占有绝对的优势,也再不会粮食供应断绝的情形了,可以说秦军占据了几乎所有的利好条件,百越军败局已定。

当年,秦军就攻下了岭南,设立桂林、象郡和南海三郡,至此,秦灭百越之战,为中国贡献了百万领土,将百越一带百万领土正式纳入秦朝的疆域之中。从秦朝的角度来看,对于百越的征战,实属可以但没必要,最后的收益没有大于战争给秦朝带来的伤害。

对百越发起战争也是让辉煌一时的秦朝迅速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从中华文明的长远发展来看,秦朝征伐百越的作用是积极有益的,这使得中原文化和岭南文化得以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共同造就了源远流长又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为了稳固对于南方的统治,秦始皇也就让这支战斗力极强的秦军留在百越。他们与当地百越人融合,也就形成了后来威震天下的广西狼兵。在明朝时期,就有了广西狼兵雄于天下的称号。

在抗日战争中,几乎所有的关键性战役都有桂军的身影。其中最为痛快的就是台儿庄大捷。其带领者正是桂军的灵魂人物,李宗仁。这次战役共歼敌万余人,也是国内抗战迎来首次的胜利。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