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作者榜#林则徐是大名鼎鼎的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也是后来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左宗棠的忘年交,同时也是兴建清朝福建水师的沈葆桢的岳父。
甚至可以说,林则徐是第一个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他主持编译的《四洲志》与魏源的《海国图志》齐名,对后世洋务运动的启发极大,因此他的视野是能够看到很长远的事情的。
问题是,那时候沙俄还没有大肆入侵清朝,清朝当时最大的对手,应该是英国,他怎么就断定沙俄会成为中国最大的祸患呢?
流放新疆,让林则徐意识到了边境危机
林则徐一生中做过很多伟大的事情,其中最典型的便是虎门销烟。这场轰轰烈烈的虎门硝烟,直接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史。
当时英国和清朝做买卖,完全做不过清朝。因为清朝的商品种类繁多,而且质量很好。茶叶、瓷器、丝绸以及一些手工艺品输送到海外,让那帮外国人爱不释手。
反观英国的那些机械设备,即便卖到中国,也挣不了多少钱。因此,英国对清朝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的状态。
挣不到钱反而搭进去那么多,你说英国人能高兴吗?为此英国人开始想馊主意,贩烟到清朝卖,很快占据了市场,赚走了大量白银。
林则徐立刻意识到了危机,他觉得,英国这么搞下去,清朝的白银将流失殆尽,到时候他们在经济方面,将不再占据主动权。而且这对清廷的统治,是有极大危害的。
为此,1839年道光帝封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南下处理硝烟的事情。林则徐够狠啊,直接选择在虎门销烟,导致英国商人损失惨重。
紧接着就是一场大战,清军没能抵挡英军的进攻,尤其是英国人不按套路出牌,直接把军舰往北开,让道光帝意识到了危机感。
所以说这场大战过后,林则徐被革了职,并且被发配伊犁,算是给英国人一个交代。岂不知,正是这次发配,让林则徐有机会看到西域地区的辽阔山河。
与此同时,林则徐以惊人的视角发现,西域地区最大的威胁,不在其他列强,而在沙俄。为了避免日后过多的纠纷,林则徐建议伊犁当地官员,尽快绘制边境卡伦地图。林则徐认为,提前准备好边境卡伦地图,将来就算和沙俄有领土纠纷,也能占据主动地位。那么林则徐的愿望能实现吗?
西域在手,中原才能无忧
西域也就是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王朝抵御外敌的壁垒。同时也是中原地区的商品,从陆路运往中亚、西方的必经之地,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
所以说,每个大一统王朝,最大的心愿,都是将西域牢牢掌控在自己手里。只有西域在手,那么中原地区才能高枕无忧。
当然了,这是陆权时代的想法,毕竟古代的中原王朝,很少遭遇来自海上的大规模进攻,也很少遇见清朝后期的降维打击。为此西域的地理位置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早在汉朝的时候,中原王朝便实控西域了,汉宣帝在这里设立了西域都护府。唐朝的时候,对西域的管辖范围更大了。包括了如今的中亚大片地区以西伯利亚的大片地区,他们在这里分别设立了安西都护府以及北亭都护府。
所以说,汉唐都是中国历史上非常伟大的大一统王朝。到了清朝,西域一度落在了准噶尔汗国手里,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君主花了近百年时间,才真正平定了准噶尔汗国,得到了西域的大片土地。
1757年,乾隆将西域取名新疆,意思是故土新归,同时兴建伊犁九城,将新疆的治所设立在伊犁,此后新疆便长期掌握在了清朝手里。
林则徐到了新疆以后,帮助当地人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推广坎儿井和纺车,极大促进了当地的生产发展。与此同时,林则徐走遍新疆,察觉到沙俄对新疆的潜在威胁,这才有了以上那番言论。
地理位置上,沙俄入侵清朝是最有优势的
新疆当时周围的邻居中,除了中亚的汗国外,就是沙俄。中亚几个汗国,实力远不及清朝,林则徐认为,只要改屯兵为操防,实行兵农合一,对付中亚几个汗国绰绰有余。
唯一需要重点防备的就是沙俄,为啥呢?
第一,沙俄来自西方,清朝尝试过西方国家英国的武器以后,天然地会认为,沙俄和清朝一样,都有这么厉害的武器装备,对清军几乎就是降维打击。第二,沙俄此前有过入侵中国的经历。早在17世纪后期,沙俄就派人来到黑龙江流域,在这里祸害了大量原住民,还和清朝打了一场雅克萨之战。最终以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而告终。所以很难保证沙俄会不会再一次入侵中国,毕竟轻车熟路。第三,沙俄与清朝接壤范围过大,尤其是1847年沙俄吞并哈萨克汗国以后,与新疆几乎处于面对面的状态了。
英国想要入侵清朝,还得派遣战船劳师远征,可沙俄在自己的家门口就可以对清朝下手。这种优势是其他西方列强所不具备的。
或许这一代沙皇专注于开垦西方,不会对清朝下手,但谁能保证下一代沙皇不会这么干呢?所以说沙俄侵略清朝,是具有先天优势的。只要时机成熟,他们随时都可以南下。
而新疆作为清朝的边塞地区,防范力度肯定比不上中原地区,所以说这就给了沙俄可趁之机。林则徐认为,清朝和西方列强的武器代差是实打实存在的,而且短时间内无法一旦沙俄哪天心血来潮,要对东方做点什么,那实在是太方便了。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这是最现实的问题,清朝是一个泱泱大国,1840年以前,也是东亚的霸主,实力非常雄厚,周围一圈,到处都是小弟。
但唯独北方的沙俄,不仅不是清朝的小弟,而且还是一个综合实力非常强劲的国家。这就让清朝有点犯难了。
唯一的好处是,沙俄的核心一直在欧洲,亚洲地区始终只是他们的殖民地而已。所以长久以来,沙俄也没有把工作重心放在亚洲部分。
但是1840年以后,清朝逐步衰败,这个时候西方列强开始盯上清朝这块肥肉了。本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原则,沙俄肯定比其他列强更占据先机。
新疆是一片非常美丽的沃土,伊犁河谷完全不输江南水乡,有塞上江南的美誉,是西域最美的地方。谁来了这里都会被陶醉,林则徐显然就是其中一个。
然而清朝在这里的防守却十分薄弱,这是林则徐最担心的事情。卧榻之侧有猛虎,新疆这块肥肉,岂不是成了猛虎嘴边的肉?
其实自古以来,一山都不容二虎,沙俄没有看向东方的时候,一切都好说。一旦沙俄把精力放在了开发东方,那无疑就是两虎相争的局面了。而清朝当时很难在短时间内赶上西方的科技,自然是要吃大亏的。
一切正如林公所料
1840年以后,沙俄果然把目标看向了东方。他们看英国在清朝争取到了那么多贸易好处,自己当然也要,因此一直要求清朝多开放一些通商口岸。到了1851年沙俄索性逼迫清朝签订了《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将喀什噶尔、伊犁、塔城开放与沙俄通商。
在东方尝到甜头的沙俄,变本加厉,从1858年开始,大肆入侵清朝的领土。后面的事情恐怕大家都知道了。
1858年通过《瑷珲条约》,沙俄抢走了外东北4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1860年通过《中俄北京条约》,沙俄抢走了外东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864年沙俄又通过《勘分西北界约记》,从清朝割走了44万平方公里的外西北的土地,1881年又通过《伊犁条约》从清朝割走了7万多外西北的土地。
正如当年林则徐所担心的那样,沙俄最终还是对新疆下手了。美丽的伊犁河谷,有三分之二都被沙俄给抢占了,我们只保住了其中的三分之一。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有这么一段话很经典: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林公以远见卓识的眼光,早已为后人看清了前方的路,并且将道理讲得很清楚了。可惜清朝这帮人还是没有吸取教训,不断将大把土地拱手送给沙俄。也就左宗棠读懂了林则徐的心声,奈何凭他一己之力又怎能扭转乾坤呢?
在1895年甲午战争过后,清朝居然出现了大片的亲俄派,结果导致1900年沙俄直接吃掉了东北,差点酿成大祸。
很明显,清朝那帮人是没有真正读懂林则徐的话,或者说他们就是视而不见,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将大战略上的布局弃如敝履,这么做又怎么能长久呢?
难怪有人说,人类从历史中学习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从历史中没有吸取任何教训。
既然是边境通商就应选择是最靠近边境的城镇,否则让列强频繁深入国境,会被其觊觎渗透并占有,当年西北贸易的城市是塔城,伊犁,喀什,现在成了中国的边境城市,如果当初选择在阿雷苏,阿亚古兹建城,屯兵,贸易,也许现在他们将是中国西北的边境城市,整个伊犁河谷甚至巴尔喀什湖还能保的住,有了战略纵深,伊犁可能还是西北第一城,中国新疆的发展潜力将更大。
既然是边境通商就应选择是靠近边境的城镇,否则让列强频繁深入国境,会被其觊觎渗透并占有,当年西北贸易的城市是塔城,伊犁,喀什,现在成了中国的边境城市,如果当初选择在比什凯克,阿亚古兹建城,屯兵,贸易,也许现在他们将是中国西北的边境城市,整个伊犁河谷甚至巴尔喀什湖还能保的住,有了战略纵深,伊犁可能还是西北第一城,中国新疆的发展潜力将更大。
林则徐如果再长十年寿命,必然封圣人。比左公更利害,
远东基本上都是原始部落,中原王朝也不可能涉足离自己首都范围辐射不到的地区或者是天气或者地域比较极端的地方
历朝历代都是打到三面环山的北海,蒙古人甚至翻山越岭去莫斯科收税。[得瑟]贝加尔湖畔有个大平原,有水有草,是蒙古人牧区,可以养肉啊,但凡筑个城派兵驻军,也不会丢。
北庭都护府,非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