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思维模型80——“工具”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为什么那么大?原因就在于有没有“工具”思维。
对于“工具”的理解,我们先从例子开始。比如,从深圳到北京,你可以开汽车,可以坐高铁,也可以搭飞机,三种交通工具的效率是不一样的。比如,算盘与计算机,这两种计算工具的效率犹如天地之差。再比如,烽火台,电报,固定电话,手机,通信工具的变革,带来了信息传递效率的革命。这些列举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工具”。
那还有看得见、摸不着的“工具”吗?有,而且还是“工具”思维模型所要讲的重点。比如数学公式、物理定理、化学方程式、经济学规律、哲学原理等等,都是对相应领域进行研究的“工具”。再比如,以前有一本叫《演讲与口才》的杂志,专门刊发一些与演讲有关方面的文章,教人们演讲的方法与技巧;在有道上,有一位叫卢菲菲的记忆大师,开设了一门专门讲记忆的课程,教人们快速记忆的方法与技巧;在得到上,得到的CEO脱不花,开设了一门专门讲沟通的课程,教人们沟通的方法与技巧;抖音、快手上,更是有数不胜数的各路达人,录制了诸如折纸飞机、美食、天文地理、科学历史、思维模型、商业案例、管理之道等各种各样的视频,教人们掌握某领域的方法与技巧。这些方法与技巧,就是看得见、摸不着、只存在于人们脑子中的“工具”,为人们学习某一知识提供了路径、指明了方向,省去了人们自行摸索的时间,消除了人们学习某一陌生领域的畏惧心理。
到此,我想大家对“工具”应该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抽象、概括来说,“工具”就是:方式、方法、技巧。那么,请问你掌握了几种“工具”?
脱不花沟通能力强,是因为她掌握了“沟通工具”;卢菲菲记忆能力强,是因为她掌握了“记忆工具”;全红婵跳水得满分,是因为她掌握了“跳水工具”;乔布斯创立苹果并能带领苹果实现重生并走向巅峰,是因为他掌握了“创新工具、极简美学工具、营销工具”。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为什么这么大?就是因为有没有“工具”思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掌握的“工具”有代差。有的是烽火台,有的是电报,有的是固定电话,而有的是手机;有的是算盘,有的是电脑,而有的是超级电脑;有的是汽车,有的是高铁,有的是飞机,而有的是火箭。
第二,掌握的“工具”有多有少。有的是“一招鲜吃遍天”的专才,有的是有多种特长的“复合型人才”,这些其实都可以称得上是“人上人”。还有很多人,没有“一技傍身”,甚至认为自己啥都学不会,而自暴自弃的人。
第三,认识不到凡事皆有“工具”。有的人之所以不去学习,甚至自暴自弃,除了因身体老弱病残而无法学习之外,更多的人是认为学东西太难,找不到学习某项技能的方法。常言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有能力学习而不去学习之人,就是一个字——“懒”。当今各种平台层出不穷,各种课程多如牛毛,总有一款适合自己。饭菜都端上桌了,自己还不动一下筷儿,这样不求上进岂不让人可恨。
“工具”思维模型给我们的启示是:
首先,对自己要树立信心,凡事皆有破解之道、学习之法、进步之梯,努力寻找方法并掌握一种“工具”;
其次,艺多不压身,要尽可能地掌握多种“工具”,做到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最重要的,对已经掌握的“工具”,要持续精进、迭代,沿着进步之梯,让“工具”不断向高端演进,拥有“降维打击”的能力,拥有“傲视群雄”的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