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谢梦丽、杨文超、许洛苗报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盛夏时节,俯瞰乐安大地,流经流坑古村的恩江犹如一条蜿蜒的玉带,与古村相偎相依,氤氲出“景在水中,水在画中”的水乡韵味,山清水秀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近年来,乐安探索出以生态资源促进生态水利,以生态水利反哺生态环境的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实现了水系治理与乡村文化和地域特色完美融合,让生态环境治理与乡村振兴齐头并进。
6月17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的媒体记者和网络名人,共同走进乐安,了解当地如何连通水系“毛细血管”,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
从“荒草坡”到“后花园”
招携镇新街村
走进抚州市乐安县招携镇新街村,清澈见底的恩江穿村而过,两岸绿树掩映,河道宽阔通畅。然而谁都想不到,几年前的恩江两岸杂草丛生、河床淤积严重、岸坡崩塌,不仅影响河道行洪,而且与古意盎然的村庄形象格格不入。
“以前河道坑洼不平,晴天都不敢在河边走,更别说雨天,实在是湿滑难行。”当地村民黄先生说,“现在不仅河道从之前的30米拓宽到了60余米,还修建了栈道、小型广场、凉亭,村民们早上傍晚经常在恩江边休闲散步。”
从“湿滑难行”到“岸绿景美”,新街村的改变正是乐安县水系变化的缩影。2020年,乐安县对区域内的五条水系进行了集中整治,治理河道总长73千米,受益村庄54个,惠及村民9万余人。通过河道清障、岸坡整治、防污控污等一系列措施,河流有了新面貌,河岸有了新风景。
从“黑脏臭”到“清如许”
河道保洁员董大爷
招携镇营口村有一位60岁的董大爷,一辈子生活在恩江边的他近10年来一直从事河道保洁员的工作。在董大爷的记忆里,曾经清理恩江的工作并不轻松,“因为水系不连通,河道清淤难,容易发脏发臭。水系治理后,臭味没了,水也清了,以前算上我需要三个人才能把河道清理干净,现在我一周清理三次就能做到。”
近年来,乐安县通过设立县级河长6名,乡级河长32名,村级河长137名,设立河道保洁员137人,对全县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53条河流开展全方位的管护,通过连通河道池塘、整治断头河等措施,连通邻近宜连河湖水体,逐步恢复河湖、塘坝、湿地等各类水体的自然连通和水生态功能。此外,为提高河流水质,乐安县还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建设以来,共铺设1.4万米污水管网,建成污水处理站6座。
从“环境美”到“产业旺”
流坑古村
环境美了,乐安的水也更有看头了。位于青里村的王泥汗水窝堀段是国家4A级景区九瀑峡的下游,原河道冲刷严重,岸坡高低不平,岸线杂乱无序,严重影响游客的游玩体验。乐安县以水系连通建设为契机,立足洪患治理,对问题突出河段,实施清淤、撇洪、导流等工程。据统计,累计清淤疏浚30.62公里,清淤87.27万立方米,对原始河道扩卡8处共1.1公里,增加水面面积1920亩,有效解决6个村庄洪患问题。
同样受益的还有当地群众,如今的九瀑峡下游水清岸绿,旅游人次不断增加,旅游综合收入不断提高,一家家农家乐也开了起来,带动了村民就业。水系连通项目的实施,还将恩江水与流坑古村、红色小镇等地方特色历史文化结合,区域间实现了互连互通,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乡野情趣、历史文脉的人文景观,助力全域旅游蓬勃发展,让群众吃上“旅游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