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原总后勤部政委,1988年被授中将,6年后晋升上将,享年86岁

虎行小天下 2024-06-19 06:49:17

周克玉,这位在军队文艺界中独树一帜的领导者,是《铁军》杂志的筹建者。他的名字,不仅代表着一位军事文化工作者的卓越贡献,更象征着一种对军事文化精神的坚守与传承。在周克玉的引领下,《铁军》杂志凭借其扎实的军事内容、可靠的史料来源和质朴的文风,成为了军事文化领域的一面旗帜。

周克玉对《铁军》杂志的筹建,源于他对军事文化的深厚感情和对军队文艺工作者的深切关怀。他深知,在国家的安全与发展中,军事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他立志要创办一本能够全面反映军事文化、传承军事精神的杂志。在周克玉的倡导下,《铁军》杂志应运而生,成为了军事文化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铁军》杂志的创办过程中,周克玉始终坚持以军事内容为核心,以可靠的史料来源为依托,以质朴的文风为特色。他要求编辑团队深入挖掘军事历史,精心策划选题,力求每一篇文章都能准确地反映军事文化的精髓。同时,他还强调文章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广大读者传递军事文化的魅力。在周克玉的严格把关下,《铁军》杂志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认可。

周克玉在军队文艺工作者中享有崇高威望,这不仅源于他的卓越才华和深厚造诣,更因为他始终秉持着一种对军队文艺工作者的关爱和尊重。他关心每一位文艺工作者的成长和发展,鼓励他们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在周克玉的带领下,军队文艺工作者们团结协作、锐意进取,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军事文艺作品,为军队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周克玉还积极参与各类军事文化活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对军事文化的热爱和传承。他多次出席军事文艺晚会、研讨会等活动,与广大文艺工作者交流心得、分享经验。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开始关注军事文化、投身军事文化事业。

周克玉的一生,是对军事文化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铁军》杂志的筹建和发展付出了巨大努力,也为军队文艺工作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1929年,一个普通的年份,但对于江苏阜宁的一个贫寒家庭来说,这一年却意义非凡。在这个家庭的期待中,周克玉降生了。他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父母勤劳而朴素,生活虽然清贫,却教会了他坚韧不拔和正直善良的品质。

早年,周克玉便亲眼目睹了社会的种种不公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种种暴行。他深切地感受到了底层人民的苦难,对国民党反动派产生了强烈的反感。这种反感,不仅源自他对社会的观察,更源自他内心对正义和公平的渴望。

随着年岁的增长,周克玉开始思考如何改变这个充满不公的社会。在十六岁那年,他遇到了一个改变他命运的转折点。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革命的种子,这种力量深深吸引了他。他意识到,只有通过革命,才能真正地改变这个社会的现状。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组织,成为了一名年轻的革命者。

两年后,周克玉决定参军入伍,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献给革命事业。他深知,作为一名军人,将肩负着保卫祖国、抵抗外敌的重任。因此,他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战士,为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初,周克玉在后勤部门工作。虽然这个岗位看似平凡,但他却深知其重要性。他明白,后勤工作直接关系到军队的战斗力,只有做好后勤保障,才能让战士们在战场上无后顾之忧。因此,他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做到尽善尽美。

在后勤部门的日子里,周克玉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更培养了一种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他深知,作为一名军人,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更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这种作风,不仅贯穿了他整个军旅生涯,也影响了他后来的人生道路。

周克玉在后勤部门的出色表现,赢得了上级的认可和信任。他逐渐从一名普通的后勤人员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事干部,为革命事业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周克玉,这位曾在战场上英勇无畏的战士,在建国后的岁月里,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高度忠诚与责任。在参加渡江战役后,他率领部队成功进驻南京,并在此地担任了重要的政治职务。

渡江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周克玉作为其中的一员,亲身经历了这场波澜壮阔的战斗。他见证了战士们的英勇无畏和牺牲奉献,也看到了战争带来的苦难与创伤。这段经历,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中,使他更加坚定了为国家、为人民奋斗的信念。

进驻南京后,周克玉并没有因为战争的结束而松懈下来。他深知,作为一名军人,要时刻保持警惕和备战状态。因此,他继续努力学习军事理论和政治理论,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他也积极参与南京的政治工作,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

1955年,周克玉被授予上尉军衔。这对于他来说,既是荣誉,也是责任。建国后,虽然已经没有仗可打,但周克玉并没有因此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坚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政治素质。他深知,作为一名军人,要时刻保持战斗状态,为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1988年,周克玉被授予中将军衔,并被调到总后勤部工作。在这个岗位上,他更加注重实事求是、反对形式主义。他强调,后勤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为部队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保障。他要求后勤人员要深入基层、了解官兵需求,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在周克玉的带领下,总后勤部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他不仅注重提高后勤保障水平,还注重加强部队的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他倡导官兵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些举措,为部队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4年,周克玉晋升为上将军衔。在军界和社会上,他享有较高的声誉。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军人精神——忠诚、勇敢、奉献和担当。

在退休的岁月里,周克玉本可尽享天伦之乐,与家人共度美好时光。然而,他心中那份对国家和军队的深厚情感,让他无法完全放下肩上的责任。2004年,当新四军研究会需要一位有经验的领导者来引领其向前发展时,周克玉被毫不犹豫地邀请出任会长。

面对这一重任,周克玉没有犹豫,他深知新四军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也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他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凭借丰富的军事经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新四军研究会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他的指导下,新四军文化影视作品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周克玉深知,影视作品是传承和弘扬新四军文化的重要载体。他积极与影视制作单位合作,推动了一系列以新四军为主题的影视作品拍摄和播出。这些作品不仅还原了新四军的历史风貌,还展现了新四军战士的英勇形象,让更多的人了解并记住了这段光辉的历史。

同时,周克玉还亲自参与了《铁军》杂志的改版工作。他深知《铁军》杂志在军事文化领域的重要地位,也明白其在新四军文化传承中的特殊作用。在周克玉的指导下,《铁军》杂志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改革。新版的《铁军》杂志不仅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还增加了许多与读者互动的环节,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新四军的历史和文化。

周克玉对新四军文化和《铁军》杂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凭借对国家和军队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新四军历史的独特见解,引领着新四军研究会和《铁军》杂志不断向前发展。在他的努力下,新四军文化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承和弘扬,《铁军》杂志也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尽管年事已高,但周克玉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工作热情和对未来的信心。他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新四军文化和《铁军》杂志一定能够继续发扬光大,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2014年,一个充满敬意与缅怀的年份,因为在这一年,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人物——周克玉。他因病离世,享年86岁,留下了无尽的哀思和深深的怀念。周克玉的一生,是一部充满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对文化事业贡献的壮丽史诗,他的影响深远,永远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中。

周克玉的一生,是对革命事业的执着追求。他自年轻时代起,就坚定地站在了革命的一边,为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参加了渡江战役,进驻南京,为国家的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建国后,他虽无仗可打,但始终保持着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热情,不断学习、提升自己,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周克玉的一生,也是对文化事业的热情投入。他深知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因此,在军队和退休后,他都积极参与和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作为新四军研究会会长,他积极推动新四军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段光荣的历史。他还亲自参与了《铁军》杂志的改版工作,为这本军事文化杂志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在他的努力下,《铁军》杂志成为了军事文化领域的一面旗帜,为传承和弘扬军事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周克玉的一生,更是对人生价值的探索和实现。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终身。他的行为深深地影响着他身边的人,也激励着更多的人去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周克玉的离世,让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革命者和文化事业的推动者,但他的精神和贡献将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他的一生是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对文化事业的贡献的生动写照,也是我们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财富。让我们永远怀念这位伟大的人物,传承他的精神,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0 阅读:13

虎行小天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