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默杀》谈电影视角,为什么观众不想再看“受害者特写”?

七话影视 2024-07-10 00:29:36

一边是票房直线飘红,成为暑期档悬疑片又一小爆款。

另一边是争议飙上热搜,部分网友对片中凌虐受害者的镜头很反感。

这片是被称为暑期档最大尺度的悬疑犯罪片《默杀》目前的处境,从商业角度,它相当成功,导演柯汶利有望重现《误杀》的辉煌。

但从口碑角度,《默杀》得到的反馈便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了。

喜欢的观众认为《默杀》罪犯情节够敢拍、暗黑元素够敢写、复仇情节够畅快,拍出了《涉过愤怒的海》没拍父亲真正动手复仇。

不喜的观众则认为《默杀》沿用了陈思诚的悬疑套路,不断通过热门社会议题、爽片套路及视听效果给观众堆积情绪炸弹,却并没有真正思考问题的本质。

而让网友吵上热搜的点,则是电影镜头视角。

《默杀》里的角色不是恶就是惨,要么就是又惨又恶,所以凌虐的镜头很多,不仅被凌虐的受害者量大,镜头也不约而同地对准了她们被虐的凄惨特写。

这刚好踩中了很多网友抵触的“影视作品喜欢将镜头对准受害者而非施暴者”雷点,很多观众既感受不适,又对导演们固执的“癖好”逐渐失望愤怒。

然,也有支持者认为“《默杀》镜头对准被虐的受害者”是断章取义,因为电影里施害者同样又被报复的镜头,导演只是平等的把所有人遭遇都拍了出来。

客观来说,《默杀》是优点与缺点并存的作品。

若深入讨论其缺点,七话觉得这部电影更大的遗憾,是太重视堆积了元素,却没有真正挠到问题痛点。但,舆论更受争议的,显然是镜头问题。

无论支持者是否认为导演镜头“平等”,无论舆论是否有扩大问题的成分,都不可否认一个现实,对准受害者的镜头,切实地让很多观众感到不适。

这不是大众针对《默杀》一部电影的指控,更不是针对导演性别的指控,而是纯粹同类镜头与设计,是很多观众一直想要淘汰,希望改变的。

前期张艺谋女儿张末的电影《拯救嫌疑人》,便遭遇过类似的批判,电影揭开真相时刻意闪回死者被强暴的镜头语言,同样不被认可。

也许舆论存在粉黑大战的推波助澜,但多部电影因同样的问题被质疑,显然是大部分普通观众的声音,那么今天我们便聊聊:

为何当下观众非常抵触影视作品将镜头对准受害者?

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先要回顾一下影视行业过往的“镜头习惯”。

老一辈导演,无论中外,大多都很喜欢在拍摄犯罪情节时将镜头对准受害者,观众能在镜头中看到受害者的绝望、悲惨以及各种让人不适的凌虐细节。

尤其当受害者是女性时,要么会有被强暴的剧情设计,要么会有被凌虐的镜头,要么两者都有,如今在短视频平台,甚至能搜到相关元素的老电影CUT。

对受害者遭迫害过程的刻画,似乎是为了让观众共情受害者,在视听语言下了解他们的痛苦,从而将情绪转化为对加害者的愤怒,迫切希望能惩制加害者。

但,想要达到这种效果,只有把镜头对准受害者才可以吗?

并不是。

这一点,《不要对陌生人说话》已经给出证明。

导演将镜头对准施暴者,让安家和成了8090后的童年阴影,我们与受害者一样沉浸式体验恐惧,又看到了施暴者的丑陋卑劣。

想要拍出小女孩被恶魔迫害的绝望害怕,有时候只需要拍出恶魔真实的模样,便能让观众感同身受,施暴者的恶,更能让观众与受害者共情。

当存在更有张力的镜头语言时,导演们仍旧沉浸于拍摄受害者特写,而这些受害者特写在让观众共情受害者的同时又存在不适,很难不让人怀疑其目的。

更让观众逆反的是,沉迷于受害者特写又存在很多有争议的影响。

它间接满足了部分人的恶意凝视

经历过弹幕无审核阶段的网友,应该还记得曾经在网上很火的“趁X党”,这些人偏爱的,恰恰便是目前网友很反感的受害者被虐镜头。

即使当下网络已经实名性,“趁X党”仍旧顽固地根植每一个有特殊镜头的影视作品,他们并不会与受害者共情,更多的是享受受害者被凌虐的感觉。

七话相信大部分导演的本意都不是为了满足某些人的恶意凝视,但在长期镜头拍摄取向的影响下,很多影视人对作品的刻画,往往会带着不适色彩。

张末的《拯救嫌疑人》便是典型代表。

如果说《默杀》中受害者被虐的镜头还有着情绪炸弹作用,那么《拯救嫌疑人》受害者被施暴的闪回,纯粹便是画蛇添足,甚至存在软色情性质。

除了能给“趁X党”带来狂欢,毫无意义。

受害者特写,会让观众忽视加害者

当镜头特写对准受害者时,观众会与其共情,会憎恨施暴者,但同时,也会不知不觉中降低施暴者的存在,更多的关注受害者痛苦的模样。

很简单的例子,我们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因为牢记安嘉和带来的恐惧,但看完《默杀》再回忆一下,有几个人能记住电影里几个施暴者的特征?

大家更多记住的,是受害者被凌虐的样子……

这些,对普通观众来说可能不会有太多负面影响,对模仿者来说,又是另一重的狂欢,有时候,电影开拓的可能不是对问题的思考,而是施虐的花样。

文艺作品给大众的潜意识留存,很顽固

当某一类苦难或者人物形象反复在文艺作品里出现时,无论我们是否认可,有时候都会受到一定影响,很多时候会重复着一些刻板且不利于受害者的印象。

比如,影视剧很喜欢拍摄女性受害者被侵犯后第一时间选择洗澡的镜头。

编剧面对这些设计时,总是习惯性让角色呈现出一种“我很脏,我脏了,我必须洗干净”的氛围感,如果有人质疑,他们会说,现实中有很多受害者都是这样的。

可深入了解类似案例的观众也应该了解,受害者被侵犯后洗澡会消毁关键证据,这恰恰是很多加害者逃脱法网的关键,受害者洗澡,把加害者洗干净了。

这种情况下,影视作品仍旧执着于地将“洗澡”刻画成受害者必走流程,很容易给现实中的人留下潜意识痕迹,让人们在遭遇问题时无意识给出错误答案。

七话曾经给一位年轻的小说作者捋过文稿,发现她在写反派想要迫害女主,或者女主想要回击反派女性角色时,非常偏爱用让异性去侵犯对方的方式。

当时读到这些情节很不理解,但因为那位作者很年轻,年轻到这不可能是她的癖好或恶意,于是便问她为什么会想到用这样的设计。

对方的反应七话至今记忆深刻,她很懵,是那种完全没想过这个桥段有什么问题的懵,因为:她从小到大看的同类小说,很多都是这么写的……(影视剧其实也是这样)。

文艺作品不断的渲染下,即使完全没经历过人性险恶的年轻人都产生了一种潜意识:“想要毁掉或报复一个女性,就应该就这种方式。”,这种想法,自带残忍。

当人们看到的镜头都偏爱对准受害者时,当人们看到的某一类受害者总是被采用某一类伤害时,当人们看到某类人群的复仇总是采用某种形式时。

除了当下的感官与情绪刺激,还可能会留下潜意识痕迹,刻板地去重复一些东西,就像网友批判对准受害者的镜头已久,可影视行业一直没有改的迹象。

除了一些导演有自己的顽固想法外,更多人可能只是在不自觉中做了习惯性的选择而已,他们下意识觉得既然现实存在这种情况,镜头便可以渲染。

却忽略了对真实的刻画不仅要让观众共情,还需要让观众牢记问题的源头在哪里,观众想要的,其实只是把更多镜头对准恶,而不是可能带来负面影响的猎奇。

0 阅读:77

七话影视

简介:追剧狂人,带你关注新剧、老剧、经典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