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匹夫
编辑/匹夫
前言《疯狂动物城》是迪士尼电影公司制作的,一部关于小兔子朱迪追求自己的理想并最终获得胜利的动画片。这部电影于2016年3月在中国内地首映,总票房达到15.3亿人民币。它在世界的收入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0.2亿美金。并且《疯狂动物城》荣获2016年美国影片协会十大年度最佳影片奖。2017年度,这部电影赢得了74届金球奖,28届美国电影制作人联盟奖以及奥斯卡金像奖。
目前,国内关于这部影片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一些是从影片的叙述结构与生长内涵出发,一些是从视觉文化出发,还有一些是从意识形态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但是,以福柯“言辞力量”为切入点来阐释这部影片的文献却只有一部,而且这部影片侧重于对“动物城”中的“权利之争”中心情节的诠释,很少涉及到影片创作主体的价值观问题。
以福柯的“言说力量”为切入点,考察文学艺术理论中“作者”即主体的思想,从而发现其作为一种文化产物所潜藏的语言逻辑,即建构、对抗与转化、消解与重构。
话语权力理论福柯是一位著名的法国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在文学理论,哲学,批评理论,历史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在国际上也有很大影响力。其中,话语权理论是其主要的研究领域。“话语就是关于被说出的事物话语,关于确认、质疑的话语,以及已经发生的话语”。
福柯提出,一套论述是否能够成为论述,取决于四条准则:一套论述是否能够支撑相同的话题或策略,如制度,管理风格,政策导向等等。
他认为人是由言语控制的。人们把语言看作是权利的多种形态,它既是由权利所决定,又是权利所产生。福柯指出,言语的生成是以排除言语风险为目标的一种选择、控制和组织方式。确定的过程指的是对内、对外的定义、限制、评估。
福柯曾经问过一个问题:“什么人在讲话?”他所问的问题是,讲话的人处于什么位置,为了什么目的而讲话。他主张,语言的对象服从于语篇,而语篇服从于说话群体。福柯认为,言辞的表达规律包括三个方面:言辞主体的身份、言辞主体的正当性、言辞主体与客体范畴之间的联系。
影片是一个被观赏的对象,在观赏过程中,人们会从影片中接收到制作者的价值观念。迪士尼影片《疯狂动物城》因其高品质而吸引了众多受众,并透过荧屏对受众进行了冲击与感染。
话语权力分析影片讲述了小兔子朱迪从小就有当警察的理想,但她走进了“动物城”,却遇到了一起令人费解的宠物丢失案件。经过调查,他们怀疑狮子市长隐瞒了这件事,结果被朱迪举报,导致狮子市长被关进了监狱。
之后,在尼克的协助下,小兔子朱迪终于知道了事情真相:看似温顺的绵羊副市长策划了一场陷害和驱逐肉食动物的阴谋。最后,犯人被送上法庭接受审判。笔者以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为切入点,剖析话语权力建构、对抗与转化、消解与重构等三个环节中,主体的思想与话语逻辑。
《疯狂动物城》英文名“Zootopia”,意为“动物园”,意为““Utopia””,意为“乌托邦”。正如它的名字所暗示的那样,这个片名意味着“一个乌托邦”。制作团队创造了一座与现代世界相似,甚至更先进的城市,名为“动物之城”。“TryEverything,AnyoneCanBeAnything”是“动物城”的座右铭,意思是:在不妨碍别人的情况下,人们会尊敬每一只生物的习惯、尊严和梦想。城里的一切动物都是一视同仁的。但是仔细看看影片,这个城市的食草性生物对肉食性生物都有了防备。
除了被称为“大先生”的美洲豹,体型小的动物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受欺负、被忽视或者给大动物当手下。表面上看起来很和谐,但实际上,却是一种压抑的紧张。在这个城市里,各种勾心斗角,各种种族之间的偏见,各种为了利益而发生的罪行,比比皆是。
前面已经说过:在特定的过程中,语篇的生成是经过选择、控制和组织的。从话语力量的视角来看,影片同时也是一种表达与展现。导演、编剧、出品人、制片人等主要创作主体,控制着影片的情节结构,叙述方式,以及故事发展方向,在这方面的优势是无可争议的。
做为一部商业片,其主要创作单位,势必要符合迪士尼的“合家欢”的题材需求,打出理想的旗帜,宣扬平等、包容、多元的价值观,以满足以中产阶层为主的大众审美需求。同时,他们又是处于统治地位的一群人,是一群具有一定文化地位的人,他们在影片中往往对现实进行影射与批评。而这些论述的建构,则源于作者在对各种不同的社会思想进行考察后,所进行的筛选和组织。
这部影片既有吸引人的作用,也有启发人的作用,从影片中可以看出,当小兔子朱迪来到动物城后,一幅幅画面出现在观众面前,让他们慢慢接受了“平等”、“多元”、“包容”和“文明”的概念。
当朱迪进入工作状态时,她对“动物城”有了更多的认识,她对这个世界的真实有了更多的看法。最初,尼克是被设定为主要角色的,但由于缺乏正面观点,他的角色由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兔子朱迪所代替。尼克饰演的是一个生活在底层的都市男人,他经历过人情世故,对这个世界的运转了如指掌。一开始,他还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决定去调查这件事,一方面是因为看到警察对朱迪的偏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朱迪的美梦。
之后他又为朱迪提供了许多启发,成为她在传统影片中扮演的“良师益友”。在朱迪最困难的时候给予她支持,当她受到打击时给她以鼓舞。新闻发布会之后,朱迪与尼克的关系彻底决裂,最终还是朱迪找到了尼克,想要修复他们之间的关系。尼克对她宽恕了。在此基础上,我们看到了由理性到情感的男权话语系统,我们看到了男人的优势,男人启发女人,包容女人的愚昧。
影片中,语言与力量的交融是由传统的体制性的、结构性的、不公正的男权制度所衍生出来的。
这只小兔子朱迪被塑造成了一个女人,她梦想成为一名女警。因为是吃素的缘故,她在很多时候都被认为是软弱和没用。在她考试及格之前,警察学校的教练都看不起她。指派工作时,牛警官分配任务时忽视她的要求,安排她去给车辆贴罚单。福柯指出,“言说”并不是“统治”与“被统治”、“压制”与“被压制”、“言说”与“被言说”之间的二元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的二元关系。
最终,小兔子朱迪成了一名合格的大学毕业生,优秀的警察,她接受了上流社会的价值观,并加入了上流社会的行列。她用坚持不懈的行为打破了对女性、弱者的固有的歧视言语,并用优秀的学业成就打破了“羊群计划”的工作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原有的男性、强者为尊的言权制度。
影片的精彩剧情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卡通人物的身分和剧情的真实含义:绵羊是一种吃草的生物,同时也是一种处于劣势的人群。他们打着“政治上的正义感”旗号,凭借着数量上的优势,以及一个民主化的体制,取得了政权。也操控着传媒,用自己天生的弱势来交换自己的道德上的利益,通过舆论来获得自己的同情心;从而产生一种社会上的压迫感,并且用法律作为自己的武器,来污蔑并迫害作为一种以狮子为代表的食肉动物,也就是占主导地位的族群。
最后,这位镇长也被逮捕了,而这座城市也重归了平静。朱桂明等人则指出,全片描绘了一种以权利和声音为中心的一种争夺。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在这一场战争的剧情安排之后,在这一场战争中,主角的价值观和逻辑,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最近几年,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贫富之间的巨大差异,对于公平与公正的自然需求,使得处于社会最脆弱地位的人变得越来越焦虑,这也使得在全球,特别是在美国,出现了一种分裂与种族对抗的状态。互联网上,激进的民粹主义话语更有可能吸引粉丝。在这样的环境下,对立的、非理性的、偏激的话语,严重地危害着社会和谐。
影片中,“肉食动物发狂是因为他们本来就原始、野蛮”、“也许是由他们DNA决定的”、“警惕肉食动物”、“要考虑强制隔离”等言语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冲突;从而造成了食肉动物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在目前的美国,还存在着一个很大的市场,那就是制造敌意。
掌控着影视媒体的言说力量,掌控着整个社会的文化产品,那些对此有深刻认识的文化中坚力量,他们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他们在影片的制作与传播中表现出自己的思想,从而引发大众的文化反省。
这一现象在影片中得到了体现,它就是用展现出了弱势群体对优势群体的逆向歧视与迫害,并对煽动族群对抗与欺弱欺强的行为进行了批评;从而对政治正确、社会极化等问题提出了质疑:弱势群体具有天生的道德优势吗?占主导地位的人犯了原罪吗?怎样才能把这个被分割开来的社会呢?
福柯提出了一个关于“社会真实”的概念。论述力量是构建现实与历史的中心,论述是权力的外部表现。美国目前存在着民族和谐与人权均等的自然诉求,但在《平权法案》实施后,对弱势人群给予特殊关照的基础上,却产生了一种新的“话语霸权”,即“弱者有理”造成强势人群的身份与权益受损,逆向歧视与资源错置。
而在影片的末尾,幕后黑手的落网,则是对那些激进份子的谴责,也是对原本“弱者有理”,“强者有罪”,一视同仁的一种颠覆。
主创方利用影片的剧情设计,展示了反思的成果,重新构建了话语体系,也解答了上面的提问:弱势群体并不天生具有道德优势和正义,优势群体也不一定是罪恶。弱者也有减轻种族冲突、防止社会分裂的义务。
结语《疯狂动物城》中,作为对话语进行选择、控制与组织的主体,在理想的基础上构筑起了“动物城”的话语系统,并通过对真实世界的批判来启发观众。
影片构筑了一个以男人为中心的两性对话力量系统:男人无论在智力、经验还是情感上都占有优势,对女人进行启蒙和包容。弱者,尤其是女性,要获得社会的认同,就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来获得社会认同。
女性的挑衅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已有的话语系统。对弱势群体具有天然道德优势、优势群体带有原罪的话语霸权进行了反思;对社会割裂、族群对立进行了批评,并对其进行了重新建构,指出这种社会现象需要每个族群、每个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并对自己的职责进行反思。
《疯狂动物城》所呈现出来的话语力量建构、对抗与转化、消解与重构,都折射出导演对现实生活的洞察和反思,可以为我们的影视作品发展和创新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敏《疯狂动物城:的叙事结构与成长意蕴》
【2】丁玲《疯狂动物城:美国动画角色所蕴含的视觉文化》
【3】储东巍《从意识形态视角解读电影:疯狂动物城》
【4】闫凤霞《论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中偏见的话语建构》